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的拖油瓶2
作者:喜欢唐诗的茶壶   快穿之恶毒女配烂摆了最新章节     
    “吵什么,你姑娘不见了管我什么事情。没准就是你们太欺负人了,小蛮才受不了跑了。还口口声声说心疼孩子,我呸,你这个当娘的难道就看不见。谁家6岁的孩子天天下了学还得做饭,做家务,给全家人洗衣服。小蛮除了那身校服还能见人,其他都快成抹布了。”林大娘今早上真是飞来横祸。被余多多的借口给随口坑了。不过她也不是好欺负的,顿时将何舒婷家的遮羞布撤了下来。
    “我家小蛮说大娘你帮忙介绍了工作。”何舒婷死咬着不放。
    “大娘就是我吗?这小区里这么多人,又不是我一个人是大娘,何大娘,李大娘,王大娘,个个都是。再说了,我有机会那肯定是给我姑娘,怎么会给你家。何舒婷,你这是想钱想疯了是吧!”林大娘双手抱臂,上下打量着何舒婷。双方争执直到两边的男人都被喊回家,两个扭打在一起的女人才被拉扯开来。
    警察也到了现场,但是没人说得清朱小蛮到底什么时候走的,去了哪里,只好给朱小蛮报了一个失踪人口,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朱家之后的日子过得不是很顺利,大概少了原主那个傻乎乎的老黄牛,何舒婷压着自己的另两个女儿开始做家务,但是朱甜甜和朱蜜蜜不乐意了,母女几人为了做家务的多少而差点撕破脸。而何舒婷的老公,看着毫无滋味的饭菜和怎么都洗不干净的衣服,对何舒婷也有了意见。虽然搬离了那个狭窄矮小的筒子楼,但是日子过得还没有之前舒服。
    余多多稍微收拾了一下房间,清理出一间屋子。暂时住了下来。花完了实验室时间,在实验室学习初级急救术。不仅将空间里之前就有的脉诊、针灸系统的学习了一遍,又学习了一些最常见的外伤急救、止血术、儿童老人急救处理等等。因为身体在一年的时间养回来了,中途还出去将几个现在还处于初中的几个小混混狠狠的揍了一顿,扬言如果不好好读书,还干那种勒索同学的事情,她见一次打一次。
    因为余多多将医疗兵腕表玩熟了之后,将几人打了闷棍后。那几个人看到一只油漆的笔写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字的时候,以为是遇到鬼了,差点吓破了胆子。再加上只要他们在学校外面想干坏事,就会被打闷棍。几个人害怕了,真的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如此,学校外面的治安也好了不少。毕竟余多多顺手就收拾了几个差不多的小混混。
    被揍疼了的小混混,看到凌空飞起的警棍朝自己劈头盖脸的打过来的时候,才知道之前流传的这片校区里有幽灵警察的传闻是真的。学校的老师虽然感觉是无稽之谈,但都乐得看见自己的学生们能有安全的学习环境。
    余多多隔三差五的出来试一试身手,到最后整个镇子都留下了幽灵警察的传说。被救下来的人,感激得不得了,有些人甚至跑到那油漆写的几个字面前烧香,上供。让始作俑者的余多多哭笑不得。
    远处,何舒婷原本还算年轻的容貌变得苍老而又憔悴。新房子虽然位置比较大,但租金也贵了不止一星半点。家里也是鸡飞狗跳的,少了出气筒朱小蛮,几个孩子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
    余多多在老房子里住了差不多1年多的时间,日子过得相当的充实。
    余多多这一年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在养身体和学本事。她偷偷潜进镇上医院的妇产科,寻找原主的亲生父母。不过找是一回事,找到了认不认就是另一个回事了。结果,那段时间出生的孩子,早夭的孩子,报案失踪的孩子都不是她。无奈的余多多只能放下这部分任务了,还好系统显示任务已经完成一半。任务积分已经拿到一半了。
    按照收养证明里的日期,16岁的余多多过完生日后开始考虑出山了(出去浪了)。
    第一件事就是户口本、身份证和钱。余多多之前跑到山上去挖草药,摘野果换了一些钱。但是要和朱家人特别是何舒婷分割开来,朱小蛮和朱小多的户口肯定不能用了。
