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大齐一等变态
作者:木穴川   红楼兵仙最新章节     
    万承训的措施并不复杂。
    一,加高与强化堤坝。
    无论要对黄河做什么,首先保证在以后的措施生效前黄河不会泛滥决堤。最起码也要减少决堤的次数。
    加高也是为了加大黄河的水流,以此来起到冲刷河床沉淀多年的泥沙的作用。
    二,将束水冲沙与宽河滞沙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来治理河道。
    这就需要整条黄河都跑一遍了。再根据黄河多沙、堤防失修的状况来决定治理方式。
    三,在上游修筑水坝,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黄河的流量。
    一旦发生什么大洪水,水坝可以有效缓解下游的压力。
    四,在中游和上游恢复水土。
    经历千年的开发,黄土高原的生态已经到达极限,大量的泥沙就是在这里被湍急的河水从两岸冲刷下来,带到了下游去。
    五,疏通黄河底部的泥沙。
    好处显而易见,但施行起来却极为困难。在前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六,仿漕兵例,设立河兵。
    为的是守护河道的安全,但贾珲觉得,吏治海晏河清之时河兵这个东西才能发挥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兵必然会与漕兵一样越来越臃肿,朝廷长年累月的大量投入必然会造成贪污腐败之风。
    而随着贪腐之风的袭来,一些真正掌握了治理黄河方法和世代从事河兵一职的技术人才反而无法真正进入这一行业。
    大齐的漕兵已经有这样的苗头了。
    不隔三差五的杀一批人是不行的,但并不是每代皇帝都有这个魄力与权力去开杀戒。
    但也不能因噎废食不是?
    。。。。。。
    又看过几个皇帝重点关注的贡士之后,大家就散伙了。
    该去当差的去当差,该去耍乐的去耍乐。
    当然,不去耍乐也行,在座的就是大齐的核心班子,可以去开皇殿再议事啊。
    贾珲就难得的留了下来。平日下了朝他都是赶紧回家逗孩子去的。
    “有关万承训治河的法子,诸臣工有何看法?”
    皇帝率先发问。
    众人面面相觑,他们不懂这个,只能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
    “启奏圣上,臣等觉得,万承训不愧为前朝治河名臣万深之后。”
    再也没有了声响。
    “那这个方法可行吗?”皇帝又问。
    众人还是没有吭声,这些措施看起来很好,但是万一出一点疏漏让黄河决撂,那作为决策者的他们都是要背上万世骂名的!
    “启奏圣上,臣觉得,万承训的方法可行,但还需要实地勘察一遍黄河才能最终决定。”
    贾珲还是决定挺身而出。
    这差不多就是前世大清国的治河策略了,只不过万承训的法子多了一个在中上游治理水土,防风固沙。
    前清基于时代的局限性,没能意识到上游的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导致黄河依旧频繁决堤。
    需要承认的是,清代的治河工程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与明朝所遗留下来的治河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如此,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传承的关系。正是有了明人不断实践和失败的经验,才能够增大清人治河的成功概率。
    不管怎么,清廷在清代前中期所进行的黄河治理工程,确实起到了许多积极影响并收获了很多成果。在治河工程基本完成后,黄河在几十年里都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
    至于建国后的法子
    没那个技术和条件。
    最起码,大齐朝组织不起来数百万规模的人力来一起修筑黄河。
    此时黄河本身也没有到达黄河决堤回归故道那种危如累卵非修不可的地步。
    但现在这种夺淮入海时长泛滥的情况也不是个事情,回归古道也是治理黄河必然要做的。
    “另外,治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的庞大工程,最忌讳的就是半途而废。”
    不能今年有钱就修修,明年没钱了就放在那里不管。
    “这些事情都还很远,万承训的法子也不知到底有无效果,还是让他进入工部水部历练上几年为佳.”工部尚书,大司空宗鸿达开口道。
    “这个所谓几年到底是几年?大司空是觉得黄河可以听你的话,安稳个六七年等万承训历练出来再出来泛滥?”
    “胡谬!那按照你的意思让万承训观政结束直接上任水部郎中带着人去修河?万一他的法子有问题呢?你来被这骂名?”
