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毫无意义的胜利
作者:南明离火录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最新章节     
    第203章毫无意义的胜利
    除了固山额真和梅勒章京这些一二品大员外。
    磨盘山之战,李定国部还消灭了护军参领图纳、石汉等大批八旗将领。
    共计有五十七位八旗将佐阵亡在磨盘山中。
    此役,七千以上的满蒙八旗折损。
    加上汉八旗和吴三桂部,足足有上万八旗兵命丧磨盘山。
    再加上绿营兵的损失,一万八千多清军授首。
    再算上受伤和失踪的人员,李定国以六千兵马,一战就惊人地将五万清军,打得伤亡过半。
    如此惊人的战果,当为万历以来战功第一。
    远超昔日的衡阳和桂林大捷。
    利用永昌这最后一个交通枢纽,收集散落在云南各地的兵马。
    只可惜随着永历帝的转进,磨盘山这场大胜的后续战果荡然无存。
    但是现在,虽然没能杀了吴三桂。
    要是李定国能够留在永昌一带,他有意愿也有能力,能够在滇西稳住阵脚。
    残余的晋藩将士激动无比,激情地大喊,宣泄着心中的情绪。
    李定国再次叹了一口气,下达了命令。
    “多尼和吴三桂虽然没死,但他们必定已经丧胆,必不敢再逼迫我等!”
    “趁此大胜之威,晋王可在滇西稳住阵脚,收拢巩昌王等部兵马,休养生息!”
    整条大动脉就尽数让与清军之手了!
    一旦这条大动脉被清军掌握。
    高文贵重伤,只有后续增援的吴三省完好无损。
    可一转眼,泪水就从他的脸颊流下。
    深夜时分,清军狼狈而逃,磨盘山的战火停息。
    李定国得知清军已经被击退后,连忙进入了磨盘山。
    准确的来说李定国是四蹶名王,干了四个王爷,三死一逃。
    到了现在,秦藩、蜀藩、延安藩早已经跟自己成为了仇敌。
    经历了磨盘山血战的高文贵悲从心里,此战虽然五千多晋藩将士永远地沉睡在了磨盘山中。
    “一旦将永昌之地悉数让于清军,我军恐怕再也没有汇集大军,反攻云南的机会了!”高文贵也忧心忡忡道:
    随着李定国的南下,永昌地区仍旧掌握在清军的手中。
    看着眼前的一切喜极而泣!
    一旦李定国率主力退到这些地方,在没有官道的雨林中,只怕是难以联系到明军各部!
    “晋王,定朔将军说的是,要是南走孟定,只怕是众将就难以联系上了。”
    李定国闻言精神为了一振。
    磨盘山之战的目的,就是因为满清大军穷追不舍,一路上穷追猛打,让李定国喘不过气来稳住阵脚。
    此言一出,血战之后人人带伤的晋藩将士,全都愤愤不平。
    而现在,磨盘山之战由于没有叛徒的泄密,加之孙可望已经带兵进入湖南,清军已经没有多少力量西顾了。
    这让晋藩将士们不胜愤慨!
    “狗娘养的皇帝!狗娘养的文武百官!”一名断了胳膊的晋将忍不住破口大骂道。
    “他这一走,只怕我大明将士的军心就直接散了!”
    “晋王!”吴三省等人连忙上前搀扶。
    这磨盘山之战固然悲壮,但又何曾不悲哀?
    “晋王,永昌之地事关重大,此地乃是滇西的交通要害,要是晋王带兵南下孟定,前往缅甸迎驾。”
    就这样由于担心永历帝的安危,在磨盘山打退了清军的李定国却不得不南下孟定。
    “要是三藩能够合力,那么多西营兄弟联手,又何至于如此!”
    云南就直接被清军隔开了,永昌以北的丽江、永宁等地将与李定国隔开。
    “好样的!窦名望、王国玺、高允成、杨祥都是好样的,孤的六千晋兵都是好样的!”
    “只有立足于此处,收复永昌,联络各部和土司,趁着夏季到来之时,反攻大理、楚雄,我军方有一丝生机!”
    “只怕是各路人马根本难以重聚啊!”高文贵连忙劝说道。
    他们在这里和鞑子血战,结果皇帝直接跑出国了。
    不止如此,南下孟定,进入缅境后。
    李定国闻言两眼一黑,一个踉跄摔在地上。
    眼下李定国已经退到了磨盘山,要是再放弃磨盘山到腾越州的这些地盘。
    这名晋将如蒙大赦,连忙三跪九叩。
    “万胜!”
