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7章 子债父还
作者:沐轶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最新章节     
    赵桓点点头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那你具体打算怎么做?”
    藤原忠实说道:“臣以为应当找专人重新编撰这段历史,并加以准确记载。
    同时对市面上流行的个人编纂的野史书籍一律严查销毁,对编撰者处以重刑,以儆效尤。”
    赵桓缓缓点头,正要说话,崇德却一下站了起来,脸色铁青的指着藤原忠实说道:
    “这本书我也看过了,我觉得上面说的全都是事实,为什么不能写?
    难道记载真实的历史有错吗?”
    藤原忠实气得真想上前给崇德上皇一个耳光,在皇帝面前你说这样的话,这不是找死吗?
    他不敢打,可不代表鸟羽不敢打。
    鸟羽啪啪就是两耳光,抽在崇德的脸上,把崇德直接打得摔在地上,鼻口流血。
    鸟羽气疯了,指着他吼道:“你要想死就赶紧去死,不要祸害我们,我们忠于大宋,绝不敢与大宋貌合神离。
    你在这编造谎言来篡改历史,抹黑大宋与大和的关系,你这上皇我看还是不要当了,否则会教坏子民。”
    崇德擦了擦嘴角的血,低头一言不发,虽然不说话,可是脸上的表情却完全是不服气的。
    赵桓冷笑瞧着崇德,他想起了后世大和军队挑起的侵华战争制造的京城大屠杀,造成三十万军民的死亡。
    整个大和侵华战争造成华夏军民伤亡高达一千二百万人。
    这些惨绝人寰的一桩桩血案,虽然是发生在一千年以后,可是这个血海深仇赵桓不可能等到一千年再来报。
    欠下华夏血债的民族一个都别想跑。虽说是父债子还,可在他这需要反过来,子债父还!
    后代的债祖宗来还,天经地义,而且更有道理。——如果不是你祖宗操蛋,生下这么血腥的子孙,又如何会犯下如此血腥的罪行,找你祖宗算账天经地义。
    当然,这件事赵桓是不可能跟他们解释的,也没有必要。
    他自己知道,当年血洗平安京,就是一千年之后大和军队在华夏京城血腥大屠杀的报复。
    以牙还牙,没有什么不对的。
    这场报复不过才开始,他不仅要平安京灭掉,还要让整个大和陪葬,现在大和八百万人已经被他弄走一大半,只剩下三百万人,这远远不够,他要把大和从蓝色星球上抹去,才能解他心头之恨!
    所以,赵桓嘴角露出了一抹冷笑,对鸟羽说道:
    “看来有些人并不在意大和与大宋之间的关系,不珍惜大宋给大和带来的美好现状和未来。
    藤原君适才说得很有道理,对这些个人编纂的这些野史不能够掉以轻心,坐视不理,否则,真正的历史却会被掩盖在了谎言之下。”
    他望向崇德,缓缓说道:
    “你觉得历史应该按照历史的轨迹来写,这一点朕完全同意,所以,大和当初背信弃义,编造借口从大宋获取巨额粮食和物资,却倒卖给大宋的敌人金国的事情也要详细记载。
    大和残杀在大和的大宋商人的血腥往事也要记载,大和当初与大宋的敌人金国之间私下达成和平互助协议,帮助金国对付大宋的历史也要记载。
    大和不宣而战,突然出兵包围对马岛宋军,残杀我宋军军民的事情也要记载。
    大和武士变成倭寇袭扰大宋海防,残杀大宋百姓的血案也要记载。
    大和国遭受特大自然灾害,海啸冲毁了几乎所有良田数百万,居民面临生存危机时,大宋慷慨解囊,援助大量粮食,拯救大和军民,却被大和皇室和权贵将救命粮食卖给大宋的敌人金国的事实也要记载。
    我宋军围城平安京时,大和军队绑架归顺我大宋的大和百姓的亲属上百人作为人质,在城楼上一个个残忍杀害的事情也要记载……”
    赵桓一句句如数家珍一般将大和的龌蹉往事娓娓道来,听得崇德额头冷汗直冒。
    若是这些都记载在历史中,那大宋血洗平安京又算得了什么?那是因为大和背信弃义,先对不起大宋,在战争中绑架人质,胁迫宋军才引来宋军的血腥报复,实际上也是事出有因的。
    想到这,他扑通一声便跪在了地上,对赵桓说道:“陛下,臣知错,臣之前糊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还是请正直无私的学者来进行编撰历史吧。”
    赵桓摆了摆手说道:“本朝编撰本朝的历史,从来都不会是真正的历史,因为会夹杂着成者王败者寇的思想,所以按照传统,都是由后一个朝代来编撰前一个朝代的历史。
    比如我们大宋编撰的是大唐和五代十国的历史,而不会编撰大宋自身的历史。
    当然大宋发生的所有的事情的历史资料要妥善予以保管,后人编撰我们的历史时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史料。
    历史如何写,由后人自己评述,我们就不需要去费那个劲了。
    而现在居然有人对现在的历史妄加编纂,必然是偏颇甚至是故意颠倒黑白的。
    因此,所有编撰本朝野史的人,都违背了后人编撰前朝历史这个基本原则,必须加以取缔,对肆意诬蔑颠倒黑白的野史编撰者,要严厉惩处。
    藤原君,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务必要接着编撰野史来抹黑大宋与大和关系的人遭到惩罚,以儆效尤。”
    藤原忠实赶紧躬身说道:“臣遵旨!”
    赵桓说道:“若没有别的事,明日咱们就启程回平安京,随后朕将会渡海前往高丽。”
    赵桓这次到大和,有庞大的船只舰队,所以渡海到高丽轻而易举。
    鸟羽法皇、崇德上皇、近卫天皇以及藤原忠实、藤原忠通、平清盛等全都到海港欢送。
    大宋的战舰将整个海平面都遮盖了,看得人眼晕目眩,这还只是大宋的四万海军,要是两百万在海上那又会是一副怎样的景色?
    藤原忠通早就已经没有了抗衡大宋的想法,他能为在上一次的平安京之战中活下来而感到庆幸,所以不遗余力的要替大宋着想,讨好皇帝。
    鸟羽法皇又何尝不是如此。
    赵桓在他们的复杂心情之下登上艨艟巨舰,启航前往高丽。
    赵桓的旗舰船是整个团队中最大的,船头雕刻着一条巨龙,整个船都是明黄色的,在海面上十分耀眼。
    当然他海军舰队不可能遇到真正的敌手,所以即便他的船非常耀眼,却也不用担心会成为敌人进攻的靶子,因为他的四周有着三只特战队组成的铜墙铁壁。
    目前这个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海军能够突破这样的层层防守。
    从大和到高丽距离并不遥远,所以在半个月之后,他们的船点登陆了高丽中部的仁川,然后来到大宋皇家行宫所在地的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