    于是余多多花了积分让系统按照自己的实际年龄推算,将户口落在了镇上。看着新鲜出炉的做旧的户口簿,翻开来第一页就是主席语录“备战备荒为人民。要提倡顾全大局。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常住人口登记表,自己则为户主。鲜红的车杨大队的红色鲜章,覃和官渡派出所红色鲜章,看得就和真的一样。
    “宿主,承惠500积分,宿主从小到大的所有历史资料已经补齐。宿主可以去领取身份证了。”系统贴心的提醒。
    余多多拎着户口簿,轻车熟路的走进覃和官渡派出所。今天不知道为何这么多人排队,不过申请身份证还是比较顺利的。这时候几乎都是纸质版,电脑虽然有了,但只有他们这个小镇还是纯手工的纸质版填写。
    余多多认认真真的按照桌子上面贴着的样本,一笔一划的写着自己的信息。只是学习的经历这一栏,余多多只能填了个小学。因为系统仅仅是把朱小蛮在这里的学习经历改了个名字,并不能所有的东西都无中生有。之所以落户车杨村,是因为车杨村离老房子最近的一个村子,而系统为她找到养母也曾经捡了个孩子,只是两人Y一人早已去世,无人收尸,另一人失踪而已。
    余多多将老人的后事打理好,又好好的为老人烧了不少冥币,也算是还了这份人情。至于失踪的妹妹,余多多只能让系统查询,可惜不是剧情人物无法查询。
    隔了5个工作日再次拿到自己的身份证的时候,看着身份证上笑得灿烂的女孩,余多多打心眼里高兴。
    “抓住他。”
    “抓小偷。”
    “抓小偷啊!”
    余多多高兴的去了镇上一家小饭馆吃饭,出来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在喊。定眼一看,一个孩子模样的人在前面跑,一个膀大腰圆的妇女在后面拿着锅铲在追。
    那孩子手上抓着两个包子,一边跑一边死命的往自己嘴里塞,看样子饿了不是一天两天了。突然那孩子一个踉跄,摔倒地上。那妇女追上来的时候,那孩子抓住自己的脖子看样子很不对劲。妇女顿时也不喊了,后面跟上来的人围了一圈,不知所措。
    “这小乞丐怎么了?”
    “有没有医生!”
    “喂,小子,你别吓人哈!我不要包子了。”
    ……
    众人七嘴八舌间,余多多已经拨开人群,开始对小孩子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
    “喂,你这人怎么这样折腾孩子。”
    “他已经够难受了。”
    “就是快点放开他。”
    “医生来了,医生来了。小姑娘快点放开孩子。”
    ……
    余多多没理其他人,而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医生却拦住了其他人要阻止的动作:“别拉她,这小姑娘正在做急救。动作很标准。是标准的海姆立克急救术。”
    话音刚落,那孩子就呕的一声将一团包子吐了出来,然后贪婪的呼吸着氧气。
    “好了。”余多多救完了人,站起身来,就准备离开。
    医生跟了上来。“小姑娘,你是医学生么?这海克立姆急救术我刚刚去参加培训,都还不熟悉。能不能麻烦你过来帮我培训一下院里的护士。”
    “哦,是余医生呐。您叫这个海姆立克急救术。我不是医学生,就是和家中长辈自学的。恐怕帮不了您。”余多多想想自己的小学生学历,还是算了吧!这时候的医院已经开始要求最少高中学历了,未来更是博士博士后起步。
    “唉,人老了。好多都记不住了。”医生是镇医院的余医生,余宝和。年龄差不多50岁,镇上医疗资源稀缺,能出去进修的机会少之又少。他和另一个小医生去参加市里的培训,结果因为路不熟,耽搁了半天。半天的培训内容都没学到,只学到了最后几天的内容。刚刚他在旁边的饭馆吃饭,听到外面喊医生就跑了出来。
    “海姆立克急救术是第一天的学习内容,那小姑娘做的比教科书上还要标准。”余医生回想起他看到的情况。
    抬头看着走远余多多,咬咬牙喊道:“小姑娘,等等。”
    余多多转过身看着由远及近的余医生,有些疑惑道:“余医生,怎么了?”
