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社会大招聘
作者:喜欢蠹鱼的玄极真人   神话之百鸟朝凤全球最新章节     
    经过全面检查并严谨论证之后,一部分实验人员小心翼翼地褪去了身上的防护装备,开始呼吸来自大自然的新鲜空气。
    温度大约是24摄氏度,海风拂过,让人感到十分舒适。
    一切仿佛置身于海滨度假一般,惬意至极!
    人们开始饶有兴致地策划一个既安全又能捕鱼的方案,毕竟鲁莽地派出一艘渔船出海捕鱼风险实在太大。要知道,在阳河上方曾发生过船只神秘消失的事件,那些船只是瞬间被传送到了别的平行世界。
    “我倒有个主意,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垃圾投放到海里,在咱们‘云海号’附近形成一块富饶的水域。这样的话,鱼类就会经常围绕着‘云海号’活动,捕鱼也就变得更简单了。”
    这个提议确实有其合理之处,如果持续投喂食物,鱼类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就像池塘里的观赏鱼看见人便会游过来觅食。同样道理,如果海里的鱼长期得到喂养,它们也会倾向于跟随在‘云海号’周围。然而,这样的养殖方式产出有限,无法与传统捕鱼相提并论。
    又过去了一个小时,成群结队的鸟儿发现了这片漂浮在海面上的大规模避难所,它们扑打着翅膀悠然地停留在这片唯一露出水面的土地上休息。
    密密麻麻的鸟儿,粗略估计竟有数千之多!
    “嘎!嘎!嘎!”
    这些一直在空中盘旋的鸟儿疲倦不堪,长久以来它们找不到一处歇脚之地。如今终于找到了这么一块“陆地”,也顾不上是否有其他人,便纷纷降落下来休息。
    没有人驱赶这些可怜的小家伙们,因为即便捉住它们身上那点肉,也还不够塞牙缝的。大家都是从暴风雨中逃生出来的人,同为地球生物,目前粮食供应充足,所以能和平共处的话尽量和平共处吧。
    “也许这些鸟儿还能起到预警的作用呢。”
    如此这般,经过整整15个小时的确认,周围的环境基本判定为安全。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天边的太阳似乎静止在高空,这意味着此地的气候可能与地球的南北极相似,要么是极昼,要么是极夜。
    工作许久后,陆一鸣打了个哈欠,返回到了56小区,并着手挑选可以登上甲板进行清扫工作的人员。
    刚走出电梯,一大帮人便簇拥上来。
    “陆队长,外面真的出太阳了吗?”
    “不下雨了?”
    “外面情况到底如何啊……我在新闻里看到……太阳!是真的太阳!”
    此时,很多普通居民已得知此事,情绪激动不已。
    然而,总体而言,大家都还算理智,尽管激动,却没有出现非要冲上甲板去看太阳的人。
    目睹这一切,陆一鸣心里十分欣慰,这表明56小区的居民素质很高。
    “各位别吵,先听我说句话!”他清了清喉咙,大声宣布道:“外面的确出现了太阳,阳光明媚,而且这个太阳似乎不会落山,我们已经大致确保了环境的安全。现在,我要带领300个人去外面做清洁工作!”
    “听清楚了,这不是出去玩耍的!是要搞清洁,搬垃圾,排积水!要遵守纪律,服从指挥!这是义务劳动,没有工资,可能会有免费的宵夜。想去玩的就别乱报名。”
    “我去,我去!”
    “我也去!”
