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难道这就是……装酷?
作者:喜欢蠹鱼的玄极真人   神话之百鸟朝凤全球最新章节     
    假如人类能掌握了穿越空间的技术,那将会是一个多么重大的突破……不,更准确地说,这将是一次彻底颠覆性的飞越!
    \&闪开点儿,快闪开!\&
    很快,有人拽了张泉福一把,把他从原来站的地方挪到了旁边。
    张泉福扭头一看,吓得不轻,原来他待的那个位置,竟然无缘无故地冒出了另一个人!
    这个人竟然是他的亲戚,那个扛着微型服务器的保安小马,随后小马也被迅速拉开。
    \&张哥!哈哈,咱们得救啦!\& 小马兴奋地大喊一声,这家伙完全沉浸在喜悦之中,至于他是怎么被救出来的,他根本不在乎。
    紧接着,又一个女人像是从空气里凭空蹦了出来!
    \&这是……大变活人吗?!\&
    真是难以置信啊!
    张泉福瞪大了双眼,感觉自己的认知世界都要被颠覆了:\&难道我自己也是这样变过来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记得我当时似乎在一个楼梯间,然后看见了一点亮光。难道那个楼梯间直通到这里这个避难所?\&
    也不知是因为疲惫还是心理作用,他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嘴唇还微微颤抖了几下。
    这个世界……实在是太疯狂了!
    匪夷所思!
    张泉福不断地告诉自己,都已经到了末日时代,再离奇的事情也应该可以接受了……
    大约过了三分钟,已经有68个人神奇地出现在了避难所内。
    这些人先是满脸疑惑,然后又是欣喜若狂,足足花了十分钟的时间才终于接受了他们已经安全的事实。
    当紧张的心情松弛下来后,人们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加上饥饿和寒冷,他们都瘫软在地上。很快,工作人员就开始安排这些幸存者去食堂吃饭。
    反正这个避难所已经容纳了十几万人,再多几十个也不成问题。
    此时,只剩下几位记者和一些普通政府工作人员对此津津乐道。
    这可是个大新闻……
    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重大新闻!
    他们急切地想采访陆一鸣和黄教授,想弄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他们也想知道,人类究竟掌握了多少超越自然的力量。
    此刻,在培养皿区域,陆一鸣正浑身颤抖着,每当他将一个人带进异空间,来自那只眼球的本能嗜血欲望就会变得更加强烈。为了抑制这种欲望,他不得不施展自己的“颤抖大法”,即不断分散注意力,然后再集中回来,通过剧烈的身体颤抖来保持清醒。
    尽管这样做十分不雅,但他实在是别无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勉强维持一定的清醒状态。
    \&没……没了?\& 陆一鸣声音颤抖地问:\&都结束了?\&
    \&我快要坚持不住了,这次我真的不行了。\&
    \&我会帮你调整一下深度沉浸的程度,很快你就能恢复过来。\& 黄教授吞了口口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他在心里感慨,这家伙真牛,竟然一口气救出了68个人!
    对于这个眼球所带来的影响,他自然是清楚的——用得越多,受到其本能影响的程度就越深。
    他曾想过,万一陆一鸣中途失去控制,就得靠其他超能力者出场救场。
    没想到陆一鸣一人就全部搞定了!
    \&从精神抗性方面来看,这家伙绝对是云海号避难所里的第一人……不,就算是两百多个避难所里,恐怕也未必能找到第二个像他这样的天才。\&
    这么想着,他看着陆一鸣的眼神不禁变得更加亲切,就像是看待一件珍贵的实验设备一样。
    站在一旁的丁原则打了个寒战,这个黄教授只有在进行疯狂大胆的实验时,才会表现出如此和蔼的表情。
    他赶忙圆场:\&行了,先让他恢复吧,看他出了一身汗,心跳速度超过两百已经持续十多分钟了,再这样下去可能会有危险。\&
    随着逐渐退出沉浸模式,陆一鸣摘下头盔,失去了第三只眼睛的感知,顿时感到非常不习惯。
    一股强烈的疲惫感瞬间袭来,几乎让他立刻晕倒。
    陆一鸣咬牙坚持住,面色苍白地说道:\&黄教授,这只眼球背后可能存在极大的风险。最好不要再随意使用它……\&
    我觉得可能是这样的,之前你的实验之所以没事,全凭好运没闹出人命。要是运气差些,搞不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大灾难。这件奇怪的东西背后,恐怕还潜藏着更大的隐患呢。”
    黄教授一时语塞,然后说:“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陆一鸣环顾四周一堆跃跃欲试的记者们,他的社交恐惧症开始隐隐发作……
    “我有些累了……想先歇一会儿……”
    “另外……别让我出现在电视上!”
    陆一鸣只想安安静静地生活,一想到上了电视之后,七大姑八大姨都会蜂拥而来看热闹,嘘寒问暖,甚至还会热心地帮他介绍对象,他就头皮发麻。毕竟在云海号上,他的远亲还真不少。
    “这个……我们会尊重你的意见。”丁原则点头表示理解。
    听到这话,陆一鸣心头稍宽,终于抵挡不住那股强烈的疲倦感,沉沉地睡去了。
    ……
    当他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医务室的一张病床上,手臂挂着点滴,旁边的金属架吊着几瓶葡萄糖营养液。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
    这里是一个简陋的方舱医院,周围的病床上全是受伤的病人,有的腿断了,有的手断了。在这个计划经济体制下,就医基本上是免费的。
    病房里的病友们正在饶有兴趣地看着墙上大电视播放的节目。
    “……超自然现象,既能摧毁人类,也能带给我们难以想象的力量!”
