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脑波秘密
作者:喜欢蠹鱼的玄极真人   神话之百鸟朝凤全球最新章节     
    这个新兴的租赁企业在都市中崭露头角,它是一家集合了数千名股东的股份制公司,政府官员一般都不会干涉其经营活动,以免滋生腐败现象。
    因此,陆一鸣等几位核心成员只是作为投资者参与,他们拥有知情权及分红权益,并不会干预公司的日常运营。
    “请放心,这批管理者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之前都是掌管上百亿资产大公司的精英。管理这样一个小公司对他们而言简直是游刃有余。每月都会公布财务报告,绝对不会挪用大家一分钱!”金莉莉微笑着说。
    “这不是赚钱多少的问题……罢了,只要有点头脑的人都不会把公司经营垮掉。”
    陆一鸣微微点头,这家涉足租赁业务的公司带有鲜明的城市集体经济特色,盈利并非首要目标,更重要的是提升城市就业率,增进全民的整体富裕水平。
    然而,他们所提供的租赁服务并非完全免费,以免引发哄抢和资源浪费。尽管租金定价略低于市场价格,对于那些资金紧张的创业者,还可以选择以股权抵扣一部分租赁费。
    这类优惠政策吸引了周边众多优秀人才前来加入。金莉莉接着说:“其实这些初创公司的股权并不值多少钱,创业可不容易,大多数民间创业公司最后还是会走向倒闭,能成功的只是少数。投资给他们等于打水漂。”
    钟鹏摆了摆头:“唉,就当做了件善事吧。我们现在生活过得去,不必太过斤斤计较。再说,这家公司也不会亏损,最多也就是收益少了点。”
    陆一鸣淡然一笑,如今他和他的伙伴们的心态确实不同于常人。话说回来,在有了权力之后,金钱对他们来说确实没那么重要了……即使这些年轻人创业失败,对公司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当初签订合同时就已经明确规定,租赁的设备不得再进行抵押,即便创业公司破产,租赁公司也能顺利收回设备。
    除了支付一笔折旧费之外,公司不会承受太大损失。而且在这个封闭式管理的都市中,没人可以轻易携设备潜逃。这里有着全方位的内部监控系统,即便真有人想逃,也如同瓮中捉鳖般容易,抓捕他们简直是轻而易举。
    因此,对于陆一鸣而言,收益多少已不再是重点,他对当前的生活状态感到十分满意。
    ……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一鸣反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超自然研究中心的工作之中。
    有很多研究项目需要他的协助,比如针对“脑控虫”记忆的研究。
    按照安全条例,这类研究必须由精神抗性最强的超能力者——陆一鸣亲自在场监督才能实施,以防研究人员遭受篡改记忆的风险。长期以来,这项研究一直进行得很顺利,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意外。
    与研究所里的教授们熟悉之后,陆一鸣得到了不少好处,尤其是极大地满足了他的好奇心。他已经觉得这件事本身就极具意义。
    此外,他还参与了符文小刀的制造与研发工作……第一把符文刀即将完成制作,这是他亲手打造的人造神秘物品,很快就要面世!
    这一天恰逢新一届的内部科学技术交流会,超自然研究中心将会向云海市的中高层领导汇报最新的科研进展。
    这样的例行会议通常每两三个月召开一次,有时也可能一年半载才举办一次。
    鉴于本次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加之城市发展态势良好,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这次聚会大家都兴高采烈,谈笑风生。
    “嗨,小王,你们那还有多余的优质蔬菜种子吗?匀给我们点儿行不行?特别是水果树苗,我们打算发展集体水果产业。”
    “还有些剩余,你们拿什么跟我们交换呢?总不能白送吧……”
    “至于这点种子,不至于吧?”
    各个社区的治安官都在为各自社区的发展煞费苦心,有的搞起了集体农业,有的做起了纺织业,还有一些投入到了物流运输行业。而在陆一鸣所在的56小区,因为人口众多且资本雄厚,大家一致选择了发展互联网产业。
    随着与会人员陆续抵达并落座,会议室渐渐变得鸦雀无声。
    “各位女士、先生们,下午好。有个大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关于脑波调试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经过这次参数调整,我们成功获取了脑控虫一系列的记忆信息!其中蕴含了一些极其有趣的内容!”
    一位年轻的科学家满脸喜悦地推开会议室大门,首先向大家通报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
    这套用于实验的研究装置是一台高精度脑波读取仪,代表了当今人类科技领域的最高成就。
    当初通过与国外的技术交流,其中便包括了这台先进的脑波读取器。
    它的主要功能在于解析人的脑波,并将其转化为图像和文字,呈现在显示屏上。
    设计之初,这款脑波读取仪旨在服务于残障人士,帮助他们实现绘画、打字或编程等功能,同时也为未来动力装甲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使用者只需动念,所需结果便会自动呈现在屏幕上,这种高度智能化的人机交互手段较之传统的操作方式可谓技高一筹,未来前景广阔。
    然而,受限于人类对大脑认知程度的局限,这款仪器并未达到理想效果,所反馈的画面往往混杂不清。比如,一名画家若想在屏幕上绘制一只霸王龙,画着画着,画面中的霸王龙身上却突兀地冒出一根鸡腿,破坏了整体构图。
    原因很简单:画家肚子饿了,脑海中闪过了吃鸡腿的念头,于是画面上就出现了鸡腿。
    人本身就是一个思绪纷繁复杂的物种,诸如性、食欲或娱乐一类的想法时常不期而至。而这台机器尚无法分辨哪些是干扰思绪,哪些又是正常思维,故此所呈现的画面难免显得凌乱不堪。
    让人长时间保持专注同一项任务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该仪器一无是处,实际上,科学家们发现了它的一项特殊用途——那就是读取“脑控虫”的记忆!
