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三军总教头
作者:步枪   左舷最新章节     
    “组长。”
    李海小跑着追上了朱炜。
    朱炜站定脚步,看见欲言却止的李海,示意其他人先回宿舍。
    “到我办公室来吧。”朱炜说。
    二人来到了朱炜办公室。
    “你是不是想说,应该在低气象条件下搞训练?”朱炜开门见山地说道。
    李海点头。
    朱炜说,“在维修机库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你和你师父当年一样,一身冲劲。不过,你的建议我不会考虑。”
    “组长,新歼十五不可能只会在天气好的时候飞,我们既然是开路者,应该在各种气象条件下进行试验训练。”李海沉声说道。
    朱炜摇头说道,“那是下一个阶段的事情。当前要以稳妥为主,一步一步地推进试验训练,而不是一口子吃个大胖子。”
    “十个月内,三号舰肯定会下水。留给我们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年。组长,你是知道的,三号舰的主力战机除了新歼十五外,还有歼三十五。我们越快完成试验训练,后面歼三十五的试验训练就越稳妥。而且咱们的作训计划里,除了新歼十五的试验训练外,还要测试歼十五尤其是新改发动机,还要配合电磁弹射系统团队做他们的测试工作。这和此前既定的计划时间有很大的出入。如果不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推进,是肯定会拖进度的。”李海一口气把理由说完。
    朱炜说,“所以我请示了上级,把你的三位老战友调了过来,又协调了厂家新增了三架新歼十五,是完全可以把此前没有考虑到的方面给弥补回来的。”
    他摆了摆手,说,“好了,你的心情我理解,不过,试验训练工作和咱们平常的作训是不一样的。上级给我们的要求是,试验训练一定要建立在稳妥这个基础上。”
    李海知道朱炜不会同意的了,心里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转身离开。回到宿舍,其他人都在那里等着他。显然,都知道李海找朱炜要谈什么。
    看到李海的表情,大家不用问便知道了结果。
    李海把朱炜的态度详细说了一遍,无奈地摇头叹气,“组长的考虑也是对的。”
    众人沉默着。
    高强那一句话不会让任何一名飞行员觉得舒服。越有本事的飞行员,那一句话就越显得刺耳。如果说空军飞行员起飞后,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那么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从航母起飞后,姓名就得在阎王爷那里提前报备,什么时候安全着舰了,什么时候涂抹掉。
    海上的不好天气多了去了,同等气象条件下,敌人起飞了,你却飞不了,或者飞起来后不具备相应的作战能力,你就得挨打。
    倘若,同等气象条件下,如果己方具备出动作战的能力,而敌方不具备或者并不精通,那么优势便在我方,胜利的天平会向我方倾斜。这也正是创新作训方式的动力。
    此时,党为民开口说话了。
    他头脑清晰地说道,“第一,新歼十五上三号舰,采取弹射起飞的方式,训练方式应该做如何调整。也就是说,咱们要通过试验训练搞一套完整的训练大纲来。”
    “第二,新歼十五,即歼十五b,根据厂家的定义,属于重大改进型,尤其是动力系统。这款战机的试飞也是试验训练小组负责。”
    “第三,电磁弹射系统的测试,也是我们来负责。”
    “三件事,哪一件都是顶顶重要的。成立试验训练小组的时候,上级没有考虑到新歼十五的试飞也交给咱们,这才搞得试验训练计划有些紧张。”
    赵飞燕无奈笑着摇头,“你说的这些大家都知道,没用啊!”
    党为民说,“出现了计划外的情况,朱组长却没有随机应变。”
    他这么一说,大家就都不说话了。
    几位年轻飞行员考虑事情还是显得肤浅,但有一点他们是对的。当前的情况下,应该冒险,而不是求稳。
    朱炜第一次担任此类海军一类试验项目的一线指挥员,首先确保不出问题是没错的。单单一个新战机试飞就让人胆战心惊了,更别说同时担负了三项测试任务。
    而且,有一个情况是其他人不知道的。
    三号舰极有可能使用的不是液压阻拦系统,而是电磁阻拦系统。这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电磁阻拦系统,测试的风险极大。
    朱炜不能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前期。
    不过,他同样清楚按照既定计划推进的话,进度是一定会受到影响的。再者,高强的那一句话,一样刺激到了他那根敏感的神经线。i
    想了有半个多小时,朱炜操起电话给李战打了过去,把当前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那一头,李战稍作思索,便道,“老朱,你过来一趟,我派飞机去接你。”
    “是!”
