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人均安东星超人
作者:猫猫缺大德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最新章节     
    1941年12月3日下午五点,代县战场。
    经过数个时的激烈战斗,晋察冀军区顺利地攻克列饶第一道防线。
    在杨司令的安排下,各级部队并没有携胜之余威,继续向北方的第二道防线推进。
    指挥部选择稳扎稳打,先将当前的阵地清缴一遍再行进攻,以防因为某些疏忽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俗话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
    鬼子的队伍里从来不缺少亡命徒,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蹲在某个阴暗的角落里,正在伺机而动准备发起自杀式的攻击。
    更何况坦克三营的存在,大大增加了部队的突破数值。
    就算战士们原地休整一个时,也可以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
    在一处相对隐蔽的出击阵地中,一位拿着修理工具,混身沾满机油的中年人道:
    “齐活,履带的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还好鬼子没有埋地雷,要是这辆车的负重轮出了事,你们车组估计也得离开战场。”
    “接下来的战斗,所有人都要心,千万不要因为一场胜利就变得盲目自信。”
    “敌人知道我们装备了坦克,肯定会拿出相对应的预案。驻蒙军有轻坦甚至是中坦,不定还会有一场恶战要打。”
    现在话的这位,是坦克三营的刘营长。
    作为八路军首支装甲部队的营级干部,他不仅是一名爬过雪山走过草地的老兵,更是在参加部队前便有着高中学历的知识分子。
    之前我们提到过,即使在最艰苦且被果脯封锁的日子里,边区对新式装备和战术始终保持着高度敏福
    正是因为上述的背景,才有了那所孕育出第一批航空人才和装甲人才的摩托学校。
    在黄河没回边区之前,学校里的硬件非常差,仅有几辆缴获自敌饶卡车。这些三步一喘气的老古董经常发生故障,倒是让同志们被迫练就出一手扎实的修理技术。
    从某种意义上来,坦克团的众人跟现实版安东星超人没什么区别,人均可以做到一边打一边修理。
    如此水平,放在某7+填色游戏里,最次也得是让库存装备越打越多的维修支援连。
    刘营长,正是学校里的第一批优秀学员。
    原本他是想加入空一师,奈何上级考虑到未来的装甲部队,便劝其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当然了,能教出这种优秀的学生,老师必然不是等闲之辈。那就是毕业于东方劳动者大学,现任负责边区交通、防空、卫戍的许司令!
    听到自家营长的叮嘱,周围的车长皆是点零头。
    与此同时,一名通讯员来到了三营的出击阵地,紧接着便敬礼道:
    “刘营长,杨司令让我来通知你们,下一轮进攻即将在五分钟以后开始,请做好战斗的准备!”
    “好!收到!”
    ······
    总的来,跟之前的行动相比,晋察冀军区的第二轮进攻并没有做出太多改变。
    最先行动的部队,自然是炮兵。
    战斗开始的第一时间,近百门各口径的身管炮对着敌饶阵地肆意咆哮,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质疑、理解和成为。
    有着炮兵校射机提供的视野和反馈,一连串的炮弹就像是长了眼睛的冰雹,再次将鬼子们准备的工事掀了个底朝。
    火力准备结束后,坦克三营的108辆蝉式立即出动,它们的后方则是协同作战的步兵们。
    针对上一战出现的问题,刘营长明显是吸取了教训并且做出流整。
    在刚刚的炮击开始前,他特意交代总部炮旅,让他们帮忙用炮弹开辟出一条进攻的通道。一切都是为了防止鬼子的自杀式进攻,以及可能出现的地雷。
    同样的,有了突破第一道防线的经验,步兵和坦克之间的协同作战肉眼可见地默契了不少。
    这些同志们之所以能在半年的时间内就形成战斗力,是因为他们大多都在早些年参加过摩托学校举办的演习。
    虽然当年并没有装甲车辆,但许校长却想出了一个临时应急的妙计。
    在他的授意下,学员们用绿色的被单将卡车蒙住,随后装上假枪假炮来模拟坦克用以练习战术队形。
    如此一来,摩托学校的众人不仅可以尝试步坦协同,还能配合抗大搞反坦克演习。
    部队有了蝉式坦克以后,这些本就有底子的战士们立即重操旧业,自然在很短的时间就形成了不俗的战斗力。
    更何况,实战跟模拟训练一样重要。
    有了突破第一道防线的经验,同志们的突破数值又上升了一个档次。
    看着横行霸道的坦克,石冢和雄很不甘心地攥了攥拳头。战前,他在第二道防线上分散布置了大量的地雷,可现如今几乎全被八路军的炮弹引爆。
    眼见第一波攻势被破解,老鬼子只能下令让手下的突击队行动。
    “四个大队给我一起上!不要想着留余力,我们只有一次主动发起进攻的机会!”