    “小姑娘,我还是想请你去我们医院给我们急诊科的医生护士做一下培训。就你刚刚救那孩子的方法就行。劳务费一次10元。”余医生恳求道,他这次出去培训补助前前后后大概30元。这个时候的10元可以买300斤大米了。就算是主任,他一个月的工资也才42元。
    “拜托了,小姑娘。咱这急诊科刚刚成立,医生和护士都是从各乡卫生院和其他科室抽调过来的。”余医生带着余多多回到镇医院。至于那个小孩子,医院的医生护士已经到了。
    “我这里有培训资料,小姑娘你看看,有没有熟悉的。”余医生将自己找关系拿到的急救资料递给余多多。
    “余主任,这些动作我家长辈的确教过我,只是这名字叫法不太一样。而且这个溺水急救的资料有点不对劲。按理说溺水者上岸后要清理口鼻,这样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急救。”余多多指了指字迹工整但是有些遗漏的地方。
    “多多呐,不错,我也觉得这里好像漏了什么。之前也处理过溺水者,有很多嘴巴里都有泥巴之类的东西。”余主任想想,点点头,对余多多更有信心了。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余多多了一个远房族叔。说起来挺神奇的,系统给余多多找的养母虽然已经去世10年了,但养母家里还真有人是出了名的神医。余医生补脑以为是余多多的养母教余多多的,而余多多的养母是从那位神医手里学了一点点。
    “多多,我去找院长,你在这里看资料。”
    “好的,宝叔。”
    余多多侧面打听到自己的养母因为身体不好的原因,基本和养女都不出门的。
    我是院长办公室分割线——————
    “我不同意。余宝和,你也是老党员了,你侄女才小学学历,不行。绝对不行。”
    “厉院长,火车晚点是常事了。可这急救术是我们进修最重要的东西。再过一个月,上面人来检查。我大不了回去当我的骨外科主任,可是我们的急诊科怎么办?病人怎么办?总不能咱们镇上出事了就通通送3小时外的市医院吧?”余宝和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急诊科是他和厉院长、几位副院长以及老院长的心愿。
    覃和镇和旁边的覃水镇合并了,两个镇的中心医院合并在一起。因为覃和镇这边医院交通便利而且原本医疗资源比较多一些,而且离市里更近一点。所以覃和镇中心医院去年开始改革扩建,有内科大楼、门诊大楼、住院大楼,骨外科、呼吸内科、中医科、普外科是中心医院的专科强项。
    “老余你这侄女靠谱吗?”陈副院长擅长内科治疗,沉声问道。
    “老陈,我亲眼看到她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了那个孩子。现在听小高他们说病人的生命体征已正常。可以出院了。”余宝和拍胸脯保证。
    “厉院长,要不咱们让小余给我们试着讲一课。这是骡子是马子放出来遛一遛不就知道了。”楚副院长擅长中医治疗,讲究效果。
    “这是个好办法。老余,咱们是老交情了,你什么脾气我们也都知道。不管怎么说,老师生前的愿望咱们一定要实现。其他的我来解决。”白副院长原本是院里普外科大主任,如今升任副院长。他们口里的老师就是老院长。两个镇医院的整合就是他运作的。
    “老余,让你侄女准备一下。下午到医务室报道。算是临时工吧!先跟着你,先给急诊科做培训。老楚、老白,老陈,咱们明天早上抽时间出来,旁听。老余你的那些学习资料给一份我们看看,如果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咱们几个老骨头上。”厉院长最后拍板了。
    “学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无论如何,我们也要把急诊科搞起来。国家的大急诊计划,是老院长生前就已经提出来的。赌了!”厉院长也是外科出身,当过兵打过仗,那时医疗资源比现在还恶劣,可是只要有30%的成功率他就敢去试一试,因为那时如果不去试,他的战友就百分百阵亡了。
    院长办公室里的纷纷扰扰余多多不知道。她正在仔细整理修订余和宝交给她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