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我成“老外”了
作者:舜君   穿越天龙:从珍珑棋局开始最新章节     
    两日后,大宋和亲使团的车队也抵达了灵州城。
    虽然这门亲事是早就定好的,但如今赵穆成为了藩王。柴文秀和钱玉环又是大宋两位世袭亲王家的郡主,赵穆也是给足了这两个丫头,亲自摆驾往灵州城东门迎接大宋和亲使团进城。
    而周遭也围满了百姓,手捧鲜花欢迎到来的和亲使团,还有两位郡主。
    柴郡主望着灵州城宽阔的街道,还有这旌旗招展的迎接,心中也是乐开了花。而小钱郡主也是一样。
    这次她们两个的出嫁可以算是整个京城贵族小姐当中最盛大的了。
    尽管只是嫁给赵穆,但这一次哲宗天子却给她们两个摆出了公主出嫁的排场。
    也是给她们两個在午门前摆酒送别。随后哲宗目送她们两个坐上了各自的花车。
    而跟着她们两个来的,还有大宋的使团。而这个和亲护送使团并不完全是护送她们两个的。更重要的是护送她们两个的嫁妆,还有哲宗给赵穆的“岁币”。
    这些嫁妆也都是哲宗天子为她们两个预备下的。为的就是让她们更风光一些。让大宋也更体面一些,让赵穆收下的赏赐也再多一些。
    这次两位郡主的出嫁,大宋和岐国都不敢怠慢,过境交接的时候,双方都拿出了最为精锐的军队贴身保护,生怕有什么歹人袭击。毕竟这两个小美人还是其次,重要的是那绵延数里的大车上放着的金银珠宝丝绢等财物。
    而赵穆站在城门上摆驾迎接的时候,望着两辆送嫁花车后面的长龙,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不过此次送亲的使团官员倒是选的十分耐人寻味。
    本来赵穆以为这次前来送亲的人应该是方十三,或者是皇帝身边的其他什么人。
    但是此次担任使团长的不是别人,也是赵穆的老熟人,大宋第一神厨苏轼。
    以至于在给使团接风的酒宴上,赵穆还特意调侃了苏轼“苏大人是不是又被贬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穆便招来了红鸾等人为使团献舞。
    在观赏红鸾等人的舞蹈之时,苏轼却说了一句很不识趣的话。
    苏轼望着红鸾等人的中原歌舞说道:“大王还是很喜欢我中原的舞蹈。”
    赵穆闻言不由得一皱,他说道:“苏学士何出此言?赵穆如今虽得陛下厚爱成了一个藩王,但岐国依旧是我大宋的领土。本王不过是替陛下守土的‘节度使’罢了。我赵穆本就是大宋宗室贵胄,什么叫还喜欢中原的舞蹈?”
    赵穆此时调笑道:“当初本王可是与苏学士同殿为臣。而且苏学士为礼部侍郎,本王为兵部尚书。这位列也不过三两步之间,怎么苏学士这般的健忘呢?”
    被赵穆一顿冷嘲热讽之后,苏轼便连忙举杯道歉道:“呵呵,下官酒醉失言,还请王爷恕罪。”
    赵穆自然不会怪罪苏轼,尽管在赵穆的眼里,苏轼是文官朋党的人,但他这个人还是个可以结交的性情中人。他这个人不经意之间表露出来的想法,或许就是朝中百官们的想法。
    赵穆此时不经意的问道:“苏学士,本王有几句话想问你,希望苏学士可以看在昔日同僚的份上直言相告。”
    苏轼笑道:“呵呵,王爷有什么话尽可直言无妨。”
    赵穆问道:“苏学生,如今朝中百官如何看待本王?希望苏大人实言相告。”
    苏轼被赵穆这一问给问住了,但随后说道:“还能如何看?自然是该怎么看王爷您,就怎么看王爷您。”
    赵穆听到这如同废话的回答,不由得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赵穆随即更直接的问道:“不是,本王的意思是”
    赵穆这次没有说完,醒了酒的苏轼也明白了他的意思。苏轼回答道:“朝中百官怎么看,大理,辽国,西夏王这些藩主,就怎么看王爷您。下官说句犯忌讳的话,尽管王爷您贵为大宋宗亲。但现在在百官们的眼中,您与之前的西夏王并无任何不同了。”
    “方才下官失言,便也是受了大家的影响。甚至朝中还有些闲言碎语,说王爷您如今是与陛下‘分庭抗礼’。”
    听到这话,赵穆直接皱起了眉头。
    见到赵穆皱眉,苏轼不由得闭上了嘴。
    赵穆见状,随即把眉头舒展开,紧握酒杯的手也放松了一些。他说道:“苏大人继续说,怎么个‘分庭抗礼’?”
    苏轼见到赵穆这渴求的眼神,索性心一横,把杯中的烈酒尽数饮尽。
    喝酒壮胆后,苏轼继续说道:“如今朝中评价王爷您,便将您与陛下比作‘周代的东公和西公’。虽然同出周氏,但却另立国祀。您被流放到边地祭祀的太祖。而我们在大宋祭祀的是太宗。算是太祖与太宗两脉的‘分庭抗礼’。”
    “说句实话,如今大宋百官当中,也并不将您当成我大宋的王爷了,而您就是岐王。是另一个番邦之主。若是王爷您有朝一日回到了汴京。朝中百官也是将您当成外邦来访王公首脑看待。但绝对不会将您当成我大宋的王侯看待。”
    “甚至还有人说,陛下将您放逐到西夏故地。授您铸币,自设官署,赐年号的权力,便是想将您赶出大宋去。毕竟陛下仁慈,对于您这功高震主的臣子。没有杀您,但也绝对不敢再用您了。”
    听罢苏轼的话,赵穆不由得叹了口气。赵穆当然不会相信是哲宗特意放逐他的。因为如果他真的被放逐了,也不会按照两人的原计划,在西夏国迁民驻军了。
    只不过如今朝中文武百官们都不把他当“自己人”看待了,这倒是挺让他生气的。自己只是就藩罢了,到头来却被他们当成“老外”了。
    不过赵穆随后也释怀了,毕竟朝中那帮混蛋,从来没有把他当成自己人过。当然了勋贵派除外。因为赵穆在朝中的时候,他就是勋贵集团最大的话事人。
    如今赵穆被扔到了西夏,朝中勋贵派最大的领头羊没了。现在朝堂上的局势,以丞相蔡确,司马光为首的文官集团再度占据了上风。
    之前凭借军功暂时扳回一筹的忠孝王等人,因为没有了赵穆,再度在朝堂上失势。
    而勋贵集团也是一样,虽然把赵穆赶走的时候,小王督太尉等人,都比过年还高兴。但是赵穆真的走了,他在朝堂上直接就成摆设了。
    虽然以前也是个摆设,但他官居太尉还能说上几句话。赵穆一走,勋贵集团彻底没话说了。
    这也是为什么,文官集团们对于赵穆封藩这么配合,这么支持的原因,甚至一个说闲话都没有。
    因为赵穆滚蛋了,他们就能再度拿回朝堂上的话语权了。毕竟对于他们这帮人来说,大宋和燕云十六州才算汉地。赵穆这属于“杂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