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皇家与工具
作者:乘风鹏本尊   臣本布衣,穿越就领俩媳妇最新章节     
    “真可怜。”
    无虞公主此时对林羽十分的同情,她看了一眼在场的朝臣,十个有八个出身权贵,剩下的那两个由父皇提携上来的寒门子弟,全都站队排到了末尾,显得无足轻重。
    她不禁又生出了几分怜悯之情。
    要当父皇的工具,不仅辛苦还很危险,简直就是活靶子。
    空有一身才学在朝为官,却要被权贵世家排挤,沦落成庸碌无为之辈。
    “还不如留在民间,多做一些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呢。”
    无虞公主好像明白了,父皇为何放着这么大的功劳,不给林羽赏赐。
    只是恢复了林羽童生的功名。
    木秀于林,容易遭雷劈。
    “无虞皇妹,你怎么还坐在板凳上,父皇已经走了。”
    人群最前方的辰王,走过板凳时,特意深深地盯了一眼无虞手里的甜杏,眼中满是羡慕之色。
    那是父皇亲自摘下来的,只为无虞摘的。
    在父皇登基后,唯有无虞能够肆无忌惮地享受父爱,其他人面对的,是大常的皇帝。
    好在,无虞的母妃膝下无子,幕僚建议他与无虞之间多走动走动,可以在父皇面前为他说些好话。
    然而无虞对于这个大哥,没有多少好感,她站起来晃了晃手里的甜杏,笑眯眯地问:“皇兄,你想吃杏的话,自己手里有,总盯着我的干什么?”
    “当然是小妹你手里的更甜了。”
    景王看似路过,实际故意一语双关地点破了辰王献殷勤有所图。
    这番搭话,立即引来辰王的一记眼刀,景王浑然不在意似的,对着无虞一脸温柔的说:“小妹,听说新农具很好玩,你不去试试吗?”
    “正要去呢。”
    无虞对辰王这个喜欢摧残年轻姑娘的大哥不喜欢。
    对笑里藏刀、面热心冷的景王,更是避而远之。
    母妃说了,这两位皇兄明里暗里正为争皇储的事较劲呢,她可不愿意成为两个人的工具。
    跑咯。
    无虞提起裙摆,一溜烟跑得飞快,越过侍卫挤到李九鼎的身边,比寻常父女还要亲近的关系,看得辰王与景王一阵眼热。
    “小妹还真是天真可爱,可能因为她不隐藏自己的心思,才能得到父皇如此关爱。”
    景王赞叹一声,提步跟上。
    “皇兄,你再磨蹭下去,父皇可就真的走远了,演示新农具时想找人搭把手,你可抢不到前头。”
    辰王哪甘落后于人,特意三步并做二步,超越了景王和其他皇子,跟在了李九鼎的身后。
    景王眉毛一挑,特意追了几步,把辰王的脚步逼得更急更快。
    直到辰王发出剧烈的喘息声,这才落后于其他几位皇兄,站在了不起眼的位置上。
    李九鼎听到动静,扭过头用眼角余光瞄了一眼气喘吁吁的辰王,面露不悦。
    趁着辰王走近,他压低声音教导着。
    “辰王既然身体不适,就不要勉强自己,日常多练功夫,少沉迷于女色。”
    “……谨遵父皇……教诲。”
    被嫌弃的辰王,双腿像是灌了铅似的抬不起来,站在原地看着其他兄弟,得意洋洋地跟在父皇身后。
    尤其是景王,还在越过他时,朝他露出了讥嘲的笑容,这才知道一时着急上了景王激将的当。
    “本王何时沉迷过女色?”
    辰王不服气地暗哼一声。
    本王那是为了给皇家开枝散叶、笼络人心!
    与那些权贵世家、名门望族愿意与皇家联姻,江山才能更加稳固。
    父皇根本不懂他的良苦用心!
    辰王喘了片刻的粗气,精气神恢复了,这才继续慢步追了上去。
    此时,龙行虎步向前的李九鼎,已经在侍卫的带领下,走到了泛着水光的田地里。
    最近京城持续天晴,土地在暴晒下硬化,灌上水的旱地,一时半晌渗不下去,陈实制造出来的一亩多地的水田,远远看去,就像一块鱼塘似的。
    尽管与自己想象里的水田相去甚远,但李九鼎还是耐心地同陈实打趣道:
    “陈校尉,你的水田似乎还没收拾好,是朕来早了吗?”
    “陛下来得刚好。”
    正在拿铁锹堵水口的陈实,挥动着铁锹铲完最后几锨土,踩着泥泞的水塘走到地头,刚要跪下复命,李九鼎虚扶了他一把。
    “起来说话。”
    “多谢陛下。”
    陈实也没客气,站起来指着还在往下渗水的旱地。
    “末将记得稻田插秧时,都要先灌水,水位和这一块水田里的差不多,太浅的话,太阳一晒水位下沉,把稻秧的根部裸露出来,秧苗就死了。”
    “居然还有这样的说法?”
    李九鼎下意识地想问皇庄的管事。
    恍然想起人都拖下去了,农事司的人无事不上早朝,只能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
    “陈校尉似乎对种田之事颇有见解。”
    “末将以前可能是个农夫。”
    陈实憨厚一笑,生怕脑子里再冒出一些画面,御前失仪,赶紧弯下腰,把之前从田埂前拔下来泡在水里的一堆狗尾巴拎了起来。
    李九鼎这回倒是明白了陈实的用意,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个陈实粗中有细,做事踏实还细心,难怪老大经常提起他。
    确实是个人才。
    陈实将沾泥带水的狗尾巴草抱在怀里,生怕陛下不懂,解释道:“皇庄里没有稻秧,末将就顺手拔了这些狗尾巴草当稻秧,它们的长度和育苗后的稻秧差不多,这样一来,陛下使用秧马的时候,能够更好的感受到秧马的便捷。”
    至于为何不交到陛下手里,而是自己揽在怀里。
    自然是不能让泥汤子溅到龙袍身上。
    “好!”
    李九鼎只说了一个字。
    但在场的人们都知道,这是陛下对一个人完全挑不出错来的最高盛誉。
    水田已备好,秧马和曲辕犁被其他将士抬到了地头上。
    太监们服侍着李九鼎穿好里三层外三层,利用油布等物制成的防水靴子。
    万事俱备,只等下地插“秧”。
    李九鼎绕着秧马转了一圈。
    秧马名叫秧马,却没有马头,这对于骑惯了马背的李九鼎来说,既新奇,还有些难以下手。
    这时,工部尚书突然上前一步,表情凝重地建议道:“陛下龙体贵重,这秧马是否如林羽所描述那么安全实用,还有待考究,不如选一位皇子,代陛下使用秧马插秧。”
    “臣附议!”
    与工部尚书一派的几个朝臣,站出来声援。
    朝中谁不知道工部尚书支持辰王。
    这个提议看似为了陛下龙体,实则是为了给辰王积累争储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