    “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事物都有两面性。过去的原子能,一颗原子弹可以夷平一座城市,然而和平利用却可以让原子能发电,云海号的熔盐堆电站就是利用了核能。”
    “再比如化学,既可以用来制造毒气,可怕的化学武器可以杀伤几十万人,也可以制造各类药品,造福人类。如果没有抗生素,我们面对各种细菌,将毫无抵抗力。”
    电视里的专家正在向大众普及这些常识:“最近这次救援行动,就是超自然物体和平利用的一个典范例子。”
    “我们借助诡异物品的力量救下了68条人命。”
    “因此,大家对待超自然现象不应盲目恐慌,反而应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它们。”
    “终有一天,我们会揭开超自然之谜,更完美地加以利用。届时我们将步入一个新时代……超自然时代!”
    这位专家讲话倒是充满激情。
    陆一鸣睁开眼瞥了一眼手机,发现他已昏迷约19小时,现在太阳穴还隐约作痛,显然是超能力过度使用导致体力严重透支。
    他闭上眼睛,只用耳朵聆听电视节目的声音。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使用诡异物品所具有的超能力救下68名难民这件事,实在太过震撼和轰动,以致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深入了解此事。
    尽管他们在进入避难所前,都已经普及了世界上存在超自然现象的观点。
    他们知道当前的大暴雨是由月球无故发热引发的,但为何月球会发热,只能归咎于超自然现象。
    他们也了解到外面有许多极具危险性的超自然生物,一旦遭遇,很可能丧命。
    这些知识,普通民众已然知晓,不过仅停留在知道层面而已。
    但被动接收知识与亲身见证完全是两种感受!特别是此次事件,是运用超自然现象救人而非杀人,两者意义完全不同,许多人自然兴奋不已。
    科普是非常关键的工作,可以直接提升政府对基层的管控力。
    现如今云海号社会的人文氛围虽相较于末日刚爆发时有所改善,但仍普遍缺乏信心。许多人仍秉持能过一天算一天的心态度日。
    很多中老年人的认知接纳能力不如年轻人,世界观破碎后,他们始终处在惶恐不安的状态。长此以往,恐怕各种末日宗教又要死灰复燃。
    所以必须得有一套说得通的说法,才能抚慰他们的心灵。
    这次英勇的救援行动极大地提振了避难所里人们的士气,并且这段事迹被制作成了各种新闻报道。连同病房里的几个病友,在看完电视节目之后,也都饶有兴趣地讨论起来,仿佛他们亲身经历了这一切。
    陆一鸣躺在床上,竖直了耳朵聆听。
    作为这次行动的主要负责人,听到别人的赞美让他感到十分刺激。
    一位蓄着胡子的小年轻说:“真是帅呆了!不过那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能把人瞬间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云海号政府到现在都没透露半点风声。”
    “会不会是一个空间门啊?就是那种能任意穿梭的空间门!我们能穿越到青藏高原吗?听说那里海拔很高,还没被洪水淹没,而且那里还保留了大量的幸存人口呢。”
    “不清楚啊,估计这是个高级机密,也不至于把什么都公之于众吧。就像我们现在这个避难所内部到底有多少枚核弹,也没公开不是吗?”
    “嘿,去青藏高原干什么呀!虽然那里算是大本营,但早晚也会被洪水淹没的,咱们云海号还不够好吗?听说只要进了阳河,我们就安全了。”
    这群病友们天马行空地聊着,话题似乎涵盖了天文地理各个方面。
    “我们可以先用那个东西集体穿越到青藏高原,等云海号到达阳河确认安全后再穿回来。”
    “咳咳……说什么青藏高原啊,你们别在这瞎扯,我听说使用那玩意儿是有一定条件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用的。不然的话,全国的避难所早就互相连通了,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各自独立作战。”
    “哪有你们想的那么容易啊!”
    这番话引起了一位了解内幕信息的小年轻注意,他说出这句话后,立刻吸引了房间内其他病友的关注。
    “有什么样的条件?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其他人急切地追问。
    这位小青年故作神秘,喝了口水,直到大家都等得有些不耐烦时,才支支吾吾地说:“这是我表哥告诉我的,你们千万别外传啊。我表哥是特战队士兵,能接触到一些秘密资料,你们千万不能泄露出去啊!”
    提到他的表哥,这位小青年满脸自豪,他是因为获得了船票生存名额才来到这里的,因此与其他幸存者的地位略有不同。
    他压低声音说:“使用诡物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不是你想用就能用的,通常都会伴随一定的风险。最常见的风险就是精神反噬!因为很多诡物其实是超自然生物某个器官剥离后留下的,可能会残余一部分精神意志。”
    “你们听说过移植器官后会让人性格大变的说法吗?这些诡物同样会影响人的情绪!”
    “移植器官后会导致性格层面的改变?”
    一位年长些的男人坐在病床上连连点头:“我在新闻上看过!确实有这样的可能性。”
    这种说法并不少见,例如,某人A患有心脏病,移植了另一个人b的心脏后,短时间内性格大变,渐渐变得和b的性格、兴趣爱好乃至生活习惯都很相似。
    这样的案例确有发生。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可能涉及到了细胞记忆的现象。也就是说,某些具备长期和短期记忆功能的神经细胞潜藏在器官之中,并构成了一套微小但复杂的神经系统。
    移植器官后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性格。
    “还有这样的事情?”其他人对此一无所知,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那位神神秘秘的小青年继续讲述:“诡物也是同样的道理,它们内部含有一些微小的神经元,会干扰人的情绪。所以使用诡物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如果使用者的精神意志不够强大,很可能会受到诡物本身情绪的影响,甚至可能直接让人发疯!”
    病房里的人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原来这么危险啊,怪不得平时都不拿出来用……”
    “我就说肯定会有诸多限制……不然这种空间穿梭的能力,能干的事儿多了去了。”
    这个内部消息引发了房间内病友们的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