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黄教授的见解
作者:喜欢蠹鱼的玄极真人   神话之百鸟朝凤全球最新章节     
    \&我琢磨着,如果我们在都市里发现新的未知区域,是不是得全副武装,穿那种防化服?”陆一鸣在投影屏幕前提出疑问。
    \&你的意思是完全隔离空气,以防万一?”石大勇在一旁摇头,“不太现实。别说我们现有的技术能不能造出封闭的生活环境,就算在驱逐舰里,也无法彻底隔绝外界空气。”
    \&更何况,穿着厚重的防化服,怎么行动?背着几十公斤的氧气罐去探索吗?\&
    \&嗯,确实有道理。\&
    通常,10升医用氧气瓶约重18公斤,仅能供应10小时,大部分重量都在瓶体。这个负担已经很重了,探险队还得携带枪械弹药、药品等,这些都是重量级装备。
    而且10小时的氧气供应,在太空中或许足以完成一次任务,毕竟太空探索不会远离飞船太远。但在新大陆上,这显然是不够的。
    这时,一位生物学家发言:\&各位,我们首先从生物学角度进行了研究,采集了一些白色雾气样本,分析后发现其特性非常奇特,大部分是水蒸气,小部分是各种微量元素和一种前所未见的复杂物质,我们暂且称它为x元素。\&
    \&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动物实验。大部分小白鼠吸入雾气后,会出现严重的过度进食现象。进食越多,体内结晶体也就越多。\&
    \&最终,它们无法承受这种变异,开始疯狂呕吐,甚至吐出心脏,随后死亡。\&
    陆一鸣咽了口口水,这与他们观察到的情况相符。
    \&然后呢?\&有人忍不住问道。
    科学家清了清喉咙:\&接下来的一幕更诡异……那些暴食的同类会疯狂争夺心脏,吞食后,它们会发生更深层次的变异,变成更强壮的生物,也能消化更多食物……\&
    \&最后,这些老鼠已经具备打破实验箱的能力,我们不敢继续,把这些样本都处理掉了。\&
    \&目前,这就是所有生物学上的信息,后续研究还需继续……\&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讨论声。
    第174章 第二次都市探险计划
    面对未知的超自然力量,加上云海号未来的去向问题,必须谨慎对待。不说城市里遗留的巨额财富,单是那堆积如山的木材,对于贫困的云海号来说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没错,仅一两万吨木材就已相当可观,能提炼大量钢铁,获取多种化学原料。
    因此,许多人并不愿意就这么轻易离开这片大陆……谁知道错过这里,云海号又要漂泊多久。
    但如果不离开,人类又束手无策。
    一位负责后勤的老者率先发言:\&如果这白色雾气就是这个星球的S级灾难,那么我们长期居住的可能性不大……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无法抵御这种超级灾难,以当前科技水平,建立一个完全封闭、能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大陆上的超级怪物太多,我们的热武器数量也不足。除非……符文子弹能大规模生产,那时我们才有可能真正一战。\&
    陆一鸣面色微变,按下通讯器按钮,说道:\&方部长,符文子弹短期内无法批量生产……就算我们得到了一台精度不错的蚀刻机,也还远远不够。\&
    符文子弹是一种假设中的超自然武器,类似符文小刀,通过在子弹上雕刻蝉翼符文,赋予子弹极高的硬度和超自然穿透力。
    但小刀的雕刻是平面,最简单,至今尚未实现量产,实验室里只有寥寥几把。而子弹是圆柱形,要在圆柱体上雕刻蝉翼,难度呈几何级数上升。
    科学家们也无法将子弹设计成平面,因为一旦形状不符合空气动力学,弹道就会偏离,直接打偏。所以短时间内,这种子弹无法制造。
    讨论了半天,也没能得出具体方案。
    \&难道,我们真的要放弃这片大陆吗?\&丁原深深地吸了口气,问道。
    他知道这片大陆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说城市的遗产,地下的矿产资源,就连这几天捡到的废弃物都非常有用,填补了云海号的不足。
    一位老者摇头道:\&丁先生,我们必须谨慎。就算用尽所有核弹,我们也无法征服这片大陆,这是肯定的。\&
    \&是啊……怪物数量太多,打死也没什么好处,只是一堆肉而已,这种事做不得!我们必须保存实力,去寻找下一片大陆。\&
    黄教授的话语刚落,大厅里弥漫着一丝悲观,他随即站起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各位先别太失望,我觉得我们应该再观察一段时间。机会还有很多,不应仓促下结论。”
    “首先,我们收集的数据还未完全解读,应该多给翻译团队些时间。一旦我们真正解码这个文明的语言,就能获取更多有用信息。”
    “其次,我们要关注那三百多例昏迷患者的脑部状况和生理变异。‘祸兮福之所倚’,谁能断定这种变异一定是坏事呢?”
