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文化渗透
作者:喜欢蠹鱼的玄极真人   神话之百鸟朝凤全球最新章节     
    \&再考虑到各大家族间的利益纠葛,要达成共识……\&丁原说到这里,轻轻摇头,显然对他们的前景并不乐观。
    陆一鸣叹了口气:\&确实,那里的普通人生活真的很艰难。他们能活到现在,全凭运气好,没碰上太大的危险……真是些好运的家伙啊。\&
    南风号一年来遇到的最大威胁是一条巨型鱼类,可能有数百米长。
    这条大鱼突然跃出水面,引发的海浪差点掀翻了他们的船只……
    就算这样的一次意外,也终究是过去了。
    \&小陆,你还是见识太少,像我们这样的社会实属罕见。南风号那样的家族管理模式才是常态。\&丁原微笑着说:\&南风号才多少人,控制了军队,掌握了枪械,等于掌控了所有人,平民怎么可能反抗呢?\&
    \&就像那些漂流在阳河上的古代文明,肯定是贵族式的管理,不太可能像我们这样现代化。但他们不也过得挺好?\&
    陆一鸣愣了愣。
    谁能抵挡得了权力的诱惑呢?
    云海号能走到今天,是内部人员自律的体现。
    \&但是,不够强大的文明,最终还是消失了吧?\&
    \&唉,说的也是。\&
    本质上,云海号的制度偏向社会主义,多数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属于全体公民,甚至整个避难所都是公共的。如果有一天丁原退位,他无法带走这里的一切,不可能说云海号的资产就是他个人的。
    可南风号则不同,很多资产直接私有,大部分财富掌握在几个政治家族手中,要让他们为民众让利,几乎是要他们的命。
    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对云海号来说,经历过几次大危机,加上内部反腐整治,凝聚力相当高。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统一意见就是召开个会议,同意就是同意,不同意就是不同意,然后迅速行动。
    但对于亚盟的南风号,即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争论半天,六个不同的政治团体,各自的利益诉求,难以与全体民众的集体利益一致,效率自然低下。
    比较之后才有优劣,说起当前的体制,尽管还有很多需要改革之处,大家都相当自信,并为此感到自豪。
    ...
    \&以前总担心我们会翻船,觉得我们的避难所小又挤。现在却觉得,我们还挺牛的……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幸福感。\&石大勇大笑起来。
    陆一鸣也笑着说:\&据我们的考察团说,那边的人甚至直接贿赂我们的外交官……知道吧,他们想用黄金收买我们。他们以为贿赂后,就能在未来的交易中得到好处,是不是有点荒谬?\&
    \&他们没想到的是,黄金在这里没有什么交易价值……贿赂直接失败了。\&
    \&那我们的要求是什么呢?\&一位政府官员好奇地问,\&他们想要粮食,我们呢?钢铁的需求量不算大,但我们总得要些东西吧?\&
    丁原说:\&我们需要优秀的高科技人才、技术工人,或者强大的怪异生物……其实他们那里除了人才外,没什么好东西。或者说,他们可能有,但不愿意给。\&
    \&连身体强化药剂都不愿意换?\&陆一鸣惊讶地说:\&他们现在这么重视人才了吗?不会吧,我看他们很多人都是失业状态。\&
    丁原笑道:\&哪里用得上强化药剂啊,你低估了它的价值。谁一开始就把最大的筹码扔出去?我们手中的筹码多的是!谈判不能急。\&
    云海号的好东西很多,最高级别的高价值物品是x元素强化药剂和符文小刀,这些都是可以小规模生产的战略物品。
    第二档次的就是金宝儿的防弹衣,这种产品的产能相对较大,目前已经制造了一千六百多套,精英士兵基本普及了。
    还有金莉莉品牌的快速愈合药水,能治愈癌症和其他疑难病症的药物,这些生物学上的新科技,都是可以交换的好东西。反正以南风号的工业实力,也不可能再生产。
    至于第三档的交易品,是各种生产线,生物发酵室、植物培养皿等生产设备。
    第四档的商品是粮食、酒精、钢铁这类大宗商品,也是南风号所拥有的。目前云海号暂时不缺这些,能储备更多当然最好,但如果对方要价过高,也就算了,可有可无的。
    \&你们要知道,人才讲究自愿原则。高科技人才怎么可能像商品一样买卖?\&丁原笑道:\&就算南风号高层把科学家当作奴隶卖掉,也得他们愿意。不然消极怠工,或者干脆当间谍,来这里偷窃知识,也很麻烦啊。\&
    丁原说到这里,显得有些烦恼:\&至于怪异生物,他们更不愿意出售。他们手里可能有些好东西。\&
    \&没错。\&陆一鸣点头说:\&他们的确有几只不错的怪异生物,但受到严格保护,我也未能查明来源。\&
    \&对那些人来说,卖怪异生物还不如卖点科学家。反正也没什么工业……\&
    \&老丁,你的思路有问题,买科学家?这跟奴隶贸易有什么区别?\&一位教授翻阅了外交官发来的资料,忽然说:\&只要我们保持足够的自由和平等,保持廉洁的社会风气,并适度开放移民政策,很容易就能吸引对面的人才过来。\&
    \&如果我是那边的科学家,看到避难所里天天政治斗争,乌烟瘴气的,为什么不去更友好的地方呢?以前没有选择,但现在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不跳槽呢?\&
    \&可是,他们那边会放人吗?允许移民?\&...
