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章 你别走
作者:术小城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最新章节     
    <content>
    i=∫tl1+kl2-α-1e-2πidt
    ……
    沈从校队田径训练场飞奔回寝室,在草稿纸记录刚刚产生的数学灵感。!
    之后,将草稿纸略显潦草的式子转化为严谨的论体,在latex编辑。
    《沿齐次曲线的强异积分算子的一类有界性解析》的论进度约为75%,沈写的是英稿,准备投去国排名第一的数学期刊《数学学报》。
    有三篇国内核心期刊论、一篇普刊论、一篇sci论打底,沈认为有资格给《数学学报》的b辑英版投稿了。
    唯一的心病是,投给燕大《数学导报》的论《线性不等式约束的广义非线性互补问题解析》,八字没有一撇。
    编辑发来了审稿人的第三版评审意见,沈烦死了,这审稿人有完没完?
    趁着灵感尚存,沈将鲁教授的课题暂缓一下,集精力编写《线性不等式约束的广义非线性互补问题解析》的作者反馈意见。
    这也是作者方的第三版反馈意见。
    第一版反馈意见是沈自己写的,第二版由欧叶完成。
    沈结合第一版、第二版,于当晚完成了第三版作者方反馈意见,发送到《数学导报》编辑邮箱。
    次日早,燕大数院大楼,《数学导报》编辑部。
    主编年瑞明最近可谓春风得意,在国内数学会议做了几次报告,他的论在jams发表了,一篇关于现代群的论。
    “非常有价值。”---这是jams对年瑞明这篇论的点评,话语不多,却是极度肯定年瑞明在这个研究方向的成果。
    jams即《美国数学会杂志》,国际四大数学期刊之一。
    最近十年,国籍数学工作者在jams一共发表了十篇论,平均每年一篇。
    国在jams的历史战绩是18篇论,解放后一共发表了18篇。
    普通的数学工作者刷sci,高端的数学工作者刷四大数学期刊,国际四大数学期刊是最顶尖的数学成果展示舞台。
    凭借jams的这篇论,年瑞明今年的学术任务已经完成,而今年的第一季度都没过完。
    年瑞明拿过陈省身数学奖,提名过拉马努金奖,菲尔兹奖是没希望了,他已年过四十,今年四十三岁。
    好在沃尔夫奖、阿贝尔奖还有希望冲击一下,通常这两个奖项会颁发给数学界威名赫赫的老爷子们。年瑞明在国际数学界也算小有名气,毕竟他还有几十年的时间让自己变的威名赫赫。
    带着膜拜的眼神,编辑许维妮向年瑞明汇报工作:“年主编,我刚才给你发了个内部邮件,有篇论,审稿人和作者大战了三个回合,从年前战到现在,各不相让。”
    “那按流程操作,新增审稿人。”年瑞明平静的说到,好像这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年瑞明是《数学导报》的主编,同时也是数院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他手头有好几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他的心思在这些重大课题项目。
    “好的。”许维妮点点头,年主编这么大的人物,这种小事不该跟他汇报吧?
    “论作者哪里的?”年瑞明忽然问了一句。
    “我们燕大数学系的一位大一学生。”许维妮答到。
    “哦,是吗?”年瑞明来了点兴趣,他进入电脑里的outlook,查收许维妮刚发给他的邮件。
    年瑞明的outlook里有一百多封未读邮件,他最近太忙了,全国各地做报告、参加数学研讨会,编辑部都不怎回来,自己的电脑没开过几次机。
    “沈,原来是他。”年瑞明大致浏览了一下邮件内容和附件,初步判断是,他的小师弟沈跟华数学会的刘专家干了,作者和审稿人各写了三版意见,互不相让,势同水火。
    “小许你先去忙吧,我仔细看看沈的论,以及审稿人的评审意见。”
    百忙之的年主编审阅完沈的论,及双方各自三版意见后,摇摇头笑了。
    沈写的这篇论《线性不等式约束的广义非线性互补问题解析》,核心逻辑是利用半光滑方程组的广义雅可矩阵,解决线性不等式约束的广义非线性互补问题。
    这没有任何问题。
    而审稿人刘专家也没有问题,他再三强调,解决线性不等式约束的广义非线性互补问题,使用牛顿法的超线性收敛性更为合适。
    “这有啥可争吵的?”年主编真是服了沈和刘专家,你俩是一对冤家吧?
    这类似于这么个问题,从南方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可以抵达首都?
    沈认为坐飞机去首都快捷方便。
    刘专家则坚持坐高铁。
    两人为这么个事情争执了几个月,都挺固执的。
    实际两人都有道理,但皆不服对方的道理。
    “沈大一都没读完,能写出这种水平的论,还是值得称赞的。甭管他是不是燕大的学生,我们都不该打击作者的积极性,因为作者的论述逻辑并没有错。”
    年瑞明心已有解决方案,他对许维妮说:“小许,关于沈这篇论,不用新增审稿人,刘专家的评审意见完全合理。”
    “沈的论述逻辑并没有错,刘专家的评审意见完全合理,那咋整呢年主编?”许维妮不知道该怎么操作了。
    “小许,你约沈出来见个面,喝杯咖啡什么的,不是以数院师姐的身份,而是公事公办,以《数学导报》编辑的身份,跟论作者沈洽谈论稿的学术问题。”年瑞明说到。
    “我是概率统计专业毕业的,沈论的这个研究方向,我了解的不是很深入呀,我跟他谈什么呢?”
    “你约他出来行了,我想沈不会拒绝编辑的邀请,这符合流程。”
    “那……我约了?”
    “约吧,约好后告诉我时间地点。”
    ……
    下午,燕大田径队训练场。
    沈兴致勃勃的来此找灵感。
    “1万米,各位,跑!”武老师发出指令。
    沈一个人跑了起来,李太猛、游涛两位队友围观。
    一围观是半个多小时。
    武老师掐表:“沈一万米跑,32分49秒,非常不错!”
    “沈这么厉害,万米跑进了33分钟之内!”游涛的主项是万米跑,他的pb是33分02秒。
    “我跑5000米也没他快。”李太猛的主项是5000米,在昨天的5000米测试,沈以15分55秒的成绩成为队内5000米第一人。
    沈跑完一轮万米后体力消耗很大,他直接躺在跑道,大口喘气。
    喘着喘着,沈忽然跳了起来:“哈哈!来了,又来了!”
    武老师赶紧挡在沈面前:“先别走,听我说几句话再走!”</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