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进入新纪元
作者:喜欢蠹鱼的玄极真人   神话之百鸟朝凤全球最新章节     
    看着所有人装备齐全,云海市的总指挥丁原清了清喉咙,向前方的队伍宣布:“各位同仁,启程前有件事必须先说清楚,云海号的吨位巨大,吃水深,一旦跨越阳江的边界,海洋的深度会急剧下降。”
    “从当前的几千米骤降至几百米,如果星球的潮汐退去,我们的庇护所可能会搁浅在海洋中无法动弹……”
    “因此,在确保安全之前,云海号会停靠在边界附近,不会轻易穿越最后的十几公里。如有危险,也能立即启动引擎撤离!”
    “而你们此行的任务,是探索智慧文明的遗迹,尽可能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分析这片大陆的威胁,评估是否适合人类居住。”
    “同时……”他声音略低:“采集些木材,挖些土壤回来。”
    “丁先生!”陆一鸣举手示意:“我们的庇护所在阳江中,偶尔会遭遇空间传送,若云海号突然消失,留下的三百人岂不是处境危急?有何防范措施?”
    仅三百人在陌生大陆上生存困难重重。
    他们是敢死队,但也有知情权。
    丁原点头认可:“你的担忧很合理,但不必过于忧虑。接下来请刘青山教授解答这个问题。”
    物理学家刘青山走上前来解释:“通过一段时间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空间传送前存在一系列征兆……”
    “首先,我们认为只有移动的物体才会被传送。所以只要云海号保持静止,随机传送的风险就会显着降低。”
    “其次,空间传送前物理常数的波动率显着增大。目前虽有小幅度波动,但仍在可控范围内,表明这片空间相对稳定。”
    “如果物理常数的波动超出这个范围,我们就需要警惕,可能会突然被传送到其他世界。这种异常波动,我们会在两天前就检测到。”
    丁原接过话茬:“所以,两天时间足以让大家安全返回。我们这里有先进的运输直升机,能承担风险接所有人回来。如果情况危急,也只能把云海号整体移出,防止被不明传送。你们是庇护所的核心力量,我们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成员。”
    刘青山教授接着说:“对了,还有一点,就是海洋生物的分布。大家注意到没有,阳河中的海洋生物比普通海洋更稀疏。因为各世界的海水汇集在此,加上自然传送机制,生物密度被某种程度上稀释了……”
    “在这批海洋生物中,我们发现了一种群居鱼类,这相当罕见。”
    “主要是因为这种鱼群具备一定的空间感知能力,当空间出现异常波动时,它们会聚集在一起形成球状,这样可以一起被传送。”
    玻璃箱内的小鱼正自在游弋,没有聚集成团,说明当前的空间还算稳定。
    “虽然空间传送的原理尚未明确,但从现有的表现来看,它似乎不会进行物理切割,只要是一个整体,就会一同被传送。当然,这只是根据经验得出的结论,未必完全准确。”
    陆一鸣皱着眉,他明白了刘教授的意思。
    对于人类而言,空间传送是个神秘且难以理解的物理现象。至今为止,没有出现过人被切割成两半传送的情况。
    换句话说,只要保持完整,就会被一起带走。不过,云海号仍不能冒险,不能让它一半在阳河,一半留在普通海域,万一被分割,后果不堪设想。空间之力无法捉摸,切割钢铁混凝土轻而易举。
    万一真的发生灾难,庇护所会瞬间涌入大量海水,直接沉入海底,那时人类就无处可逃。
    哪怕这种危险只有一丝可能,也不值得去冒。
    当然,刘教授的话只是一种预防措施。毕竟,人类经历过的空间传送现象只有一例,那就是与总部失去联系那次,其可信度尚待验证。
    “好的,我明白了。”陆一鸣点头同意。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哪有无风险的好事?相比于新大陆的诱惑,这点风险值得一试。
    “既然没问题,那就准备登船吧。这艘驱逐舰能载五百人,并配备了部分军事装备,第一阶段是观察那些实验鼠是否正常生存,用无人机侦察;第二阶段才是正式登陆考察……目标,智慧文明的遗迹,希望你们满载而归,也希望你们全体平安回来!”
    “出发!”
    就这样,数百人登上驱逐舰,从云海号右侧的码头出发,驶向阳河的边界。
    陆一鸣身穿防护服,遥望无尽的天际。
    “小郭,你怕不怕?”