    这位中年教授微微一笑:“不招揽人才没问题,我们只需扩大互动,比如分享无土栽培技术,举办体育赛事、音乐会、电影节等。让那些知识分子来这儿感受一下都市文化的魅力,自然就会被吸引过来。”
    “打动人心容易,动摇利益却难。别提什么乡土情结,生活质量的提升才是硬道理,这规律永不过时。”
    “当然,移民人选我们需要严格筛选,极端宗教信徒或有嫌疑的人物就免了。岗位分配也要谨慎,不能让他们接触到敏感信息。”
    “有道理。”丁原轻轻点头:“那就先给予一点甜头……问题不大。”
    经过一周的磋商,第一阶段的贸易告一段落,双方进入了友好的交流阶段。云海号以30吨大米交换对方的30吨金属材料,包括钢铁和铜锭等。
    这样的交易相当划算,毕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丰富,粮食只需少量阳光就能产出。而在找到新资源之前,金属无法再冶炼。
    同时,双方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涉及学术访问、民间商品交易、军事合作,以及互不干涉内政的条约。尽管这里没有第三方势力,这些条约可能形同虚设,但签了总比没签好,至少能给人心理安慰。
    接下来的一个月,云海号大兴土木,在左侧建造了一个小型船坞,南风号与云海号正式相连。两方还在交汇处设立了小型海关,以便顺畅沟通,防止突然失联。阳河上方的未知空间转移现象使得随时可能消失,因此保持联系至关重要。
    稳定下来后,云海号迎来了第一批访客……
    首批参观的是南风号的高级知识分子。南风号人口不足,无法组建大学,连高中和初中教育都不完善。这些原大学教授来学习无土栽培技术,并希望购买杂交水稻种子带回南风号。
    杂交水稻口感并不出众,但在食物匮乏时,高产更为重要。
    “这就是云海号?”
    “真壮观。”
    “有高等教育,也有成熟的学术环境……这才是真正的都市社会。”
    这些知识分子在三天行程中见识了各种科技设施和文化氛围,仿佛从封建时代一步跃入现代。云海号的工作人员习以为常,但在南风号人眼中,这里是天堂。
    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们心神不定地离开,无人知晓他们内心的思绪。
    接着,第二批访客——不同家族的政治家到来。在他们眼中,云海号繁荣强大且和谐,坚定他们依附的决心。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看法,角度不同,所见各异,想法当然不同。他们相信,紧紧抱住这条大腿,无论如何都能生存下去。
    第三批客人是几百名军人,他们来参加军事演习。南风号的军人不仅目睹了云海号的强大军事力量,更看到了数百名超能力者!
    刘许伟终于有了炫耀的舞台。
    双方举办了一场徒手格斗大赛,结果不言而喻。在南风号军人眼中,强化人类的格斗对抗如同神仙打架,一掌就能将他们打趴。
    差距太大了……
    第四批、第五批……
    文化的渗透悄然进行,影响力迅速扩散。只要有比较,就有差距,有差距就会产生心理落差。大多数返回南风号的人看到自家情况,不由自主地发出哀叹。
    真的……不想回家啊……
    当然,移民政策暂时还未开放。文化的输出需要时间,不是一个月就能解决的。
    “首先谈谈我认识的知识分子,金成峰先生,是个杰出的数学家。以前在科学会议上见过几面,人不错。”刘青山教授向大家介绍南风号的情况。
    大部分蓝盟科学家曾在西方工作,毕竟蓝盟的科技实力有限。灾难爆发前,西方人翻脸,他们都被赶回国。刘青山也是如此,所以他对这些前同事较为了解。
    “数学家很好,我们确实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很多难题都需要数学解决。而且数学研究不会触及核心秘密。”丁原点点头说。
    “其次是阮春唐女士,她是机器人行业的翘楚,见过几次。不过她在南风号太屈才了,那个地方……设备不足,同行交流也少,她单打独斗很难有所成就。”
    “……还有高艺菲先生,出色的音乐家,不仅擅长演奏,还是乐器制作大师。我想,我们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科研领域的。”
    的确,随着生活条件改善,人们总需要精神层面的调节。云海号里连钢琴都没有,更别提小提琴和大提琴了。人类过去的优秀音乐文化,如果失传,实为可惜。
    第212章 黑夜降临
    就这样,一个月再次过去……
    文化的输出已初见成效,几乎所有南风号的人都把云海号描绘成富裕强盛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