    朱炜意识到,试验训练在李战那边是挂了号了,他非常重视。
    仅仅十分钟之后,塔台的参谋就给朱炜打来了电话,告知两个小时后将会有一架军航公务机抵达本场,是接送他的专机。
    朱炜立即准备材料,难得和李战见一次面,他必须要把试验训练的情况向李战做一个汇报。李战在空军、海军里的兼职很多,都是很重要的实权职务。自从三年前,陆军硬是让李战兼任了他们的陆航部队总教员一职后,事实上他就是全军航空兵的总教头了。
    因此,朱炜向李战汇报歼-15b试验训练情况,不但符合工作程序,更是必须的。
    李战的级别和军衔没有舰载机试验训练总指挥张将军的高,但李战的位置非常关键。
    两个小时后,朱炜乘坐某航空兵师的喷气式公务机从试验基地起飞,在南海之滨某城市的空军场站降落时,已经是夜里了。
    李战现在主要在空军里工作,搞大战略空军,所负责的工作随便哪个都是国家级的。也正因为如此,他开飞机的时间被压缩得很利害,否则按照正常的增长速度,他的飞行小时早都突破三万个了。
    这个场站是原空二师的主要场站,师部所在,改革后属于空军某航空兵旅的主要基地,该旅装备了歼-20、歼-10、歼-11、歼-16、空警-500以及好几种作战支援飞机,是空军三个全要素航空兵旅中的一个,是镇守南海的主力部队。
    老空二师是李战和朱炜的老部队。
    到了李战办公室,朱炜看到茶几上摆着饭菜,李战在慢悠悠地喝着茶。
    “先吃饭。”李战指了指沙发。
    朱炜把公文包放下,抄起筷子就大快朵颐起来。
    二人只花了十几分钟就解决了饭菜,李战让公务员过来把餐具收拾掉,这才关起门来谈事情。
    朱炜把试验训练情况做了一个详细的汇报,便等着李战说话。
    李战两年前就升大校了。
    当时他晋升军衔的时候,还发生了很多趣闻。把李战正式调到海航里来,是海军总部一直念念不忘的。听说空军是按部就班给李战晋升上校时,海军的首长果断出手,来海军,给大校。空军自然是不肯放人的,李战又有西部鹰隼旅这个感情羁绊在,犹豫不决。
    海军首长立即加码,给大校的同时,给副军级职务,而且是正职。海军的作风从来如此,人家不但经费充足,在干部晋升这块也大胆得很。
    海航早晚是要实现全面舰载化的,部队未来的建设重心在海军。这个时候,李战就偏向于海军了。当了那么多年兵图个什么,他既不图钱也不图财,就希望能有一个更便于为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狠狠贡献力量的职务。
    而军衔,一定程度上是军人的荣誉所在。
    空军首长顿时就急了,三十多岁的干部,海军居然敢连续破格提拔为大校副军级,真敢干啊!
    这么搞,拉杆小王子那就是别人的兵了,这可是我空军培养出来的人才啊,传出去空军还有脸?
    空军首长终于意识到事态严重了,立即找海军首长“吵架”,责怪对方做事不地道诸如此类。
    这个时候,谁都想不到的意外发生了——陆军老大哥居然也出来凑热闹了!
    来我这,担任陆军航空兵副部队长,兼任陆航装备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大校副军级,三年后扶正。
    王炸!
    空军和海军顿时被陆军老大哥这一手干懵了。
    和陆航副部队长相比,大校副军级也好还是大校正师级、上校正师级也罢,这些都不重要了。人家职务秒杀你了啊,后面还有一个三年后扶正啊!
    那可是航空兵部队的一把手啊!
    别看现在陆航只有直升机,谁敢说过上几年不会装备固定翼飞机?搞不好,陆军老大哥出手,就是为了搞固定翼飞机部队。老大哥可是念念不忘啊!
    你空军有空降兵,你海军有陆战队,你两个军种都具备了独立完成一场战役的要素,我虽然也有航空兵部队,可要素不全啊,我干活的时候还是得空军的航空兵提供空中支持。
    凭啥?
    这下就精彩了,三军抢人。
    上头看不下去了,实在是不像话啊,于是直接把已经放到空军系统里的李战的人事档案又提到了最高统帅部,那意思就是说,你们仨别吵吵了,人是总部的,至于怎么用,你们看着办。
    这下好了,谁也别惦记。
    三军没办法,放手那是不可能的,编制不在,人在岗位上干活也能接受。于是经过一番激烈的协商,李战就多了一堆兼职,军衔级别就不用说了,陆军老大哥和喜欢搞事的海军都给到了大校副军级,空军还能往低了给?
    全程没有发言权的李战就成为唯一一位有三军军衔的干部了。特么的就跟明星一样,到陆军干活按照陆军的来着装,到海军干活就海军着装,有时候一天跑几个地方,得带好几套衣服,配了一个专门负责这个事的生活干事,搞得李战烦不胜烦。
    后来他实在是受不了了,谁的都不穿,去哪都是一套21式作训,挂最高统帅部的臂章,谁也不得罪。
    大家都知道,李战的终点绝对是五星上将,他才三十多岁啊!
