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乱世出枭雄10
作者:溜溜的兔子   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新章节     
    呃~
    营兵一到,洪承畴又食言了。
    绕道查探宜川西边的斥候救回来一个文官,梅之焕留在延绥的兵备道刘应遇。
    亡命奔逃的刘应遇告诉他,王嘉胤占据了肤施城,屠戮了所有富户,他们获得粮草,短短几日就有上万边军带刀响应,县城更是望风而逃。
    延安府北面的很多文官和仅有的富户过黄河入山西,亡命奔逃。
    隆隆隆~
    洪承畴脑子一阵天雷。
    一口气差点憋死,胆颤心惊问道,“肤施城哪天陷落?”
    “四天前!”
    呼呼呼~
    再次获得呼吸权,洪承畴额头汗如雨下。
    他不能围歼王二,更不能杀王二,那样意味着他会创造无数个新的‘盟主’,到处是‘枭雄’,局面彻底失控。
    北面延安府五百里、南边西安府五百里,流贼到处可以进入山西和河南。
    若是两天前,他巴不得赶过去,让别人与他‘和光同尘’,现在嘛…必须堵死,无论多大代价。
    八千人如何堵住一千五百里的三省边境,极其考验他的生存智慧。
    刘应遇,他的命运必须跟洪承畴扯到一起,如今陕西节制边军的只有他两人,无论品阶差了多远,他们都是绝对是‘生死搭档’。
    “洪大人,您不能迟疑,我们得打败王二,还不能杀的太彻底,以免流贼心惊胆颤跑回渭北祸乱西安府。最好的结果,把他赶向西北方向,无论他是去庆阳府还是肤施城,都能拖住王嘉胤,让他们先会盟推举大头领,我们赶紧补充粮草,建立省界防线。”
    洪承畴抬头看着唯一的属官,“你不知陕西现在处于朝廷注视中?陛下和摄政公还在塞外,随时可能会君临陕西。”
    “洪大人想多了,您可以直接写奏报告诉摄政公,事实就是如此,谁都担不住,不妨落一个坦诚,落一个赤胆忠心。”
    好一个坦诚。
    洪承畴意味深长看一眼刘应遇,淡淡说道,“肤施城的王嘉胤才是大匪,当面这些流贼根本没什么章法,今晚进攻,本官带两千人绕道堵死南去的路,你带三千人从东向西掩杀,吴自勉届时带三千人出城守住北边,以免他们跑向黄河进入山西。”
    “诺,下官万死不辞,若后退一步,自刎谢罪。”
    洪承畴与耿如杞一拍即合、与刘应遇两拍即合,顺利完成了他第一次三省总督的露相。
    过程非常顺利,洪剃头之名并未出现。
    但洪承畴也不敢自卖自夸,生怕某处有摄政公斥候。
    奏报是这么写的:
    启奏陛下、摄政公,陕西灾情多次奏报,流贼一起,形势急转直下,狼烟遍地,贼寇如蝗,肤施城陷,流贼获补,延安府、延绥镇预计超过五万青壮为贼。
    微臣决意率八千可战之兵,浴血平叛,从宜川开始,杀出一个朗朗乾坤…
    宜川之战结束…赖文武齐心、流贼奔逃、掩杀一夜、毙敌万余…
    八千对十万,人数属实悬殊,无法聚而围歼,流贼已逃向西边…
    肤施城陷落,乃我辈奇耻大辱,微臣决定先用兵肤施,收复大城,消灭流贼士气,携带强兵之威,捣杀陕西全境匪徒。
    过程是什么不重要,反正没法记录,整个过程,营兵连人都没看到结束了。
    王二的草台班子看到三千人的军阵,看到闪亮的刀片,以为是朝廷大军来了,瞬间亡命后退。
    这一溃,把牛皮哄哄准备亲自上阵的刘应遇给愣在原地,无数妇女老幼被踩踏,七八万人争先恐后失足而逃。
    咋回事?
    山西营兵这么强吗?
    咳~
    事实是洪承畴收集了所有战马,大概七百人跑的太快,遇到投奔王二的江湖兄弟,直接砍瓜切菜杀了一千人。
    剩余人与王二一见面,听说骑军在南边,王二第一反应是京卫来了。
    他没有智慧,但有当贼的预感,此地不能留,没有丝毫安全感。
    宜川孤零零位于驿道东边,一旦堵住驿道,整个战事就是瓮中捉鳖。
    何况他身边有一个王自用,绰号紫金梁的王自用智慧与王嘉胤不分伯仲。
    建议王二不能迟疑片刻,快速进入陕西地理中间,去攻占府城,发动更多人抢劫,才能阻止朝廷骑兵。
    王二采取了建议,只要是聪明人他都听,于是正准备跑路的流贼遇到正准备进攻的营兵。
    一个撒丫子跑,一个撒丫子追。
    大胜~
    从现在起,洪承畴与王嘉胤、王二处于‘三足鼎立’的态势。
    三省总督有苦难言,他实在太难了,分出三千人去压迫逃跑的流贼继续向西,洪承畴则带着五千营兵北上,与王嘉胤掰掰手腕。
    没错,他现在不想着毕其功于一役,平叛必须打的艰难,否则别的地方一旦陷落,难以向朝廷交差。
    哈哈哈~
    洪剃头还不知道,他已成为事实上的枭雄,成为摄政公大计划的一环,就看他有没有智慧领悟。
    宜川距离肤施三百里,五千人带着半月粮草,骑兵两日一个来回刺探军情。
    洪承畴一路都在思索那个该死的问题,摄政公到底要他做什么。
    三日之后,他来到肤施城南三十里。
    看着驿道两侧山顶打着日月旗,身穿破烂鸳鸯战袍,紧守关卡的流贼边军,洪承畴一阵心塞,下令斥候分两翼去刺探军情,同时令刘应遇去招降。
    等待半日,斥候回报,流贼竟然四面方圆三十里守卫肤施城,准备与官军长期作战。
    洪承畴大怒,撮尔反贼,竟然把老子当做成名‘踏脚石’。
    义愤填膺之际,刘应遇回来,遣退身边亲兵,心惊胆颤靠近洪承畴。
    “洪大人,肤施城有个奇怪的现象,没有死多少百姓,没有死多少青壮,但富户和官员全部死绝了。”
    “什么意思?流贼不降?”
    “他们投降,但他们要做世袭罔替的侯爵。”
    “还有呢?”
    “还有什么不重要,下官刚才说,肤施城没有死多少百姓,没有死多少青壮,但富户和官员死绝了,大人以为呢?”
    洪承畴脑海久违的问题突然有了答案,惊慌中扑通坐地下。
    原来如此,王嘉胤,你怎么这么‘愚蠢’,摄政公怎么舍得杀你,延绥新降的边军若没有摄政公的暗子,老子跟你姓。
    你可坑苦老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