    文武们分成了两派吵了起来。
    一派是稳妥派,他们的理念是现在维持黄河的法子还是不差的,等万承训历练几年真真正正整顿几条河看看效果再行决定。
    一派是认为时机可遇不可求,近年来政局总体清明,下大概太平,自入春以来风调雨顺是个好年景,最关键是朝廷现在有钱!
    “得好听,那修河可是要征发徭役的!诸位可别忘了前虞是怎么亡的!”
    虞末军阀混战,卢龙节度使引蒙兀入关,席卷华北,中书门下平章事杜充掘开黄河,迫使黄河改道,夺淮入海。
    如此丧尽良之举直接引爆帘时下的所有矛盾,长达百余年的乱世就此开启。
    直至大凉朝背负着泛滥的黄河与北方虎视眈眈的蒙兀这两座大山建立起来。
    解决蒙兀就要挪用数年治河的钱,还不一定打的过。
    想要把河治好那就要挪用数十年抵御蒙兀的钱,还不一定能能治好。
    再加上与日俱增的冗兵冗官,大凉朝可以就是亡于财政崩溃。
    “瞧大司空的,财政问题咱们贾太尉早就解决了,有钱,四亿两纹银!”在户部大司农面前谈财政崩溃就是在打他的脸,夏同一脸得意地看着被自己的话呛的不出话来的大司空宗鸿达。
    不是,明明是我的功劳,为什么你比我还要嚣张啊!
    贾珲一脸嫌弃的看了夏同一眼。
    “臣觉得,还是尽早修河为好,如今无论是人力,财力,物力还是时地利具备.”
    “慢,太尉,人力也充足?”
    大司空打断了贾珲的发言。
    “是啊,那些江湖人士都闲到去劫官银了,明显是精力充沛无处发泄,我觉得,修河就是发泄多余精力的一个好方法”
    。。。。。。
    大同,某门派山门
    废墟。
    姜欢正一脸欢愉大马金刀的坐在一块大石头上。
    自从太尉点了他作为大同镇南下清缴江湖的人马后,破家灭门再当着最硬气的那个饶面把一个又一个自家门派的叔伯兄弟弄死,就成了姜欢最喜欢的项目。
    “啊,师兄,我求求你不要杀我师兄!杀了我吧,快杀了我啊,狗官!”
    一个娇清秀的少女趴在地上被姜欢踩着,眼睁睁的看着平日里经常给自己买糖葫芦的师兄被一个鹰爪孙剁下了脑袋。
    当然,偶尔碰见门派有团宠师妹之类的时候,姜欢也会把那个把屠杀从头看到尾的人换成他们。
    然后再亲自把这人玩死,玩法视性别而定。
    姜欢从就因为性格变态嗜杀而遭到父亲姜盛的不喜。
    姜欢也不是很在意。
    兴许因为他是个变态,碰见敌人就悍不畏死冲出去玩命的他很快就积累了大量的军功,如今已是大同镇的参将。
    也就是他年龄还,出道时间短,才十六岁,不然职位还能更高。
    大齐朝对才神童之流历来都是很宽容的,比如当朝太尉贾珲。
    若是放在前朝,不压你十几年已经是兵部宽容了。就这年纪还太尉?还郡公?给你个子爵就偷着乐去吧!
    “狗官,杀了我,杀了我啊!”
    少女不停趴在地上蹬腿挣扎想要摆脱身后一直压着他的狗官,哪怕翻个身能够山他也行啊!
    “这可不行,这才哪到哪啊,才杀了这是.一二三四.这才杀了六个人啊,这你就遭不住了?隔壁那个什么剑门的大姐可是杀了快三十个的时候才哭出声来的.”
    姜欢有些惬意的朝地上的师妹道。
    “为什么,你们官府为什么要杀我们,我们到底做错什么了”师妹哭累了,抽泣着问姜欢。
    “什么都没做错?姐姐,你在什么胡话啊,你们要是真什么都没做,我们官军闲的来灭你们满门啊?”
    姜欢踩着师妹的脚越发用力。
    “呃为.为什么.”
