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6章 没有消息,难道就不是消息?
作者:牛墩   阴神司探最新章节     
    姜致远见陆遥突然问起自己,微笑答道:
    “将无良才,徒叹奈何,陆大人方才的计策,深谙兵法之道。
    陆大人若是在兵部磨炼些时日,或许真的可以成为我大赵镇边的中流砥柱!”
    “姜大人谬赞了,诚如顾相所言,远水救不了近火,眼下姜大人觉得该如何应对呢?”
    陆遥连忙拱手行礼道,这老小子,花花轿子抬人,这是要干什么?
    难不成方才那些附议他去镇边的朝臣有他暗中指使不成?
    赵泰坐在龙椅上揉着额头,最近总感觉额头发紧,一种被束缚的感觉,让人感觉十分不自在。
    听着他们说话,也没有理会,他们先彼此试探,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假和备战,折中一下,我们还真是缺时间,即便陆大人前往,到达西南边陲,至少也要十天,也是需要争取时间的。”
    姜致远的声音依然波澜不惊,似乎并不介意陆遥连续两次的追问。
    “吐蕃国书,为何来得如此之快?而且给的时间这般紧迫?他们返程不也需要很长时间么?”
    陆遥皱眉问道,似乎大家都没对这个质疑过,不知其中是否有什么猫腻?
    “陆大人有所不知,征西大军出发没多久,吐蕃使团就已经暗中出发了,他们走得比大军快些,所以征西大军还没攻入吐蕃,他们已然到了京都递交了国书!”
    一旁的谯国公开口说道。
    陆遥点了点头,却是依然看着他,显然还有个问题谯国公并没有回答。
    “他们说,他们另有安排,若是他们三天内没带着和亲的国书出京都,就会有人将消息传回吐蕃。
    而且只需两天,他们的王就会收到消息,他们的铁骑就会将大赵变成他们的牧场!
    至于是何等手段?我们何从知晓?”
    谯国公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这个陆遥,什么事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陛下,这是,是臣份内之事,稍后,臣派人去查,断了他们消息的渠道,或可拖延些时日。”
    陆遥连忙说道。
    “陆大人,没用的,没有消息,难道不是消息?”
    一旁的顾相叹了口气说道。
    陆遥恍然,自己方才是急切了点,没有想到这一层。
    若是吐蕃超出一天时间没有收到消息,想必也知道使团出了状况,那便没什么好说的了,直接开战了。
    “该查的还是要查的!姜大人的假和,要怎么做?”
    姜致远说出这法子,顾相没反对,陛下没反对,显然是也有这个意思。
    “和亲的宗室女的人选要有,国书要写好!给征西大军的八百里加急书信也得有。
    安排一个和亲队伍护送公主跟吐蕃使臣出京都!”
    这套做下来,怕是全京都百姓都会觉得是真的。
    “若是如此,届时如何收场?”
    陆遥皱眉,不明就里的话,这跟真求和没有什么区别。
    “准备好了的时候,让和亲的公主逃婚便是了!”
    姜致远随口说道,方法不止这一种。
    “即便是这么做了,吐蕃人真的会同意么?他们的三十万铁骑会就此止步?”
    陆遥感觉这个国书来得有点蹊跷。
    若是吐蕃真的要入侵大赵,先声夺人,直接攻其不备,先占了大赵几座城池,直接威逼大赵征西大军退兵求和,也比现在就递交国书有利得多。
    “先这样做,如果对方不同意,我们再接招便是!
    当然,陆大人有更好的办法,但说无妨!”
    姜致远有些生气说道。
    陆遥,既不愿意镇边,又连假和备战都反对,他这是要做什么?
    现在开战,明显对大赵不利,这点他不会看不清楚吧?
    赵泰和顾正德也将目光投向陆遥,陆遥这般,莫非真的有其他的方法?
    “回禀陛下,臣只是觉得,有些不太理解。
    话说,吐蕃早就觊觎我大赵疆土。
    若真是集结了三十万铁骑,随时准备东进,他们完全可以直接入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我大赵十余座边城,再威逼我们割地求和。
    为何还先递交国书?让我们有所防备呢?”
    陆遥疑问道。
    “国战开启前递交国书,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么?”
    一旁的谯国公开口答道。
    “吐蕃人会与我们赵人一样,讲究这个礼仪?
    他们行事向来野蛮,这等有违常理的事,臣觉得其中必有猫腻!”
    陆遥的质疑让殿中四人都皱起眉头思索了起来。
    “陆大人,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可如今,期限这么短,你要如何判断他们的真实目的?”
    姜致远沉吟半晌,开口问道。
    “回禀陛下,臣请派人去打探一下,得到消息便立刻回报!顾相和姜大人不妨先做着准备,有备无患!”
    陆遥朝赵泰请旨道。
    涉及外邦使臣,若无陛下允准,他去调查,招惹了,日后自然会被群臣攻讦。
    “这本就是你份内之事,去查清楚来!希望到时候准备的东西用不上!”
    赵泰挥了挥手,示意他自去。
    若事情真如陆遥所说,或许有转机也不一定。
    “是,陛下,臣遵旨!”
    陆遥起身,朝几位重臣行了一礼,转身快步离去。
    “若真如陆遥所言,你们觉得吐蕃为何会递交国书?”
    “回禀陛下,若是真的,那吐蕃可能也不想开战,只是装腔作势而已。
    夫战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吐蕃不想开战,怕是这几处对他们来说并不利。
    具体缘由,还是得暗探打探了确切消息,我们才好应对!”
    顾正德认真分析道。
    谯国公和姜尚书都是点头,算是认可顾丞相的观点。
    “吐蕃境内的暗探怕是被封锁了消息,什么也传不出来!
    可惜汉人胡人差异大,能在吐蕃当暗探的也没几个!”
    赵泰叹了口气说道。
    若是有暗探传回真实的情况,那他们自然知道如何应对了。
    可是至今没收到半点警示的消息。
    “这块,还是陆大人擅长的地方。
    他的六扇门地司部不是在江湖上,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么?
    让陆大人派人深入吐蕃,建立暗探组织,如此,我们日后便不会如此被动。
    对了,吐谷浑最好也得有!”
    姜尚书微笑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