第三百一十八章 稳进
作者:乘风鹏本尊   臣本布衣,穿越就领俩媳妇最新章节     
    砰!
    青年校尉一拳砸在破旧的柱子上,整个房梁跟着震动了一下。
    副手善后完成赶回时,见老道也倒在血泊里,而校尉大人依旧杀气腾腾的还想去想崔衍,头皮一阵发麻。
    别看校尉大人平时睿智有加,碰到侧妃娘娘的事,难免冲动。
    幸亏王爷与其是嫡亲的表兄弟,自小亲如手足,否则光凭这一点,迟早兄弟反目。
    “头儿,崔衍有长乐郡主保护,你不能擅自行动,还是先回京告知王爷,由王爷做主。”
    “由他做主?”
    青年校尉此时正在气头上,想到这位表兄平时的做派,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知道是崔家做的事,你信不信他连一个屁都不敢放,只会让她忍着?”
    副手假装没有分清哪个他是哪个她,果断选择了祸水东引,稳住校尉大人。
    “孙来旺身上有封信,他好像除了妻儿以外,还在二十里外的小镇上养了外室,育有一儿一女龙凤胎,正好是我们回京要经过的地方。”
    哦?
    断子绝孙还没灵验?
    青年校尉果然来了兴趣,从袖子里掏出一根火折子,随手扔到了拂尘上。
    呼哧!
    动物毛发遇到明火即刻燃烧,引着干稻草沿着柱子一直往上直冲屋瓦。
    青年校尉将火折子收好,四下扫量着,见没有遗留任何可疑的痕迹,这才对着副手说:“走,斩草要除根。”
    副手暗忖道:对不住了姓孙的!谁叫崔家不好惹,你自己撞到了枪眼上呢,为了不让头儿像教头一样折戟益州,只能拿你们开刀了。
    弱肉强食,怪就怪你们只是平民百姓,死了也没有人在乎,最多被别人当作茶余饭后的闲谈,不过几日便会被遗忘。
    ……
    林羽用了一日的时间,和三哥签下了分红契约,又和光儿一起,把印刷作坊的生产流程全部安排好。
    “目前只有一套字模,先不急着扩大生产,先调整好想印的各种纸张的力道和墨汁,等一个月以后,你前几日准备好的五十套字模出炉,再甩开膀子使劲儿干。”
    “可是姐夫,我都已经和徽之公子定好了要的纸张了,他说这两日就全部送来。”
    陈光儿这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眼巴巴地盯着林羽,就差手心向上,直接张嘴要钱了。
    生产字模可以就地取材,但除了纸张以外,他还得去牙行买一些手脚勤快的仆人,来完成印刷的工作。
    印刷的流程没有保密的地方,像宋徽之那样的聪明人,几乎看一眼就能学会,主要靠的还是生产字模的过程里,必须注意的细节。
    为了防止泄露机密,只能买人。
    “想要钱直接说,反正会算到成本里,到最后收益咱们五五分。”
    投资嘛,哪有不花钱的。
    林羽手指着娇娘所在的院子:“如今家里的公账全归你姐管,正好糖坊要结账了,你去找你姐支两万两银票,还不够的话,纸张的钱让长寿叔记到账上。”
    两万两银票足够用了。
    让陈光儿感到惊讶的是,姐夫竟将管钱的权力,如数交给了姐姐!
    起初他还以为二夫人管着账目,以后姐姐只负责全家的衣食住行,结果姐夫竟如此重视姐姐。
    “姐夫,我以后挣了钱,也要交给姐姐管着。”
    陈光儿知道姐夫的身价越来越高,等到恢复功名,说不定还能有望科举之途,或是捐官举荐。
    他要成为姐姐在林家当家作主的助力!
    “你小子有这份心挺好的,反正你还小,钱让你姐管着也行,可你的眼神怎么一股子养了老母鸡防狐狸的意味呢?”
    “谁叫姐夫你长得英俊潇洒还又多才多金,听说你很受益州的千金贵女们的欢迎。”
    听说?
    听谁说的?
    林羽认为陈光儿还是不忙。
    于是,又亲自挖了十筐泥巴让陈光儿炼泥,做好消息传到京城朝廷中去,向朝廷进献的准备。
    “姐夫,活字印刷确实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书籍来,可你也说过了,读不起书的人还是读不起书,朝廷怎么会关注这件事?”
    林羽见光儿的思想觉悟还是不够高,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选择拔苗助长。
    大常建立新朝不久,但根据在位皇帝的多种政令,还有强盛的兵力,俨然像林羽熟知的大唐王朝一样,迟早会在一个时间节点上,出现空前繁华的盛世之景。
    乱世求生存,盛世重德行。
    对于曾经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时代的林羽来说,历史的规律早已有无数先人总结过,只要你愿意去看就能知晓。
    但在这个时代,史书却不是平民百姓能够看得到的东西,它们珍藏于权贵世家的藏书阁之中。
    寻常人,无法窥探其中的奥妙。
    “光儿,等你忙完作坊这边的事,把人手安排好,就去益州找我,我看看能不能给你找几位名师指点一下,参加一下这次的科举考试。”
    “可是我一道往年的题目也没有看……”
    陈光儿倒是大着胆子把名给报了,等着童生功名恢复,尝试一下冲刺秀才之位。
    以前家里穷困,因为压力大,所以他在乎脸面与名次。
    可如今他已不像以前一样重视名次,本着交一两银子报名费就当见见世面,考不中就考不中的心态,根本没把这次科举考试放在心上。
    “没看?不急,有空的话咱们一起看,反正秋收前才考呢。”
    因吴家的案子牵连甚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科考时间也跟着往后推移。
    后来干脆由掌管蓉州的刺史大人做主,直接往后推延到秋收半个月前统考。
    大常按州道府设定官级,但为了防止初期地方政权抱团,影响朝廷统治,只在陇右道、河北道等平原地带设置了代表天子权柄的州牧使。
    像剑南道只设立官署与掌管直接联系朝廷的刺史之位。
    按前朝旧制,刺史与郡守同级,但在大常,刺史则比郡守官位高一品,即三级,属正四品,统筹剑南道诸事,有指导郡守做事的责任,并无处置的权力。
    遇到不决的大事必须上报朝廷,由陛下来决定,不能独断。
    “姐夫,听说这次科考时间往后推延数月,是朝廷下的命令?”
    “朝廷方面,应该是想等着放还旧功名的消息,传到每个应该知情的学子手里,为了避免那些交通不便的学子们重考。”
    特别是剑南道境内多山地,留了两个月的时间让人们重新准备,还真不算多。
    所以这一次延期,考生们没再闹出不满的情绪。
    因为他们听说了朝廷可能会恢复一些人前朝考取的功名,童生试可改秀才试,恢复了秀才功名的,则可以省去重考秀才,直接参加朝廷统一的举人秋考。
    “朝廷方面如此重视选拔人才,光儿,你也要抓紧一些了。”
    “姐夫你放心,我会抽空好好读书的!长姐如母,我一定要给她挣个诰命回来!”
    心是好心,人是好人,但是,林羽还是泼了他一盆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