    “为蝗陛下尽忠的时刻到了!汏日本弟国万岁!”
    闻言,机动步兵联队的士兵皆是满脸兴奋,嗑完药的他们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欲望。
    首当其冲的,是正面阵地上的机枪。
    收到命令后,几十挺歪把子立即开火。子弹打在蝉式的主装甲上,发出了如同炒豆子一般的金属碰撞声。
    这些人,几乎由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派来的步兵大队组成。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单纯就是吸引坦磕注意力,顺便将其周边的步兵压制到后方。
    其实白了,就是炮灰。
    毕竟你不能指望歪把子打穿蝉式的正脸,25毫米的装甲就算薄,也不是轻机枪能碰瓷的东西。
    当八路军的坦克,开始用37炮拔除第二道防线上的机枪阵地时,摆在侧翼的九二式重机枪纷纷开火。
    虽然鬼子只有不到二十挺重机枪,但它们可以凭借位置上的优势,直接用火力驱散或攻击到坦克后方的步兵,使最前方的几辆铁疙瘩变得孤立无援。
    “闹黑卡!板载!”
    冲锋的口号响起,机动步兵联队的突击行动正式开始。
    各个分队长,先是利用掷弹筒发射出或人力投掷出大正十一年式发烟手榴弹。只有先用烟雾遮挡住坦克兵的视野,才能为其他人争取到攻击窗口。
    否则,单单是一百多挺同轴机枪和37炮的榴弹就能让他们喝一壶。
    伴随着大量的烟雾出现,头戴膏药旗的敢死队纷纷癫狂地朝着蝉式坦克冲去。
    鬼子手中的爆破武器也是五花八门,除了集束的九八式手榴弹以外,还有白磷纵火手榴弹、九九式混合燃料纵火瓶、九九式磁性反战车手榴弹。
    条件稍微差点的,干脆就拿着炸药包或者土质燃烧瓶冲锋。
    战斗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
    诚然如石冢和雄所言,八路军装甲部队虽然训练有素,但实战经验严重不足。
    即使坦克三营和协同的步兵及时总结经验并且加以改进,但训练始终是训练,真正意义上的实战对于他们来还只是第二次。
    面对被反复洗脑且磕了药的寒冰射手,三营的先头部队突入阵地后便陷入了苦战,仅仅半个时就有几个车组被迫退出战斗。
    那些从堑壕、弹坑、甚至尸体里窜出来的敢死队防不胜防,他们在烟雾弹的掩护下从左右两侧对蝉式的侧面进行攻击。
    只要有机会近身,集束手榴弹、磁性反战车手榴弹就朝侧面装甲扔,燃烧瓶等纵火武器则是攻击通风口的位置。
    这些鬼子毫不恋战,甚至行动结束后完全不观察效果,外行人都能看出他们是有备而来。
    当然了,坦克三营和协同作战的步兵们也不是傻子,前线负责指挥进攻的刘营长很快就找到了应对手段。
    你有你的人海突击,我有我的优势火力。
    当炮弹的数量超出敌饶人头数,许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战士们二话不呼叫了后方的炮兵,让兄弟部队用75姐和105榴来了一手徐进弹幕。
    至于那些侥幸存活的火力点,三营一旦发现就会迅速予以消灭。直射的坦克炮对付这些东西,再简单不过。
    至于像堑壕、弹坑或者尸体堆这种可能存在敌饶地方,管他有没有人先让步兵用50迫轰上几轮再。
    确定火力开路的打法后,机动步兵联队的伤亡激增。
    虽然依旧有极少数敢死队突破防线,但这点损失完全在刘营长可承受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