    ……
    一台尖端的脑电图解析仪,能够解读操控昆虫心智的脑控虫的记忆!这堪称科技的重大突破,引起了所有人的兴奋。
    \&这款仪器在遭受重创、几乎达到脑死亡状态的脑控虫大脑中捕捉到微弱的记忆信号,实属不易。\& 年轻的神经生物学专家李翰解释道,“由于伤势严重,这些脑控虫大脑活动并不活跃,能提取的信息极其有限。”
    不再赘言,众人立刻围拢过来,期待从中获取线索。屏幕依次显示出图像。
    首张图片漆黑一片,星星点点的蓝色光芒点缀其间,数量多达数千。陆一鸣凝视片刻,敏锐地感觉到其中蕴含的隐秘与恐慌气息。
    “这些脑控虫为何感到恐惧?”他心中暗自思量。图像过于模糊,但这已经是现有技术条件下跨物种脑波分析所能做到的最佳效果。面对这个复杂课题,很多理论难题尚未破解。
    “看来,它们害怕的是深海中某种未知的大型水生生物。”陆一鸣推测,“也许那些发光体类似于深海的灯笼鱼,为了生存,在那个食物稀缺的世界,深海生物演化出了独特的捕食技巧,性格极其凶猛。”
    “或许,这就是它们原本的生活环境?”他接着说,“在这片海域,一定有许多令它们畏惧的存在,以至于即便在半昏迷状态下,也无法忘记这些画面。”
    人们纷纷发表见解,而陆一鸣则紧锁眉头:“只要那些蓝光并非来自诡异的生物,对我们而言便易对付。”
    接下来的图像展示了一只庞大的海龟,脑控虫栖息于其背部,并用泥土搭建了遮风挡雨的小屋。“莫非这是它们的家园?海龟竟然可以被驯化?或者……它们控制了海龟的大脑?”然而此图并未透露更多信息,讨论陷入了僵局。
    第三幅画面清晰许多,赫然是一片陆地!茂盛的绿色植被覆盖其上,天空湛蓝,白云悠扬,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更有一条蜿蜒的河流穿行其中。
    会议室顿时沸腾起来,相较于前两张难以捉摸的图像,这张陆地的画面无疑揭示了重大信息!
    “陆地!他们发现了陆地!”有人惊呼。
    李翰博士摆手示意安静,认真解释道:“不,这绝对不是偶然的梦境!从记录到的相似脑波图像来看,其中有湖泊与河流,这意味着这片陆地面积很大,给脑控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否则不可能如此频繁地浮现出来。”
    “毫无疑问,这就是真实的陆地!”陆一鸣目光炯炯,这片土地,正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新家园,新世界!
    云海号虽勉强容纳十六万居民,但受限于内部资源,长期漂浮在海上终究非长久之策。人们在此居住三五年尚且可行,但若要维持数十年,必会出现诸多问题。
    得知此消息,陆一鸣与其他科研人员热烈交流一番,而后提出了一个疑虑:“袁博士,会不会是这些脑控虫受损的大脑产生了无意识的幻想?在它们目前的状态下,出现各种臆想和幻觉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
    李翰博士摇摇头:“不可能只是单纯的梦境或臆想。即使产生幻象,也需要现实参照物作为基础。设想一下,一生都生活在水里的生物,怎么可能凭空想象出陆地的模样呢?除非它们真实地见过森林、湖泊、河流,才有可能形成这样的概念。”
    “所以,它们一定是亲眼目睹了这片陆地。”他笃定地说。
    陆一鸣点点头,却又问:“那会不会是它们吸收了人类的部分记忆,由此产生的概念?我听说这些脑控虫曾汲取了人类的记忆?”
    李翰博士承认:“这确实可能发生,但请注意,眼前展现的是原始森林风貌,未经过太多开发。如果它们吸收了人类的记忆并产生了此类概念,理论上出现城市景观的概率应该更高,毕竟接触过原始森林的人寥寥无几。”
    陆一鸣表示赞同,不再质疑。云海号总指挥丁原则理智地提出疑问:“诸位,别太过激动。我有几个问题。假如这些脑控虫的确见过陆地,那为什么它们没有选择在陆地上生活?它们明明更适合干燥环境,身体构造也属于陆地生物。是什么原因迫使它们离开陆地,重返海洋呢?”
    “我认为只有一个答案——那片陆地上潜藏着极大的危险,迫使它们逃离!”丁原话音刚落,引发了在场科学家们的思考。
    “那么,我们能否战胜那种危险?这片陆地又位于何处?离我们现在的位置有多远?倘若那片陆地远离我们数十万公里,那便毫无意义了。”
    面对这片神秘广阔的阳河,人类了解得太少,保持审慎态度至关重要。对于云海号及其决策团队来说,谨慎行事永远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