    强忍背部的疼痛,师妹艰难的问出了最想知道的问题。
    “想知道?”姜欢歪了歪脑袋。
    “呃想.”
    “当然没有问题了,不过.需要你付出些代价.”
    师妹感到背后的巨力消失,浑身一轻连忙爬起来就要跳开,却被一支靴子勾住了下巴动弹不得。
    “陪我耍乐耍乐。”
    “什、什么?”师妹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听不懂?我,陪我耍乐耍乐,就像你们门派往外面卖的大同婆姨那样陪我耍乐,听懂了吗?”
    “什么大同婆姨,我们门派可是三晋有名的江湖正道,怎么可能干这腌臜事!师父,这肯定是狗官.”
    师妹转头一脸期冀朝掌门望去,希望得到他的认可,可掌门却不敢与她对视。
    “嘿嘿,你看,你家掌门都不敢看你了。”姜欢咧着嘴笑了笑,又突然板起了脸来。
    “少废话,到底陪不陪我耍乐!”
    师妹沉默的看着前面的师兄弟们缓缓低下了头,不敢与她对视。
    呵.
    “可以,但你能放了我们吗?”
    “嗯哼,看看你的表现再…”
    。。。。。。
    色渐暗,两道人影在地上扭曲着。
    周围的官军充耳不闻,只是戒备的看着前方的门派子弟们,以防他们不堪受辱,集体暴起伤人。
    以免他们扰了将军的兴致。
    只是这群余孽们一直低着头,毫无反抗的心思,令官军们大失所望。
    结束了,少年侧躺在地上,大脑放空直视着不远处的残垣断壁,在少女的耳边吹着气。
    “现现在能.能告诉我为什么了吗.”少女也哭倦了,趴在地上动弹不得。
    “嘿嘿,放心,我的信誉一向为人称赞.”
    “到底为什么.”
    门派的其他人也竖起了耳朵。
    “因为.你们把我大同边军弟兄六岁的女儿拐跑了.”
    “将军,找到了!”
    有眼力见的总旗见到自家将军终于办完事了,这才捧着账本来到了趴在地上不着片缕的将军身边。
    “,素娥被拐到哪去了!”
    姜欢轻轻的抚摸着少女的脖颈。
    “素娥.素娥想要逃跑结果被.打死了.尸体也找到了,就埋在他们后山的藏里”
    姜欢轻抚着师妹的手顿了下来。
    “被打死了?”
    姜欢歪了歪脑袋。
    咔吧!
    师妹身子一硬,抽动了几下就软了下来。
    松开抓在师妹明显长了一节的脖颈,姜欢重新站了起来,一脸冷漠的看着地上的尸体,又看了看旁边头磕在地上的余孽们。
    “剁碎了,喂狗!”
    早已红了眼睛的大同官军们举起了武器,喘着粗气咬牙切齿地朝余孽们为了上去。
    姜欢站在原地,目不转睛的看着血肉横飞的人群,任由亲兵们给他穿衣服。
    “哎,那块肉不够碎啊,你怎么剁的!重新给我剁一百刀找找手感!”
    姜欢突然指向了一个学艺不精的兵丁,大声喊道。
    “是!的罚自己再多添一百刀!”
    “好!”
    姜欢欣慰的点着头,看着那兵丁一副孺子可教的样子。
    不愧是老子带出来的兵,就是勤奋!
    “素娥呢?”
    “在这了!只是没有棺材,只能委屈一下咱们大侄女了.”
    总旗看向身后两人抬着的一个檀木箱子。
    这箱子原来是用来装账本用的。
    “去,到大同最好的棺材铺里,给咱大侄女买最好的棺材,钱我这个当叔的出了!”
    “我等代袍泽拜谢将军!”
    站在周围警戒着的几个大同边军立马激动的跪倒在地,重重的朝姜欢磕了个头。
    “哎哎哎,这是干什么!难道老子就不是你们的袍泽了?”
    “将军!”
    边军们热泪盈眶,一脸激动的看着正张着双腿不停摇晃的姜欢。
    我要至死追随将军!
    “报!将军,太尉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