    “三省、文贵,缅人素来不服王化,孤虑缅情叵测,要是圣驾在缅甸有所闪失,我等皆为大明的罪人啊!”李定国叹气道。
    所以才要发动此战,击退清军!好稳住阵脚!
    “你说什么!”李定国惊坐而起,一把攥住了斥候的衣口。
    “万胜!”
    吴三省和高文贵闻言张大着嘴巴,哑口无言。
    只可惜,胜利者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高文贵的斥候风尘仆仆,抵达了磨盘山向李定国汇报了这则惊天消息。
    把所有的抗清将士都抛弃了!
    吴三省亲自带兵,努力地在尸体中寻找幸存的战友。
    但是大批西营老兄弟却仍旧死在了李定国的手中。
    只是事到如今,覆水难收,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而他这一南下,就是万丈深渊!
    不要说在这个时候了,就算在另一个时空。
    “待夏季到来之时,可趁机反攻大理、楚雄,以数万之众!说不定可以直下昆明,收复云南!”
    “晋王,陛下不听平阳侯的劝阻,私自入缅了,平阳侯让我来禀告晋王。”斥候哭丧着脸道。
    六千同袍携手而战,可是现在还在的已经十不存一了。
    尼堪和孔有德与孙可望以及刘文秀相比,谁轻谁重?
    他在两广没能拿下尚可喜和耿继茂,但在云南却干掉了王尚礼和王自奇。
    可是努力了一夜,也只有找回了区区几十名重伤的晋兵而已。
    “谨遵晋王之令!”吴三省等人拱手道。
    然而就在第二天,一则惊天消息,直接让李定国心神大震!
    负责埋伏的五位主要将领中,只有高文贵一人还活在世上。
    (
    李定国一旦率兵退入永昌以南的茫茫丛林之中,明军之间连联系都万分困难,更别提反攻了。
    而退守到丽江、永宁一带的马宝、马唯兴、马进忠的儿子马自德等人,跟李定国的联系彻底被中断。
    但战果却是无比丰厚。
    “孤以六千孤军,在此大胜他们一阵,吴三桂和多尼已经无力再继续进攻!”
    三伏兵马死伤殆尽,只留下了人人带伤的数百残兵。
    吴三省和高文贵见状只得拱手接受李定国的军令。
    他们还在磨盘山和鞑虏血战,各路明军还散落在云南各处。
    “万胜!”
    李定国缓缓道:“文贵伱重伤在身,先和三省留在这里。”
    李定国颤抖道:“陛下怎可私自入缅?”
    “孤这就带兵去边境和统武会合,之后南下孟定,迎驾回国。”
    “报——!”
    北进四川,无疑是最好的战略方案。
    吴三桂和多尼都不得不带大军回到昆明,进行休整。
    甚至就连腾越等地也落入了吴三桂之手。
    溃败到这些地方的明军,也将彻底失去和李定国的联系。
    如此惨痛的损失,怎能不让李定国落泪!
    “晋王,我错了,金维新错了,张胜错了,张虎错了,孙可望错了,您也错了!”
    李定国迅速敲下了自己的战略方案。
    “大胆!为人臣子,怎可辱骂君父!”李定国勃然一怒。
    这些兵马,在绝望之中只能投降吴三桂了。
    不仅在滇西收拢大军,反攻云南的战略计划宣告破产。
    永历帝此时入缅,这是天子弃国!
    自从昆明失守后,李定国的心中就懊恼不已。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针对南明一方来说。
    这些地方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道路。
    “还有活着的人吗?”
    可是有些将士喊着喊着就流下了泪水。
    可天子弃国和李定国的南下,却让这次大胜的意义化为了泡影。
    吴三省等人闻言沉默不语。
    历史上他虽然两蹶了名王,但在西营内部却干倒了孙可望和刘文秀。
    “晋王,将士愤愤不平,这才失了礼数。”吴三省连忙劝说道。
    就连南走车里,撤入安南的计划,也因为永历帝的私自入缅,而无法实施。
    永昌这片地盘,这个交通枢纽此时要是再交出去,任何人都看到出来,明军的处境将极为恶劣。
    磨盘山之战的确是胜了,而且是大胜。
    “三省,你率兵继续在这一带和鞑子周旋,收拢溃兵。”
    “三省,文贵,陛下若是入缅,只怕是我大明将士的军心就不可收拾了!”
