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不接地气
作者:理想星   四合院之惬意人生最新章节     
    以前困难时期,办宴四道菜,主食自个带儿。
    后来形势转好,席面的档次也渐渐开始提升。
    六道菜、八道菜、十道菜,每隔几年就要往上加两道。
    除了最严格的那段时间,暂停了一段时间。
    可规则一旦被重新打破,那迎来的必将又是更胜以前的举办条件。
    李家这一次,一桌上18道菜,还道道要求油水够,量大于饱。
    饶是何雨柱这个足够见多识广的厨子,光是想菜单都费了好大一番功夫。
    等菜单定好了,他特意跟着李母一起来到李想这里。
    不是菜色两人定不下,而是这么大的用量,李想不帮忙,他上哪儿去弄这么多的菜去啊。
    这次的需求量,都超过一个饭店好几天的采购量了。
    “这十二只鸡,李大伯他说能给送过来八只,其余的四只我跟其他几家商量好了,到时让他们帮着去菜市场排队买去。。。。。。”何雨柱先把能解决的部份说给他听。
    没一会儿,把能解决的说完,重头戏就来了。
    “兄弟,这猪肉可是重头戏啊,好几个菜就指着它配料呢,我按照你的要求算下来,除去我能想办法弄到的十几斤边角料,你这里起码得想办法弄到半头猪。”
    “现在乡下不是不管家禽数了嘛,就买不到一头猪?”李想说着话,眼神看向了自家老母亲。
    李母听他这么问,额头都冒起黑线。
    这不是农村娃,就是没见识,咋问出这么没水准的问题。
    李母一撇嘴,语带嫌弃的回道:“现在才几月,谁家猪崽子舍得现在就拿出来杀,都等着过年呢。”
    得,李想心里有数了,这头猪要自己拿了。
    他冲何雨柱点点头,算是把需求应下了,让他继续提。
    “鸡蛋也得占三菜,这一盘得按人头分,其他两盘作配,一桌下来两斤总是要的。”
    就是最少得二十四斤呗,李想也不问能不能在乡下收了,又是直接给应下了。
    “这鱼你也得做好准备,我打听过,这超过2斤半的成鱼菜市基本上就少见了,别的渠道也没法买到这么些条,三大爷那儿更是一条2斤的都不敢作保。”何雨柱皱着眉头提着需求。
    河鱼肉贱,本不比猪肉难弄。
    要是日常吃的那种杂鱼,他只要愿意,张个口就能搂回一桶。
    可这回不一样,李家要求太高。
    这个李想还真没想太多,他也就是李母先前来的时候,提了一嘴,要有鱼就每桌来条大一点的,别跟以前似的弄些杂鱼,吃不饱还刺多,忒费事儿了。
    哪成想,他的这个“简单“要求,才是真正费事。
    bj又不是鱼米之乡,能在这卖的鱼,总共就来自三条渠道。
    周边运过的来海鱼。
    远一些地方运来的河鱼。
    民众自己从河沟里钓鱼,然后卖给食品站。
    海鱼倒是有大的,可是因为出海即死的原因,在冷冻条件不理想的情况,冬天以外是很难吃到海鱼的。
    除非像上次地震那回类似的情况,人家实在消耗不了,也愿意不计成本的往外运输,这边才有口福在其他季节吃到海货。
    外地运过来的河鱼之所以少见大鱼,也有他的理由。
    好东西往外运虽说是种华家各地的优良传统,不过目前这个优良传统涉及的“外”,只包括外国。
    外地就不属于品质管辖范围内了,各地品控最多做到与本地一视同仁就不错了。
    甚至像这类运输过程特别容易折损的货物,人家还有意识的用普货代替,就是为了避免运输带来的损失。
    什么叫普货,普货就是正常及以下,拿鱼来比例,就是中下等鱼。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个原因放在全国都是通用的。
    大鱼当然是有,如果大鱼多的情况下,人家也没必要特意这样。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大鱼少,各地都一样。
    粮食困难时期,人什么都吃,还能落下这个嘛。
    也正是因为这个“弹尽粮绝”的时期,养成了种华渔人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直至缺粮荒恢复后,也没有掰正过来。
    那就是什么样体型的鱼,都不放过。
    一旦打上来,就没想过放回去,鱼崽子都被捞上来吃喽,它哪有长大的机会。
    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钓鱼老行家的三大爷,都不敢保证他能在宴席开始前,钓上这么一条超过两斤的鱼。
    李想能提出这个要求,其实是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无知奢侈。
    别人少见的,对他来说其实并不稀罕。
    这个不是因为他有系统,而是因为到了他这个等级,一旦有一批上好的物资抵j,他这里自会分到一份。
    久不在群众中生活,家里吃的用的都是优品,在没人特意提醒他的情况下,他虽然不会以为家家都是这样过日子,但对民众的物质基础提升,还是多了一些不合适宜的错误预估。
    “也不一定非得这么大的是吧,小一点也行,大不了到时每盘多放几条。”秋芳华替爱人找补道。
    说来她也有问题,以前家里没请人帮忙的时候,她还不时去外面买些东西回来。
    就这,他们家对于周边的变化,都还是比较迟钝。
    要不然上次也不会到了请客那天,才发现买不到东西。
    现在家里请了秦姐,这种情况只能说是越演越烈。
    这样下去好像也不行,她跟李想不能为了工作,忽略了这些应该注意的社会变化。
    哪有口口声声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却实则根本不了解,人民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李想在桌子下捏了捏妻子的手,两人想视一笑,眼里有着对方都懂的默契。
    李母敏锐的往他俩的方向一扫,虽不懂这其中的意味,但对儿子和儿媳关系亲密,却是乐见其成的。
    这边何雨柱则是完全看不懂两人的眉眼官司。
    他只知道,得了秋芳华一句可以放低要求,心里松了好大一口气。
    那这回就好办了,不用李想出手,他也能把事儿给办妥。
    他每回得了李家的托付,其实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恨不得全一手包办了,才好还李想的大恩。
    这回假如这事办的,还要李想出面解决大部份的问题。
    老实说,他这面上有些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