    “准备这么充分,有什么好怕的?”郭伟强傻笑着,作为陆一鸣手下的士兵,他的特点是无忧无虑。
    这条绵长的边界线蜿蜒曲折,至少几千公里长。一边是白色海洋,浪花滚滚,天空中的太阳始终挂在西边,至今未落。
    另一边则是淡蓝色的普通海洋。
    驱逐舰穿越阳河分界线时,天空中的太阳突然转向,从原来的西方转至头顶的正中。
    阳光骤然炙热,这里的温度可能有三十摄氏度。
    “有点热啊!”
    这种情况也在预料之中,意味着这里的太阳并非阳河上的那个,气候也随之改变。
    技术人员再次测量了阳光强度、大气成分和微生物环境,确认无误后,大家才放心下来。
    首次科学考察,正式开始!
    第154章 一个星期!
    陆一鸣找到自己的房间安顿下来,轻轻呼出一口气。
    他加入这次探险队伍,一方面是因为他是庇护所精神抵抗力最强的人,没办法,作为“矮子里的高个”,只能硬着头皮上。另一方面,他还承担着侦查职责。
    整理好手中的装备,除了各种武器外,他还带了两架微型无人机。
    这些微型无人机经过实验室的精心改造,装备了多种探测设备,非常适合意识控制。
    通过意识附身操纵这些无人机,等于化身“无人机”,比使用遥控器灵活多了,而且对周围环境的侦查能力大大增强。
    当然,意识附身也有局限性,没有互联网辅助的情况下,他最多只能维持三百米的距离,再远就无法控制了。而且远程控制非常消耗精力,时间一长,容易疲劳。
    安置好所有行李后,石大勇召集大家:“我们的驱逐舰还要在这片大海上航行一段时间,寻找合适的登陆点,越接近智慧生命遗迹越好。”
    “在这段时间里,首先要观察十只老鼠的动态,看看它们是否有异常。之后,如果没有意外,我们将采取一系列行动。”
    “大家不必过于紧张,保持日常训练即可。还有一点要注意,能戴防毒面具就尽量戴上,即使科学家们认为这里的空气可以正常呼吸,但在户外最好还是戴上……房间里有空调和过滤系统。”
    在这个繁华的都市,炎炎夏日,即使戴着高级防护口罩,汗水也会瞬间浸湿衣领。
    “石总,你今天好像特别焦虑啊?平时可不是这样的……”背后,一位同事打趣道。
    石大勇脸色微沉,随即轻叹:“唉,谁能例外呢……总有种莫名的预感。我们必须尽快获取那些遗址资料,只有了解潜在的危机,才能确保安全。”
    “肩负这样的重任,怎能不紧张?”
    “行了行了,散了吧,各自忙去。但别太绷紧神经。”
    ……
    接下来的日子,团队借助高科技无人机,持续进行高空侦察,同时密切关注那些投放到地面的老鼠有何动态。
    专业的测绘队伍绘制了详尽的海岸线地图,标注出适宜登陆、挖掘和砍伐的区域。如果不是安全规定限制,伐木工人们早就跃跃欲试了!
    这片城市边缘的丛林中,植被繁茂,食物丰富,甚至有拳头般大的野果,生活在这里的老鼠过得颇为惬意。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片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并不高,除了偶尔见到几只敏捷的小动物和一些凶猛的昆虫,与典型的雨林生态相去甚远,缺少那种生物密集的景象。
    这个奇异的现象让驱逐舰上的科考队保持警惕,不敢贸然深入。
    “情况不对,物种数量太少了……怎么回事呢?”
    一天过去,十只实验鼠安然无恙!
    有的已经开始在地上挖掘巢穴,似乎打算长期定居。
    第二天,一只老鼠误食了红色果实,不幸中毒身亡。它挣扎着倒下,英勇献身,其余九只则安然无恙。
    这只死亡的老鼠尸体成了群居昆虫的盛宴。这些昆虫外形奇特,仿佛苍蝇与蜘蛛的混合体,既能飞又能跳,它们利用酸性液体腐蚀肌肉,汲取其中的汁液。
    驱逐舰上的科研人员饶有兴趣地观察这一幕,显得格外好奇而专注。
    第三天,一只老鼠被一条手腕粗细的巨蟒捕食,存活数量降到了八只。
    对此,驱逐舰上的成员并未表现出过多惊讶,毕竟,在这钢筋水泥间的原始丛林中,生存法则同样残酷。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