    “难不成,这种变异……是有益的?”一位军事分析师忍不住质疑:“他们腹部肿胀得像气球。”
    黄教授并未直接回应,继续说道:“对了,还有一个关于那头被击毙的怪物的调查。生物学家已经分析了它的dNA,发现与人类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认为它可能是人类进化的结果。”
    “如果人能不断进食,甚至吞食同类心脏而不死,最终可能演变成这种狂暴丑陋的怪物。”陆一鸣皱眉,黄教授的观点似乎有些自相矛盾。
    一方面,他认为变异不一定是负面的;另一方面,他又说变异可能导致变成可怕的怪物。有谁愿意变成失去自我意识、只剩下食欲的怪物呢?
    黄教授无视了大家的疑惑,继续阐述:“好吧,我知道你们在质疑什么……它的鳞甲非常坚韧,比我们最坚固的合金装甲还要硬,普通枪弹无法造成有效伤害,连火箭筒也只能炸掉一小块。”
    “这无疑是极好的研究素材,不是吗?”
    “最关键的是,那个六边形的晶体心核,似乎带有超自然力量,赋予怪物再生能力和对他人心脏的同化。不过很显然,这个心核已被符文刀毁掉……这是种极好的能源,如果能利用怪物的心核制造出高效电池,效能可以媲美我们的核能电池。”
    “黄教授,你想表达什么?”丁原略带不满地问道,“直接说结论!为什么你觉得这种变异不一定是坏事?”
    “我的想法是,这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生物技术路径。设想一下,从科学角度看,这种变异解决了器官排斥和肢体再生问题,让残障人士有了重生的可能,甚至可能延长寿命……以前,只有靠一些罕见的奇异生物才能做到这些。”
    “这甚至可能是一个全新的超能力提升系统!”
    “变异能带来更大的力量,更强壮的身体,只要我们控制变异的程度,保持人性,不就建立了一个新系统吗?”
    “这不是我空想出来的,而是根据这里的智慧文明留下的少量记录!”
    众人闻言皆是一怔。
    黄教授越来越激动:“他们在迷雾中坚持了四五年……在不断的战斗中,他们摸索出了一套新的超能力系统。利用迷雾中的x元素强化身体,如果没有变异,只需多摄取一些食物就能增强,这样的情况大家是否能接受呢。”
    多吃点饭就能变强,当然可以接受!太可以接受了,无需思考!
    “当然,随着这类怪物增多,越来越强大,他们不得不逃到阳河。但这个文明的人类显然是聪明且理智的,他们找到了许多新方法……”
    “一些已找到的资料记录了这些,我不是在胡说。而更多的资料,我们还在寻找。”
    陆一鸣闻言,紧握拳头。 新的超能力提升途径!
    这个消息……让人振奋!
    如果一切属实,这片大陆上遗留的资料将是无比宝贵的。
    宝贵到……不惜任何代价也要获取。
    黄教授深吸一口气:“当然,我们的翻译工作还没完成。这个新研究体系的效果如何,成功率怎样,还需进一步验证。总之,我认为我们来到这片大陆,不能轻易放弃!我们需要获取更多研究资料!”
