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朝堂科普鲁克名冒头 三老回归延平帝流泪
作者:佛之封印   穿越枭雄最新章节     
    延平帝顿时放心了。
    “那好,永熙、永宸、永泽、永瑾、永轩,你们谁能解答王大人的疑问呀?”延平帝很是柔声细语的询问着自己的五个儿子。
    年龄只有六岁的永瑾将自己的小手高高举起:“父皇,我知道!铁船肯定可以漂浮的,上次我把自己洗脸用的小铜盆放在母妃的大盆里,那铜盆就可以漂浮起来。难道铜和铁不是一样很重吗?”
    满朝文武见六岁的娃娃能有如此聪慧都很惊奇。
    纷纷拍马屁。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四皇子聪慧过人,可喜可贺呀!”
    潘美、孙长文都是一样的面无表情。
    皇子们是竞争关系,皇后是范家的,现在皇后的儿子被群臣恭贺,这二人心中能高兴吗?
    延平帝也喜滋滋的应和着,心里却在想,这个问题这么简单,朕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算了,好在是朕的皇子回答出来,一样是给朕长脸的。
    随即满面春风喜笑颜开。
    就在此时工部侍郎鲁克名拱手:“敢问太傅,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何解释?”
    延平帝一听这个问题,心想这个我懂呀。仔细一看是工部侍郎鲁克名的提问,着鲁克名可是鲁班后人,虽然担任工部侍郎但是工部尚书常年空缺,就是因为他在没人在工程技术上可以赶上他。
    延平帝轻咳两声:“鲁大师,你这个问题朕就可以回答。一个人用手去推另一个人的时候,无论他是否推得动,他手上推出去的力有多大,手上感觉的反向的力就有多大。”
    宋品立刻给延平帝鼓掌:“陛下所言就是正确答案。”
    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懂,但是没有人去研究其中的原理,反倒是华夏人喜欢哲学,总是能把这些原理用道理的方法说出来。
    所以满朝文武都是政治斗争高手,可就是没有科学研究高手。
    鲁克名可以说是一个例外,他听到皇帝的回答已经觉得机会到了,他一直想让朝堂让陛下重视工部的发展和研究。
    今天机会是不是已经来了?
    “陛下圣明,臣下想再次请教太傅,书中所述杠杆原理是何意?”鲁克名躬身道。
    宋品转向刘公公:“刘总管,内务府应该有用到秤吧?”
    刘公公连忙回答:“有,有,有,老奴这就让人去拿来。”
    随即一个小太监转身看了看刘公公,双方一点头,小太监就出去了。
    大学士朱焕道:“拿秤还有点时间,不妨碍老夫向太傅请教吧?”
    这朱焕也是皇子们的老师,他不服气同样是皇子们的老师,而且自己已经给皇子们上了很多课,可你小子毛没长几根,一次课都没给皇子们上过,凭什么你是太傅,我就是大学士而已。
    宋品完全不知道对方身份,看对方年长,平时朝堂争斗他也没有参与过,于是礼貌拱手道:“老先生,有什么不解,尽管提问。”
    一句非常礼貌客气的话,让朱焕心中顿时升起无名业火。
    “老夫会有什么不解的?这是老夫在考你,你只需回答就好了!”朱焕声音非常大。
    宋品一听就知道此人对自己有怨气,虽然不知道原因。
    不过宋品只会对敌人凶狠,并不是怼天怼地怼空气的疯子。
    只见皇长子永熙躬身一礼:“学生见过老师!”
    永瑾也同样躬身一礼:“学生见过老师!”
    宋品明白了,这家伙是皇子的老师,同为老师他是不服气自己太傅的头衔。
    这算不上什么大矛盾,不过要是今天不能让老头心服口服,以后这老肯定要跟自己过不去。
    想到这里宋品恭敬的躬身道:“老先生,请出考题!晚生丁当认真作答。”
    朱焕拿起一本语文书,指着上面的大夏拼音问道:“这是何文字?”
    宋品答:“这是晚生为了新学认字的人创造的一套读音拼写方法。只要学会了大夏拼音之后,拿到带有拼音的书就可以阅读,是不是认识那个字也不会影响阅读。
    这样也可以让更多请不起私塾先生的孩子们也能有机会学习大夏文字。”
    “创造?你非神非圣,有什么资格创造文字出来?
    都如你这般胡乱的创造几个字出来,那这文字岂不乱套了,大量新出现的文字没人认识,也不知其意。长此以往,我大夏数千年文字岂不是被你给毁了?”
    宋品一听,也是恼火。这老古板直接将此事神圣化,回答不好恐怕要得罪天下读书人了。
    “老先生,我华夏文字历经千年,当然是神圣的。
    不过文字也并非一成不变,比如一个字在不同的时期就有不同的写法。
    也有一个字在不同的时期读音也不相同的。
    并没有如你所言的一成不变,也并不是非要成神成圣才能改变文字。
    况且我并没有改变任何一个华夏文字,仅仅是使用了一个新的方法用来给文字注音而已。”
    朱焕反问:“我从未听说过认字不需要先生教的!”
    宋品反问:“请问老先生你可学过这个叫大夏拼音?”
    朱焕一副高傲姿态:“沽名钓誉的胡乱涂鸦,不值得本大学士学习!”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一声太监的传音:“文渊阁大学士欧阳文渊、司马尚志、苏学礼,在殿外求见陛下!”
    这三位可是延平帝的老师,因为当初选谁上位的问题上没有支持当时还在做皇子的延平帝。
    延平帝登基以后就疏远了三位老师,很多学子因为是三位老师的弟子也都被搁置不用。
    虽然三位老师被皇帝疏远,但是皇帝没有剥夺他们的封号,他们依然是大学士。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延平帝自然不会因为个人喜怒不顾礼仪对自己的老师无礼的。
    “请三位大学士进殿!”延平帝用了请,而不是宣。
    太监传话:“请三位大学士进殿!”
    话音刚落,三名黑眼圈老者相互扶持着跨过高高的门槛进了大殿。
    延平帝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见过级的老师了,看着已经渐渐老去的老师,也动情的降阶亲迎。
    “老师,多年不见,你们苍老了许多呀。”
    谁知欧阳文渊一句话就把延平帝给逗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