    而现在,李定国只能打碎门牙往肚子里咽,在滇西之地艰难统筹。
    滇南恶劣的交通,将让李定国和明军众将的联系变得万分地艰难。
    只可惜在一番蝇营狗苟之下,最终酿成了晋蜀开战的苦果。
    “多谢晋王!多谢晋王!”
    以此数万兵马,战局未必没有转机啊!
    “吴三桂和多尼所部征战已有一年,进入滇西之后,他们的不仅师老兵疲,而且粮道压力极大!”
    这一战,他麾下的晋兵死伤殆尽!只有区区数百人生还!
    “晋王!陛下入缅了!”
    李定国看着那名晋将心中愤怒无比,可当他看到此人那只空荡荡的袖口后,不由地心中一软。
    磨盘山中的六千晋兵阵亡者高达五千人以上。
    此言一出,李定国拳头紧握。
    “先派人去联络各部,要是巩昌王等人前来永昌之地与我会师,那么大事有望。”
    更可怕的是,南下孟定等地后。
    为了击杀这一万八千多清军,上万八旗,七千满蒙八旗,五十七位将佐。
    但是这磨盘山的累累尸骨!却足以让满清大军不敢再过分逼迫。
    “孤可在滇西,收拢各路人马重新整顿,趁着夏季到来之时,北兵不耐酷暑之际,大理和楚雄可得也!”
    可在西营的内斗中,却接连干掉张胜、张虎、贺九仪等一大批西营猛将。
    这个消息要是传扬了出去,会对还在坚持抗清的各路明军,产生多么大的打击啊!
    “臣等还在死战,陛下怎可先逃!”高文贵愤怒道。
    李定国闻言也是心中一动,心中忍不住生出懊恼来。
    要是内战时的人少死一些,甚至西营各派系能够团结一心,大事又何至于此!
    又何至于要晋藩以区区六千孤军独自抗拒满清的主力啊!
    吴三省和高文贵还想说什么,但是李定国摆手道:“孤意已绝,尔等无需多言。”
    王尚礼和王自奇难道比尚可喜和耿继茂差吗?
    他在磨盘山干掉了沙里布。
    “下不为例,再敢辱骂圣上,孤必将你凌迟处死!”
    虽然在这个时刻,王尚礼等人都被孙可望设法救了出来。
    “文贵,事到如今,孤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唯有一颗忠心来奉献给大明,奉献给天下百姓!”李定国长叹了一口气,缓缓开口。
    李定国叹气道:“事到如今,唯有南下孟定,派人迎回圣驾,再图后计了?”
    磨盘山之后,清军的主力遭到重创,又师老兵疲,粮饷不济。
    六位主将中,窦名望、高允成、王国玺、杨样战死。
    这名晋将见状连忙下跪。
    “晋王,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吴三省叹气道:
    “虽然大事已经如此,但此战我六千晋兵杀得鞑子尸横遍野,屁滚尿流!”
    “胜则坚守滇西,不胜则南走车里,进入安南,航海以会延平之师。”
    现在到了磨盘山了,李定国怎能不懊悔自己的行为?
    云南本就交通不便,从昆明到永昌的这条道路便是滇省的大动脉。
    南明散落在云南各地的兵马不少,只要能够稳住阵脚,李定国军势可复振也!
    “晋王所言甚是!只要能够夺回大理和楚雄,纵使不能恢复云南,亦可北进四川,和夔东之兵会合!”高文贵也是开口道。
    趁此机会,要是能够把各路明军重新收拢起来。
    六千孤军大胜五万鞑子固然惊天动地,可要是他能够克制一下,又何至于要以六千晋兵迎击五万鞑子?
    “什么!”高文贵和吴三省心中大惊。
    重伤的高文贵嚎啕大哭道:“我西营的兄弟,不该自相残杀,而是应该打这该死的鞑子啊!”
    最为可笑的是,对于南明朝廷来说。
    李定国不打磨盘山之战,直接带着他们南走车里,进入安南,反而更为有利。
    因为这能让永历苟得更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