    “或许需要重启第二次探索任务。”
    所有人开始热切地讨论。如果只是木材或机械,的确不必冒险,但如果关乎云海号的未来呢?
    如果黄教授所说为真,第二次探索……确实必要!
    “那就……等待完整的文字解密方案吧。”
    会议结束后,陆一鸣通过视频通话找到了黄教授:“黄教授,你刚才说的都是真的?变异后的生物还能保持人类的意识?那三百多名昏迷的人还有救吗?”
    在繁华的都市中,黄教授身边的生物学家斟酌着词句,微笑着说:“陆队长,根据小白鼠实验,那种神秘白雾的作用机制是这样的:它激发强烈的食欲,并加速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能量去哪儿了呢?一部分转化为脂肪储存,另一部分则形成体内特殊的晶体,这是一种高能量储备物质。”
    “这些晶体目前看来,会对人的精神状态产生负面影响,但同时也强化了体质。本质上,它可能中性,是人体进化的一种表现。只是进化速度过快,导致了异变。”
    陆一鸣皱眉,大约理解了一半:“如果进化成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以昏迷者为例,他们体重剧增,但体质却大幅提升。以前跑1000米就气喘吁吁,现在能一口气跑3000米。以前卧推100公斤,现在200公斤不在话下,这难道不是进步吗?”
    “当然,x元素会影响精神状态,让人无法停止进食,这是最大的问题。当身体无法储存更多能量时,甚至会将心脏——能量核心排出。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如果我们能剔除不利因素,只保留其有益面,那就找到了提升整体素质的新路径!不用谈超能力,单是体能的显着增强,就能让每个人在阳河城生活得更安全。”
    陆一鸣接着问:“那些珍贵的研究资料,究竟藏在哪里?我们不会就这么幸运地找到吧?”
    黄教授苦笑一声,回应道:“确实,这些信息只在某本书的只言片语中提及。真正的研究资料尚未找到。具体情况我们还在推测,但这个假设接近真相……”
    “唉,逃到阳河城的每个文明都不简单,绝望中催生出无数天才,甚至发展出超自然力量。无论是笔记中记载的平行世界,古代帆船象征的古代文明,还是白雾大陆的智慧,都掌握了超能力……”
    “像我们这样的文明,只能靠回收资源度日,毕竟我们遭遇的是物理灾难……当然,人口众多也有好处,研究能力和热武器装备更强大。别看云海号只有不到16万人,全国类似避难所保存了两千多万人口,全球加起来数量可观。”
    “只是阳河的随机传送机制,让这些避难所暂时无法聚合。讨论完这些,陆一鸣想起了另一件事,再次发问:“如果我们要二次探索这片大陆,符文刀是必备武器,重型武器携带不便,战斗力不如符文刀。符文刀的产量如何解决?”
    “还有,第二次探险队的人选呢?如果实验室位于内陆数千公里,怎么抵达?这么浓的雾,直升机无法使用,难道要徒步前进?”
    说实话,陆一鸣内心并不想去,那些怪物的恐怖战力,不是人数多少能解决的。
    他……也怕死。
    不只是他,刘许伟、钟鹏也同样害怕。
    黄教授摇头道:“符文小刀产能提升还早,只能靠你们多费心了,能做几把就几把,哎。”
    “至于探险队员……哎,再考虑吧。”
    “如果实验室真的深入内陆数千公里……也许,我们只能放弃。希望它靠近海岸线,越近越好。”
    老黄心中暗叹,他知道,现在已不再是那个提倡奉献与牺牲的时代。
    虽然云海号上的人都经历过末日,能吃苦,但他们都经历过互联网信息时代,真正愿意自我牺牲的人寥寥无几……
    一个死亡率高达90%,甚至99%的任务,真的很少有人愿意承担。
    ……
    时间悄然流逝,翻译工作稳步进行。同时,对怪物尸体的解剖和白雾的研究也在有序展开……x元素的奇特性质,足以让生物学家们研究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