    尽管是义务劳动,仍有一大群人争先恐后地举手报名,他们太渴望去看看太阳了。只要有机会出去看看,干点体力活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半小时后,陆一鸣带领56小区的300名青年热热闹闹地来到了“云海号”的甲板上。
    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温暖的阳光以及清新的空气,一切的一切都令人心旷神怡,就连翱翔在空中的鸟儿此刻看起来都显得格外亲切可爱。
    大伙儿挽起袖子,拿起扫帚,将各种垃圾收拾起来,集中放在指定地点。这些垃圾并不会直接扔入海中,或许将来还有回收再利用的价值。
    渐渐地,渐渐地,所有清洁工人不约而同地察觉到了什么,他们纷纷转头看向身后。
    “那是……”
    那边正是先前下大暴雨的方向。
    那是我们曾经的家园,地球,如今已不复存在……
    繁花似锦的城市,熙熙攘攘的车流,人流如织,一栋栋摩天大楼密集林立,这些景象全部浓缩成了一艘载着十五万多一点点人口的巨轮——云海号。
    而这艘大船,此刻正朝着太阳的方向悠然前行。
    初见光明的激动心情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哀愁。甲板上的人们都朝向积雨云的方向凝望,深深地凝望……
    家乡已经消失不见。
    许多人开始默默拭泪,胸中涌动着难以名状的情感。
    陆一鸣回忆起这段时间的种种精彩遭遇,不禁深深叹了口气。
    没错,无论如何,都要说再见了……我们的故乡!
    接下来的数日里,云海号上所有的巡逻队员们,在沐浴着灿烂阳光的同时,也谨慎地观察、警戒并防御着周围的环境。
    在此期间,通讯部门不断向后方的大本营发送侦察到的信息反馈。
    有几个兄弟避难所正在缓缓靠近,但由于动力有限加上风向转变,预计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汇聚到一起。
    对于这个神秘的平行世界,人类的认识仍然极其有限,除了陆一鸣无意间拾得的笔记本带来的点滴信息,以及一些古代帆船留下的猜想,几乎可以说是知之甚微。
    目前人类只知道“阳河”是穿梭于平行世界的神秘超自然现象。
    然而为何穿过这片白色海洋就能抵达另一个平行世界,平行宇宙的本质属性等问题,人类仍是一头雾水。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亟待解答的问题。”
    有些科学家提出,阳河可能是一个特殊的四维通道,允许生命从一个四维空间迅速跳跃至另一三维空间,而在这一过程中,三维生物可能无法察觉到任何变化。这就像蚂蚁在球面行走,它们无法意识到自己是在球体表面而非平面上行走。
    较低维度的生命无法感知高维空间的存在。
    也有科学家猜测,“阳河”可能是某种高级文明创造出来的工具,用来挽救那些濒临崩溃的宇宙……
    各种稀奇古怪的宗教解释层出不穷,有人将古代历史中的大禹治水及神圣经典的“大洪水”情节牵扯进来。
    许多古代文明的宗教传说中都提及“洪水”这个关键词。这次爆发的S级灾难确乎是末日级别的特大洪水,其情形与“诺亚方舟”的神话传说极为相似。
    一部分学者认为,或许早在遥远的古代,人类就已经经历了类似的S级灾难。只是时光荏苒,那段历史的相关资料早已遗失无存,只有依靠代代口述相传的宗教传说,才能拼凑出些许碎片化的记忆。
    然而,以黄教授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则坚持认为,正是这些广为流传的宗教故事导致了唯心灾难的发生,并最终消灭了人类,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不容混淆。双方的争论异常激烈,至今仍未分出胜负。
    更有甚者抛出了阴谋论的观点,如缸中之脑、虚拟世界等,这类观点既无法被证实也无法被证伪。
    有些人认为:“我们的世界实际上是由计算机模拟出来的,人类生活在虚拟世界之中。由于人类科技发展得太快,以至于这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不足以支撑,于是出现了运行规则的漏洞,即所谓的超能力,乃至引发了S级灾难。”
    如果用计算机来模拟宇宙万物的运行,其中最关键且复杂的就是生物。因此,在计算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唯有彻底消除所有生物,整个宇宙才能重新恢复稳定。
    这些说法令陆一鸣汗颜不已,科学家们一旦打开了脑洞,所能想象出来的东西比起奇幻小说作家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听起来似乎还颇有几分道理。
    当然,各种说法尚未形成最终定论,现在也只能作为一系列有趣的假说加以探讨……
    “哎呀,大家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啊。”
    陆一鸣忙碌了几天几夜,终于将自己的管理区域清理完毕,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甲板上的各处区域已经被划分完毕,除了保留一些必要的公共设施外,每个居民区都获得了一块专属领地。
    每个社区的管理者都能自己决定这片空地该如何使用,无论是开辟成菜园,或是建设体育场,总之就是要尽可能合理地利用起来。
    虽然云海号规模宏大,但如果平均分配到每个人的头上,却又显得不算太大了。
    面对这块空地,金莉莉感到十分头痛,忍不住抱怨:“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个村支书了……我记得,那些村干部整天就在琢磨这种事,比如把地分给谁家种菜之类的。”
    “确实如此,但现在没别的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上了。”陆一鸣无奈地摊开双手,“说到种菜,好像听起来不太高级,但我们真的要用这块地种菜吗?”
