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先填饱肚子再丰富思想
作者:乘风鹏本尊   臣本布衣,穿越就领俩媳妇最新章节     
    “容我按照闻先生写的这个大方向,再好好想想细节问题。”
    林羽把纸小心折叠起来,塞进怀里轻轻拍了拍。
    闻先生的规划奠定了他未来要走的宽敞大路,可落实到每一步,光靠理想主义还不行。
    而闻先生显然是意识形态丰富,整体框架描绘得很好,做成何事有何后果,推敲得很到位,眼光放得很长远。
    但,细节规划不尽如人意,落不到实处去。
    闻秉笔也知道自己的弱项在何处,听到宋徽之提及的具体困难,他也是无能为力,唯有叹息一声:“是我太冲动的,有不合适的地方东家提出来我再改。”
    “再想再改?林兄,闻先生,事关整个益州,这可是一桩大事!”
    如此大事怎能拖沓处之?
    宋徽之都打算让执墨去拿笔墨,等着林兄灵光一闪,把问题解决掉,他好记录下来深入学习。
    勾起了他的兴趣又抛到一边不处理,他心里跟猫挠似的。
    眼见宋徽之意犹未尽,还想讨论这些令人头疼的问题,林羽赶紧揽过宋徽之的肩头,笑着提醒。
    “师父还等着吃火锅鸡呢,难道说有些问题解决不了,我们就要钻进牛角尖里,不吃不喝了吗?你说对不对,闻先生?”
    “……”
    绞尽脑汁想着解决之法的闻秉笔,窘迫又心虚地点了点头。
    他很擅长钻牛角尖,所以才有如今的际遇。
    若无缘遇到林羽,只怕这辈子就要变成一个只知空想且碌碌无为的废人。
    ……
    同样擅长钻牛角尖,以为放弃京城优渥生活,跑来蜀地来远离权力中心,就能降低宋家子弟影响的宋徽之,揉了揉肚子。
    不提还好,一提他又感觉饿了。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先填饱肚子,再丰富思想,走!”
    林羽铺好了台阶。
    闻秉笔与宋徽之顺势而下,跟着林羽往厨房方向走。
    在闻到让人浑身舒展的香气时,突然有种前所未有的豁然开朗的清明感。
    事有轻重缓急,遇事不决可以先放一放,调整好心态与状态,说不定能够有灵感与想法解决问题。
    “乖徒儿,你怎么出去溜了一圈,反倒又带回一个人来?”
    厨房里,正在拿着剔骨刀肢解大母鸡的药老,扫了一眼新增加的闻秉笔,想到此人中午吃了半桌子的菜。
    二话不说又去抓了一只倒霉的老母鸡,当着众人的面,放血拔毛,一刀又一刀精准地分割了鸡肉。
    不知为何,宋家主仆三人以及闻秉笔,总觉得药老有种杀鸡给他们看的深意。
    可他们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药老,相反,因为药老是林羽的师父,他们对此人还颇为尊敬。
    “谁敢欺负我徒儿脾气好,我手里的刀可不认人。”
    “……”
    “……”
    主仆三人和闻秉笔明白了药老是在护犊子。
    你看看我,我望望你,想笑又不敢笑。
    他们欺负林羽?
    把剖出来的两颗鸡胆安在他们身上,他们也不敢啊。
    倒是这个凭空蹦出来的师父,让他们颇为担心。
    此话一出,他们把心揣回了肚子里。
    院子外面,准备好锅子与涮锅所用的菜色与调料的林羽,从窗户探进头来。
    “师父,可以开火吃饭了吗?”
    “摆碗筷吧。”
    药老不习惯和陌生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奈何火锅要边涮边吃,只能捧着碗,竖起耳朵听乖徒儿,与别人聊那些他听不懂又好奇的时政与诗词。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
    虽然修路的问题还是没解决,但大家吃得很痛快。
    闻秉笔这次滴酒未沾,倒是宋徽之,被药老提醒注意休息,让林羽灌了二两重碧酒。
    “林兄,晚上我要找你促膝长谈到天明,一定要把修路的事……”
    咚。
    在宋徽之的脑袋掉进锅里之前,林羽伸出长臂将人拦住,对着执笔和执墨使了个眼色。
    两人立即冲上前,把宋徽之架了起来。
    “客房准备不足,把你们公子抬到我院子里的偏房去,我刚才吩咐管家加了三张床,你们洗漱完先睡,庄子上有护院,不用你们担心徽之的安危问题。”
    “多谢林公子。”
    执笔和执墨也是靠着一股劲儿,勉强坚持着。
    把宋徽之抬回偏房,根本来不及洗漱,倒头就睡着了。
    林羽听到管家前来回禀主仆三人的情况,哑然失笑。
    合着不灌酒,徽之也坚持不住了。
    “徽之他这股实干的劲头儿,真让我对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有了不同的见解。”
    “宋氏子弟本身为国为民不计捐躯,这才在文坛与仕林中颇具威望,与那些靠着祖辈蒙荫,垄断文识、抱团晋升的崔氏子弟不同。”
    崔氏垄断文识?
    林羽隐约觉得这是一个关键词,但自从崔衍被押送回京,益州的崔氏旁枝一直没动静,应该是在等京城方向的反应,谋而后动。
    再加上垄断文识也垄断不到他的头上,还是先考虑自身发展的问题。
    凡事先得巩固自身,才能应付外界的诸多变化。
    闻秉笔仅是评价一句,吃饱喝足,他还要往细节方向推敲之前的规划,也没往深处说崔氏子弟的事。
    “药老,东家,我先告辞了。”
    “先生回去以后不要再思考别的,和夫人孩子们先休息吧,有事明早再说,天大的事只要不是火上房,可以慢慢处理,假如身体累垮了,一切就都结束了。”
    闻秉笔听到林羽劝他早睡,一时间愣在当场。
    跟在李郡守身边,每个月拿几两碎银,恨不得让他蜡烛两头烧,既当幕僚又当小厮,闲时还要去跑腿。
    来到林羽这里,居然只需要提笔写文章,做自己最喜欢的事还不用通宵达旦,优先处理出现的问题。
    “难怪人人都想来东家这里做事。”
    “啥?”
    “无事,我定不负东家所托,保重好身体。”
    闻秉笔脚步轻快地沿着新铺的石板路回到厢房。
    夫人正收拾着刚吃完的碗筷,见他进来,急忙放下手里的活计,拉着他来到床侧的衣柜旁。
    “当家的,你看,这些都是东家刚才差人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