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中原建筑
作者:秃头小怪   抗战之烽火燃血最新章节     
    “省政府已经派人顺利接收了盐池,盐池的情况比我们最开始估计的要好一些。”
    运城南方,第一集团军的总指挥部内,莫凡听取秘书聂少兴的汇报。
    “由于军队的保护非常及时,盐井并没有遭到日本人的破坏。
    少部分的盐矿由于日本人的毁灭性开采,很难再恢复。
    省政府会尽快设立盐务局,加紧恢复盐池的生产。”
    莫凡轻轻颔首,只要控制了盐池,省政府又能增加一大笔的收入,同时也能够起到稳定民生的作用。
    聂少兴继续汇报道:
    “机场公路和铁路的修复工作已经开始,由于我军的行动非常迅捷,日本人的破坏不算严重,很快就能够通车。
    由省政府牵头成立的中原建筑公司集合各方面的力量,今日正式准备在风陵渡和潼关之间建立黄河公路铁路两用大桥。
    由于此前已经做过很多次研究,相关方案大体上已确定了下来,很快便能够开始具体的施工。”
    莫凡看了一眼地图,点头说道:
    “这是我们第一次修建跨河大桥,等于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要全部依赖外国工程技术人员,要多多学习,多多积累经验。
    一边建桥一边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以后相关的工程还有很多。
    对了,建桥的同时也要摸索如何利用好民间资本,单凭省政府一己之力很难完成这么大的工程。”
    聂少兴将莫凡的指示记录在笔记本上,随后继续汇报。
    “辉瑞和施贵宝公司的专利费已经全部支付到账了,各自6,000万美元。
    两个公司已经在北美尝试生产青霉素,这是他们发行的广告。”
    莫凡接过秘书聂少兴递过来的报纸,第一眼就被报纸上的巨大图画吸引。
    图画的主体是一名大兵和一个清凉女郎,大兵的额头和身上缠着绷带,女郎的手中拿着一支针管,针管上写着青霉素。
    图画边上用醒目的文字写道:
    只要你没有被一枪打死,我们都能够轻松的把你救回来,这便是来自古老东方神奇的青霉素。
    莫凡盯着图画看了几眼,嘴角轻轻上扬,摇了摇头。
    “你顺便告诉民生医药公司,我们自己生产青霉素可以正式向外销售了。
    价格和出货量由他们自己来把控。”
    莫凡说完之后看到副总参谋长范昌义走了进来,便问聂少兴,
    “还有其他事情吗?”
    聂少兴摇摇头,合上笔记本退出去。
    范昌义开口说道:
    “总司令,71军报告,突围出去的日军第四十旅团的残兵已经全部被歼灭。
    第四十旅团旅团长上月良夫少将剖腹自杀,追击的部队缴获了他的少将军刀。”
    结果在莫凡的预料之中,他请范昌义坐下说道:
    “第四十旅团只是开胃菜,这一仗咱们最好能够歼灭日军两个师团以上的兵力。
    只有彻底的把日本华北方面军打疼,以后才能在山西站稳脚跟。”
    范昌义点头,对接下来的作战充满期待。
    “我们刚刚接到报告,第二战区的阎司令长官带着晋绥军三个师东渡黄河,已经进入了柳林一带。”
    范昌义帮助莫凡在地图上找到柳林的位置,
    “正常情况之下,我们没有权力指挥第二战区的部队。
    参谋部推测,晋绥军东渡黄河之后不会立刻开始行动,他们会观望一段时间。
    一旦情况不妙,又会立刻逃回陕西。”
    莫凡冷哼一声,
    “阎长官的心思明明白白直直接接的写在脸上,不仅我们清楚,日本人肯定也清楚。
    先不去管他们,反正我们从来就没有指望晋绥军能够起到策应的作用。”
    范昌义紧接着说道:
    “根据特战部队侦察的报告,日军20师团和108师团在运城与曲沃之间接连构建防线。
    日军第36师团、37师团、独立混成第三旅团等部队从太原南下,华北的多个师团正在向山西汇集。”
    听到这么多的鬼子部队正在赶来,莫凡脸上不仅没有担忧,反而还哈哈大笑起来,道:
    “这原本就是我们期待的局面,与其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攻掠,还不如直接争取一场大会战的胜利。
    只要在会战中彻底的击败华北方面,我们北上太原的道路就没什么阻碍了。
    通知各军军长晚饭后前来指挥部开会,确定下一步的作战方案!”
    “是!”
    ————
    潼关城下,黄河岸边。
    “禾经理,中原建筑公司即将修建的是跨越黄河两岸的第一座公铁两用大桥,这是要被历史所铭记的啊。”
    “哈哈……禾经理主持建桥工作,我等都很放心。”
    “禾经理您非一般的人,我们各家的人员资金和物资都准备好了,希望禾经理分一口汤。”
    禾永平面朝黄河,迎着寒冷的河风,面带笑意的听着周围众人的夸赞奉承。
    跨河大桥的修建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单凭中原建筑公司一家之力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将大桥建好。
    禾永平的背景虽然特殊,但若不能够按期完成任务,省政府追责的时候也不讲情面。
    他的任务与其说是主持建桥,还不如说是统筹各地民间资源,让各家都加入到这个浩大的工程中,提高建桥效率,赚取利润,实现双赢。
    各家公司的负责人奉承一阵后也齐齐将目光投向黄河,幻想着天堑变通途的场面。
    在众人的南边,贯通南北的浮桥上人流拥挤。
    北上的人很多,但也有一些医务人员抬着担架把伤员运回南边。
    天上有战机在盘旋,远方不时会传来轰隆隆的响声,像是闷雷。
    禾永平转头安抚了众人几句,然后带着大家沿着河岸缓缓前行。
    前方,省政府副主.席梁立民正在听取坎贝尔和雷佩斯的方案报告。
    国民政府此前打算在这段河道上建设桥梁,连桥墩都修了几个。
    这些桥墩都不能用了,但是坎贝尔和雷佩斯认为国民政府原本的设计路线是正确的。
    新大桥将按照这条设计路线继续走下去,不过要重新修建桥墩。
    梁立民反复强调,工人、材料、设备、资金等已经全部备好了,两位工程师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他们只需要确保设计方案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