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章 有特色
作者:术小城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最新章节     
    <content>
    回到寝室,冲个凉,沈打开电脑。!
    “托福和gre每个月都有考试安排,用半年时间准备一下,11月考试。”沈开始规划托福和gre的报考。
    考这玩意干嘛?
    去普林斯顿读研需要托福和gre的成绩,以及gpa,三封推荐信,一份漂亮的书。
    面这些资料是必须的,缺一不可。
    即使沈做出了很nice的纸面数据,托福和gre接近满分,gpa超过4,也不见得能收到普林斯顿数学系的offer。
    他还需要一点点的运气。
    因为普林斯顿数学系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招收的本科生不超过20人,大华地区不超过2人,甚至更少,好几年才招一个大陆及港澳台的本科生是常态。
    没办法啊,普林斯顿巴掌大一块地儿,学生非常少,在读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约四千多人到五千人。
    沈的两位优秀师兄云威和龚长伟,他俩当年同时申请普林斯顿数学系硕博连读,有一个拿到了普林斯顿的offer,另一个去了哥伦亚大学。
    大华地区一年一两个普林斯顿数学系硕博的名额,申请人绝对不会只有沈一人。
    好在沈有点优势,他是燕大的学生。
    并且沈有研究经历,他发表过几篇论,核心期刊的、sci的都有。
    这时周雨安拎着一袋包子回来了,往沈桌面一搁,说到:“准备考托福和gre了?”
    沈拿手机给周雨安发微信红包:“是的,计划11月一锅端。”
    “别给我发红包了,几斤包子我请不起?”周雨安拒收红包。
    “这么大方?”沈吃包子。
    “我也准备考托福和gre,明年考。”周雨安说到。
    “你真要考?”沈问到。
    周雨安反问:“许你出国深造,不许我去?”
    “去去去,都去都去。我看你的gpa也接近4了,出国前发一两篇论,把gpa刷到4以,问题不大,你的优势是英语好。”沈说到。
    去美国名校读书,gpa一般要求3.5以。
    gpa也是平均成绩,gpa达到4的学生是非常优秀的,他们的平均成绩为90分。
    高考也好,竞赛保送也罢,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学生们都想读名校。
    所处的环境和接触的人,对年轻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周雨安跟沈一个寝室,多多少少受到了沈的带动。
    沈一边准备出国留学,一边兼顾国内业务。他计划明年去美国,不想走太早。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去到外面将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国内还可以浪一波,刷够学霸积分,带足本钱。
    五一假期,沈学英语,写论,练跑步。
    鲁教授那个课题的论,还差一点点完稿。
    这篇论很重要,不仅能刷学霸积分,还能增加沈的专业领域研究经历。
    总而言之挺忙碌的,五一假期之后,首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揭幕。
    近两千名大学生运动员来自首都近百所院校,包括公立全日制高等学校、民办大学、职业院校等。
    这是首都高校间的一次盛会,一座城市有近一百所大学,也只有伟大的首都有这样的教育规模。
    燕大田径队派遣全部队员报名参会,他们在科研、化教育领域全国领先,体育运动方面也不愿落于人后。
    田径,运动之母,得田径者得天下。
    燕大田径队雄心勃勃,算干不过隔壁的水木田径队,也要做到全首都第二。
    首都体育大学笑了,想的美。
    本届首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的主办大学,正是首都体育大学。
    首体大不归教育部管,这所大学由国家体育总局直管,是专门从事体育运动及体育科研的院校。
    田径方面,最强的是水木田径队和首体大田径队,这是媒体公认的事实。
    首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的现场,来了一些记者,记者们关注的群体是名校的学霸。
    跑的快,跳的远,力气大,这不算什么,这是田径运动员的基本要求。
    跑的快,跳的远,力气大,而且成绩好,这种运动型学霸才是新闻焦点。
    “水木大学短跑那个男生可以的,眼镜侠的师弟,化课成绩优异,学高分子材料的学霸。”
    “水木大学跳高的那个男生更厉害,研究生,学的是核物理,研究核武器的。”
    “这些学霸的人生真是开挂,玩什么都玩的溜。”
    记者们寻找目标,名校的,所学专业听去很高端的,成绩好的,这样的学霸是香饽饽。
    最受记者青睐的是水木大学的学霸运动员,首体大的运动员本来是当作专门体育人才培养的,没啥噱头。
    燕大田径队倍受冷落,他们的当家花旦是体育特招生,一位练铁饼的女生,在燕大体育教研部读书。
    体育教研部,核物理,哪个更吊?
    “燕大这些运动员没啥特色啊,体育教研部的,法学院的,社会学系的,数学系的……咦,数学系的?数学系的学生练田径,稀世珍宝!”
    记者们发现新闻热点了,数学本来是个人不多的小众专业,大街都见不到几个数学系的学生,更别说赛场。
    砰!
    枪响。
    男子5000米预赛第二组赛开始。
    燕大田径队一员猛将出发后领跑在前,他一直领跑,直到终点。
    沈顺利获得小组第一,晋级男子5000米决赛。
    “燕大数学系沈,很强势!学数学的这么能跑?在我印象,搞数学研究的人,年轻时手无缚鸡之力,步入年便秃顶。”一位男记者锁定了沈,啧啧称:“燕大数学系这位沈同学倒是与众不同,很有特色。”
    “他是个超级学霸。”旁边一位女生说到,她脖子挂着见习记者证。
    “是吗?”男记者愈发感兴趣,问到:“有多超级?”
    “高考满分状元,国际奥数冠军,大一没读完拿到燕大数学学士学位,发表过sci论。”见习女记者如数家珍。
    “哦,是吗,这简直是学神!高考满分状元是吧,好像有点印象。”男记者调试相机,问到:“晓婷,你怎么这么清楚?做过功课?”
    “我跟他是高同学。”陈晓婷笑道。
    这位男记者毕业于传媒大学,是陈晓婷的师兄。
    陈晓婷跟着师兄来到运动会现场长长见识,学学经验。</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