    因此,朱炜很清楚,尽管军衔和级别上,他和李战差距不算很大,但是自己已经接近了抛物线的最高点。李战再进步时,他可能会跟着进一步,毕竟自己身上贴着的是李战的标签。
    这个时候,李战看完了材料。
    他却是没有说话,而是回到办公桌那里,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返身回来,递给朱炜,“你看看这个。”
    朱炜看到红头文件的抬头有些吓人,下意识地坐直了腰板,仔细看了起来。
    “终于要出手了。”朱炜控制着情绪,抖动的腮帮子表明此时的他是非常激动的。
    这是一份关于加强亚丁湾护航力量的指示文件。
    李战说,“驱护舰有了,怎样加强,多派几条驱护舰?意义不大。要从本质上改变护航力量,就得上航母。”
    他看着朱炜说,“我已经正式提出了建议,批下来的概率很大。那么就要考虑到一条航母常驻亚丁湾之后,我国领海周边的海上作战问题。”
    “老朱,三号舰的建造已经加速,舰载机部队的训练也要加速。当前的形势你很清楚,尤其是南边,我们没有很多时间。前些天去海军总部开会,讨论装备发展问题。按照计划,第二批大驱是要在第一批的基础上做深度改进再继续建造的。但是形势变化太快,海军等不及了。最后决定边建造边改进,先把力量充实起来。海军总部已经下了文件,将军士留转指标大幅度向海勤人员倾斜,要留下更多的有经验的战士。海航院校要扩招,还要招收女飞行员。很快,一号舰要承担更重的训练任务,也就是说,二号舰常驻亚丁湾后,我们是没有航母可用的。这些措施都是针对当前的形势而定的。三号舰的建造是重中之重,在服役之前,我们还是得依靠岸基航空兵力量支撑我们的海防。为此,空军让出了一批新战机。你想想,空军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什么时候新战机都是优先装备空军的,海航只能排在第二位。”
    李战这一番话把朱炜说得心情沉重,也打开了他的视野。有些情况朱炜是知道的的,但是他考虑问题的时候存在局限性。只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自然想不到一个环节对整个态势带来的连锁影响。
    “你我相识十几年,有些话只能我对你说。”李战沉声说道,“很多人认为,我年纪轻轻的担任了这么多重要职务,受三军首长重视,很风光很厉害。但是,自己的情况自己最清楚,我自己几斤几两我自己更清楚。”
    “当前的情况是特殊时期里的特殊安排,原因刚刚谈过,当前的形势之下,有些事情不得不做出特殊安排。十年后我也该停飞了,到那个时候,专心当个教员,当个研究员,是我最大的愿望了。”
    顿了顿,李战说,“你是优秀的一线指挥员,但是在试验训练这块,你的局限性很明显。”
    朱炜那颗心重重放了下来,李战的最后一句话才是他最想听到的,倘若李战不说,那说明李战已经对他的表现失望了。看似难以理解,实际情况却真是这样。
    “这些天我一直在反思,始终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老李,我的缺点很明显,并且难以克服。”朱炜说。
    李战说,“不是缺点,而是优点。可是放在试验训练上,优点变成了缺点。”
    一句话可以概括,朱炜无法做到明知风险极大,也会让手底下的兵去冒险。而试验训练和作战,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情况。
    优秀的一线指挥员,不一定能胜任试验训练这项工作,这就是李战给朱炜这样评价的原因。
    “老李,我回一线,飞鲨部队缺乏有经验的一线指挥员。”朱炜提出请求。
    李战却是摇头说,“飞鲨部队的架构已经很完善,一号舰二号舰的培养模式已经很成熟,你回一线意义不大。你还是留在试验训练小组,你还是组长。”
    朱炜一愣,很快明白了李战的深意,缓缓点头说,“我明白了。我坐镇,具体工作交给李海。”
    “让年轻人多锻炼。三号舰以及后续的航母,是要依靠他们了。”李战点头。
    这个时候,朱炜突然想起来,在试验训练之前,我军唯一具有弹射起飞经验的飞行员,就是李战!
    要说弹射起飞这块,李战有的是经验,他可是在戴高乐号上开过阵风m的。
    上级为什么不让李战负责试验训练小组,而是让自己来担任这个职务呢?此时,朱炜才完全明白过来——上级是想让李海来负责的,但是李海的级别太低,这才让他来当这个组长。
    朱炜苦笑地拍着自己的脑袋,叹着气说,“妈的,我才想明白,我怎么笨得跟头猪似的!”
    “格局小了。你是带路人,不是吉祥物。”李战严肃地说道。
    这一刻,朱炜才是完全放下了心理负担,浑身轻松!(本章完)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