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小水车转啊转悠悠
作者:乘风鹏本尊   臣本布衣,穿越就领俩媳妇最新章节     
    咔……
    水车模型发出一道细脆的卡壳声,林小草脸上的神情有一瞬间的凝固。
    好在,在卡壳声过后,水车慢慢地自他手里转动起来,带动着微弱的气流,将他额头的几缕枯黄的发丝吹起。
    “成功了!”
    林羽大喜过望,看向笑得含蓄的林小草。
    “小草,你可真是一个天才!”
    仅靠记忆和宋徽之数据错误的抽象画,仅用半日,便制出了模型,这不是天才,什么是什么?
    林小草被夸得不好意思,他等到水车停止转动,没再继续拨弄,而是建议。
    “老爷,要不要把它放进水里试一试?”
    啊,对对对。
    林羽轻轻拍了拍额头。
    险些忘记了,空气阻力与水流阻力不一样。
    已经普及的水车必须有人力和牲畜,才能带动起来,实物需要在模型的基础上另加牵绳。
    好在模型可以靠手拨动,只需要放到水盆里,检验它能否运行即可。
    “小草,你先喝碗药膳粥,我去准备水盆。”
    林羽先跑到厨房盛了一碗药粥,不由分说地把林小草摁回椅子上。
    “吹粥,吹凉喝完了再过来陪我试水。”
    “……好的老爷。”
    林小草还真的有些饿了。
    以前只惦记着下顿吃什么,不怎么费脑子。
    现在他又要做模型,还要思考,就算身体饿习惯了能坚持住,脑袋却感到一阵阵的昏眩,眼冒金星。
    坐下来吹了几下粥还有些喘粗气,他只能歇一会儿吹一会儿,悄悄抬眼看着忙前忙后的林羽,心中前所未有的安定与宁静。
    “一盆水还不够,还得再找个比模型高的矮凳,让它把水送到另一个高处的盆里去,才算是成功。”
    林羽在厨房里四下打量,寻找着合适试验高度的凳子。
    水车的原理就是利用它四周的刮板,将水从底部刮到顶端,然后把水转移到所需的沟渠中去。
    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扬升自身高度一至三倍的水位。
    可对于丘陵与山坡少则几十米的落差来讲,顶多是有胜于无的作用。
    最大的功能还是汲取更多的水源引入沟渠之中,能够在水流丰沛的短期内,达到灌溉率的最大化,也能在旱期推进流水速度,减少消耗。
    在林羽看来,这是古人借助智慧与工具,与天地抢水的创举。
    “找到你了。”
    林羽从灶堂前的角落里,搬来一个两尺高木头桩子,对比着外面桌子上放的水车模型大小。
    嗯,可以用。
    他又看了一眼还在吹粥的林小草,没有急着出去。
    直到林小草喝完了那碗药粥,又靠在椅子上歇息了片刻。
    在灶堂前蹲得腿麻的林羽才站起来,左手拿着两个木盆,右手拿着一个有他两个头大的木头桩子,走到了院子的树荫凉里。
    “小草,把水车模型拿过来吧。”
    “来了老爷。”
    不用林羽指挥。
    林小草就将水车平稳地放进了地上摆着的木盆里,然后把一根劈成一半的竹管,搭到了两个木盆的边缘处。
    在试验之前,他又在树底下找了两块石头,将水车的底座压实固定好。
    看到这一幕的林羽,眼神一闪,语气复杂的说道:“我记得这种水车必须放在平缓又结实的岸边?”
    “老爷,水车不一定非要立在岸边不可,它也可以下水,但下水后必须保证不能被水流冲倒,所以它基本上放在水面浅的地方。”
    林小草说得一脸理所当然。
    水车就是用来灌溉稻田用的农具,而稻田大多生长在水流平缓的下游。
    二者的存在紧密相连。
    作为灌溉稻田用的农具水车,自然远离不了稻田所在的范围。
    “是啊,这种水车又叫翻车,翻动的水流太湍急,它的刮板也承受不了会散架。”
    林羽明明是在说一件注意事项,可嘴角却控制不住地上扬。
    他终于记起来,筒车的存在原理,以及该向哪个方向引导林小草改制了!
    “小草,再拨动一下这架小水车,把水流引到另一个木盆里去。”
    “是!老爷!”
    林小草撸起袖子,拿起一根木棒轻击着手指大小的刮板,让水车模型转动起来。
    这个举动放在实物上,就是采取人力来触动或是使用牲畜来拉动水车,借助拉力使水车转起来,将溪流河道的水刮起,传送到沟渠里。
    吱呀吱呀
    啪?啪?
    刮板发出富有节奏的转动与敲击声。
    小小的水车在木盆里快速转动,像摩天轮似的水车带动着每个伸展开的刮板,将水流运送到竹管之中。
    再借助着流动的力量,将它推到了木桩上的放置的木盆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低处木盆里的水逐渐减少,此消彼长,高处木盆里的逐渐增加。
    大约运送了三成以后,低处木盆里的水流无以为继,连接两个木盆竹管里的水流无法再上升。
    任凭林小草使出吃奶的力气,直接上手去转动小水车,也无济于事。
    “老爷,可能是我哪里没做对或是坏掉了,我再修修……”
    “不是水车的问题,是水量与水流的问题。”
    具体情况是怎么回事,凭借林羽的半吊子也解释不清楚。
    反正只要小草能够做出原有使用的水车来,剩下的就好说了。
    “小草,你的模型很成功,你会画图吗?”
    “会……吧。”
    林小草不太肯定。
    他没使用过毛笔,只用木棍在沙土堆上乱画过,原本是没有这么大胆承认自己会画的。
    可想到那位徽之公子都能称作是绘画,他画的一定比徽之公子的更容易看懂。
    “你去睡个午觉,争取下午把你做的这个水车模型的图纸画出来。”
    连宋家藏书里的图纸,记录的数据都有隐藏与错误。
    可见纸面传承下来的水车记录,不太可靠。
    现在的水车尽管达不到他要求的能够低水高送,但不可否认它的存在拥有重大的意义,这是历史文化的瑰宝,不能失传。
    林小草看了一眼桌子上的纸张等物,犹豫一下,还是试探着说:“老爷,炭笔没有了,我不会用毛笔。”
    “我再去给你拿几支,另外给你找几张白纸来画,画错了你再改就行,别怕浪费纸墨。”
    对于林草能够自己开口索要所需,林羽认为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只有小草敢在他面前提出自己的想法,等到改制水车的时候,两人才能集思广益,在思想的碰撞之中,以最快的速度把筒车制作出来。
    为了避免小草过度劳累,林羽特意拿了两张凉席,铺到荫凉地里,与小草一同午休。
    对林羽这样吃嘛嘛香、身体越来越棒的人来说,睡觉这件事很单纯,倒头就能睡着。
    不到片刻,他的呼吸像老僧入定一般,变得绵长而悠远。
    这时,睡在半丈之外另一张草席上的林小草忽然睁开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