    钟鹏面无表情地回答:“如果实在想不到其他用途,那就只能用来种菜了。再说这里阳光充足,永远也不会落下,蔬菜生长速度肯定快。”
    大家讨论了很久,也没得出个明确的结果。不过种植蔬菜的人手倒不少,那些年长些的大爷大妈们都擅长这项技能。避难所仓库里还存着各类蔬菜瓜果的种子和适合种菜的土壤。
    然而,陆一鸣始终觉得,直接拿这么大一片空地来单纯种菜并不合适。
    毕竟云海号避难所有专业的蔬菜生产线,采用无水栽培技术,其产量远远超过传统菜地。
    “单靠开垦农田带来的收益太有限了……除非我们能找到方法,将农田一层一层叠加起来,那样的话每平方米的产出才会更高。”
    “但是,就是最简单的铁架子现在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不仅是陆一鸣,几乎所有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都在为此事焦虑。
    没错,建立一个适合云海号内部循环的经济体系,无疑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如今社会上有大量无业游民,每天闲待在房间内打牌、搓麻将,或者打篮球,一日三餐全由政府提供。短期内或许还能应付,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状态显然是无法持续的。
    回顾全球历史,骚乱、暴动、示威、游行等事件,往往发生在高失业率的环境中。
    若生活有盼头,谁还会没事跑去街头闹事呢?至少,在夏国人文化的熏陶下,他们是不会这么做的。
    “各位男士女士,现在的生活水平实在太低了。我们现在实行的是配给制,每人一日三餐,外加一枚鸡蛋顶多。然后呢?没了。”
    “市面上的商品种类极少,我知道有些人上船之前储存了一些私人物资。但这些储备再丰富,终究会有耗尽的时候,也无法覆盖所有需求,并且我们不能像土匪那样去强制征收私人财产,对吧?”
    “因此,如何推行新的经济制度,以及接下来即将进行的社会大招聘,是我们当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丁原坐在会议室的最前面发言:“比方说,我觉得头发太长,都已经挡住了眼睛,想去剪个头发,可是谁能帮我剪呢?没人愿意,有些人会剪发,但他们没有开门营业的地方,我们甚至连基础货币都没有,难道要让人家免费为我们服务?或者说以物易物?”
    “有的人拥有一技之长,有的人有消费需求,但缺乏有效的交易平台,这使得经济规模受到了限制。”
    “因此,我们需要尽快建立一个合适的经济体系,让商品能够流动起来。”
    ......
    目前摆在眼前的经济制度有两个选项:一个是严格的计划经济体系,另一个则是更为灵活的市场经济。
    经过长期研究,学者们认为过于严格的计划经济体系很难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即使勉强解决了,效率也将非常低下。一些关键的生产线可以采取计划经济的方式运作,但对于民间生产的部分,最好还是通过市场化手段来解决。
    以理发师为例,在市场环境下,理发通常是按人次收费,干得多挣得多。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给他安排一个岗位,不论剪了多少人都是一样的工资,没有竞争者,他的工作效率自然会降低,随便剪剪就算完成了,也不会去追求品质。
    归根结底,这是由人性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