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大战将启
作者:空留   惹金枝最新章节     
    被相约的三人颇有默契的都提前到了。
    天气正好,风轻云淡,余霞散绮,又难得清闲,他们索性让下人在凉亭内摆上茶具煮起了茶。
    兵部郑尚书郑隆抬头看着天空,笑道:“一个户部的,一个兵部的,还有个太仆寺的,那位姑娘今日要说的事怕是不小。”
    “小事她不都是派人送个口信吗?”太仆寺少卿齐中边给他倒茶边笑:“至于得着信的我们如何做,做到什么地步,她从不过问,万事敢托付,也敢撂手,这性子真是个干大事的人。”
    “她干的不就是大事?”户部伍青双手接过茶:“身后有个这样的人在,却也着实让人安心。”
    谁说不是呢?三人相视一笑,端起茶杯碰了碰,这条路是没有退路的,当然是希望己方的人越强越好。
    在他人的地盘上,三人不再继续这个话题,闲闲叙起了话。
    同在朝中为臣,有万千的事可以说,就算句句点到为止于他们也有用。
    “劳诸位久候,我来迟了。”时不虞和成均喻并肩进来,走近了见礼。
    三人皆是起身回礼,郑隆道:“不迟,是我们来得早了些。”
    时不虞也不和他们讲那些客套,伸手相请:“屋里说话。”
    进了屋,时不虞又让下人都退下,由阿姑亲自守着。
    几人一看这架势就知道,今儿要说的事不小。
    “大战将启。”
    简单四个字,让包括成均喻在内的几人意外,却也不那么意外,毕竟她今日相邀的三人管着兵、马、粮。
    郑隆道:“冬歇期已过,要想做到皇上要求的一年七城,是该有所动作了。”
    “与他的命令无关。”时不虞轻笑一声:“在大佑的国土上兴风作浪这么久,怎能不付出代价。这战火,我要烧到他丹巴国去。”
    三人对望一眼,齐中道:“姑娘说的大战将启,不止是夺回我们失去的城池?”
    “没错,具体如何做我暂且不说,眼下,计安需要你们三位的支持。”时不虞说得直接了当:“无论计安做的事是不是于国有利,我们的皇帝陛下一定会千方百计和他过不去。我希望三位能想办法多给他送些兵、马和粮食过去。只要撑过前期,后面的战况大佑会处于绝对有利的局面,到时就由不得他不给了。”
    伍青追问:“姑娘有多大把握?”
    “保守一点说,六成。自大一点说,九成。”时不虞笑:“剩下的那一成不确定留给意外。”
    郑隆身在兵部多年,对战事最熟悉不过,当即提出另一个问题:“兵器损耗姑娘可有考虑进去?兵器监邹大人已经被罢黜了。”
    “兵器方面几位不用担心,人手早就训练出来了,铁矿也早就备足,正源源不绝送往计安身边。”
    伍青又想到一点:“药材……”
    “我的人去年就在大量囤积,计安也有所准备,我家阿姑把祖传的好药方都贡献出来了。”时不虞朝回头看过来的阿姑歪头一笑,回问几人:“还有什么要问的?”
    “不必再问了。”郑隆起身行礼,神情郑重:“姑娘事事考虑周全,让我们做的也是我们能力范围内的事,便是为了大佑,我也没有不应的道理。若安殿下能夺回失地,驱赶敌军于国土之外,我愿竭尽全力助他!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大佑再不会有被逼割城、公主和亲的事发生。”
    “为大佑,我伍青,必竭尽全力。”
    “为大佑,我齐中,必竭尽全力。”
    时不虞起身向三人回礼:“希望大佑边境稳固,能再安稳百年。”
    再次落座,喝了口茶,时不虞道:“此时计安应该已经在攻打朱曜城了,这一城虽然难拿,但一定能拿下。到时随捷报传回来的除了战损,还有求援。后边要夺的是符源城,这一城的难度远超朱曜城,朱曜城都付出这么大代价才夺回来,符源城只会更难。皇帝这时候不会提防,还会把表面功夫做漂亮了,你们趁这个机会多给增援。”
    郑隆立刻想到了:“战损是假的?”
    “是战争就会死人,但我会让计安夸大数目报回来。”
    齐中提醒她:“就算军中原来的监军倒向安殿下了,才去的刘公公却未必。”
    “这是计安要解决的问题。”时不虞看向几人:“你们可以多信一信他,他不会这点本事都没有。”
    伍青喝了口茶,看上首的人一眼道:“我虽在户部扎下了根,但户部主事的是钱大人,我做不了主,姑娘可有法子?”
    “你只管大着胆子去做,他会同意。”
    有这句话伍青就放心了,真就什么都不再问,一口应下。
    齐中笑:“姑娘,我是少卿,上边可还有个太仆寺卿,是不是也要替我想想法子?”
    “齐大人虽是少卿,可太仆寺做主的不就是你吗?”
    时不虞将空了的茶盏推到七阿兄面前,见七阿兄将自己未动的那盏茶换过来,她揭了盖子一瞧,嘿,是果茶。
    “我要是这点事都弄不明白,哪里敢坐在这里对你们大放厥词。”
    齐中拱手告罪:“话说得顺嘴了,姑娘见谅。”
    “我并不在意你们是不是信服我,那不重要,你们信国师,信计安就行了。”时不虞轻轻滑动杯盖:“老头儿一辈子为大佑殚精竭虑,我离家时还因为算了那一卦卧病在床,他想护着的,我都会替他护着。还有计安,他这辈子做的就这一件事了,我总要让他做成,不然他这辈子不就成笑话了吗?还是记上史书,世代流传的取笑。”
    我想让世人称赞他,赞他贤明,赞他大度,赞他盛世明君。
    史书上关于他的笔墨,都该带着馨香。
    哪怕那些笔墨里,和他一起提及的并非自己。
    把果茶喝尽,让那甜意掩去心底的涩意,时不虞看向下首几人:“诸位只管放手去做,后边有我。”
    “有姑娘在后边兜着,我们胆气就壮了。”郑隆拱手:“等朱曜城的好消息。”
    “不会很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