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纯属巧合
作者:花玉石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最新章节     
    高崖村有上千亩平缓旱沙地,很适合种棉花。
    冬雪丰厚的第一年,春雨还不错的第二年,种棉花相当不错。
    秦川给高村长提前支付了一万块现金,就是鼓励他们今年春天种棉花。
    有景宁棉纺厂,自产自销不是问题。
    秦建文当乡里书记,这段时间跑高崖村跑了三趟,就是看这三千亩棉花长得怎样。
    六月底这个时间,下一场透雨之前要施一次磷肥。
    他正想给川侄儿说这事,方便的话搞一车磷肥过来。
    秦建文想,这个投资该怎么算,是算在秦川的名下,还是磷肥袋子给农户发给,赊账赊给农户,收棉花的时候再算。
    秦川跑来了,专门说这事。
    “三叔,这批磷肥先赊给农户,一袋子五块钱呢,每家得两三袋子吧,十五块让高崖人没见到收益的情况下再掏一笔,不是大坪特色农业合作社的作风。”
    秦川的意思不是他搞这项产业的作风。
    秦建文赶紧给高崖人提前通知好,明天晌午时间,安排好一些家户做好拉磷肥的准备,每家有三袋子。
    等下完一场透雨了就种进棉花地里。
    第二天晌午十点左右,五辆货车从大路上拐弯开进高崖村村口空场地上。
    李学义组织起来的五个货车司机秦川都认识,三个寸头小伙是陌生相。
    想都能想到是高队安排进来的他的心腹。
    一个人围在秦川身边,小声提醒:“秦总,高队给我们已经安排好了,车上袋子翻一遍,就查袋子上的包装,有记号的做好记录。”
    秦川也在想这个问题:“同志,如果是有特殊记号的袋子,我们卸下来,岂不让北疆接货的人有怀疑,我觉得先不动声色,每批货翻检一遍,原样装回去,别让他们有怀疑。”
    “高队想到了,你放心,即便发现可疑情况,不会暴露。”
    高林祥果然是当警局领导的头脑,秦川想到的一个问题,他也想到了。
    在高崖村卸掉五吨磷肥袋子,这事儿干完了,下午才给那边的焦经理打了个招呼,话让李艳传过去。
    焦经理坐在李艳跟前,听完解释,脸上表情凝重,口气很不满意:“李经理,秦总这样安排可不好,跟我招呼都不打是什么意思?”
    焦威心里紧张,想秦总是不是有了怀疑。
    他赶紧给来西城汇报。
    “小焦,你的意思秦总已经有怀疑这批货里有东西,他翻一遍搜这五个袋子?”
    “不得不妨,来哥,我说过,从前面这些事情上可以总结一点,秦总不是一般的脑子。”
    来西城不相信:“他听到我们是给北疆棉花地拉磷肥,是不是也给棉花产地卸磷肥。”
    两个人眼睛一对,小焦说一个意思。
    “我打发人去一趟土高乡,打听一下他们卸货的那个地方有没有大面积种棉花,要是种棉花,那就很明显,秦总是占咱顺脚便宜,给棉花地送磷肥,那就是正常情况。”
    来西城点头同意:“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没什么怀疑的,他是农村人,占便宜贪小利的思想能理解。”
    下午时间,来西城听到了小焦的汇报。
    “来哥,你果然英明,没错,秦总在土高乡高崖村种了三千亩棉花,长势不错,早上的磷肥拉到高崖村,卸掉了一百个袋子,秦总果然脱离不了农村人思想,贪小便宜。”
    来西城再提醒一句:“四天后问清楚那边接货的人,看有没有收到这五个袋子,要没收到,极有可能你的怀疑是对的。”
    小焦点点头。
    “来哥,那就等四天后那边反馈来消息。”
    高队长派去了三个人卸磷肥袋子,两个人一直跟去北疆。
    另一个人悄悄返回县城,消息递给高队。
    高队满口夸赞:“好一个秦总,果然是他说的情况,幸好没扣下这五个袋子。”
    每个车上查出来一袋子做了记号的袋子。
    是用蓝色记号笔做了特殊记号,不挨着翻一遍,根本查不清楚。
    高崖民工在车上翻化肥袋子,一车一车过,三个便衣警员一袋子一袋子往过看,工作量巨大。
    终于查到了五个做了记号的磷肥袋子。
    高局想了一下,秦总既然知道对方用这种办法搞他,肯定知道做了记号的袋子里装着什么。
    大半夜,他跑一趟大坪村见秦总,直接去他家。
    小胡子便衣。
    秦川要睡觉了,高队找来,吓他一跳。
    抱怨他:“你偷偷摸摸搞什么,你就不能白天过来?”
    “嘘!以后不许叫高队,叫高哥,我问你,他们在磷肥袋子里运的什么。”
    “不知道,”秦川一口拒绝。
    “你知道是违禁品,你不知道是什么?你能知道隧道里有两颗炸弹,你肯定知道他们运什么。”高队长气势汹汹。
    “我真不知道,我只是推测,他们让我卫兵兄弟当内应,想偷走我孩子,再让我给他们拉货,这不明显是要搞我么,我推测袋子里混违禁品,只要能赚钱,黄金白银,钻石珍珠,什么东西不能往里面塞?你问我我咋知道。”
    高队看秦川的脸,口气很担忧:“我就怕是白面,真是那东西,那五袋子也不应该放走。”
    秦川一口否认:“高队,不是那玩意,他们胆子再大,还不敢搞那东西,就是能赚大钱的东西,混两袋子三袋子就足够了。”
    高队恍然明白,铜城有一处沙金矿,官方产业,严格保护。
    不管多严格,某些人的手还是能伸进去。
    “我知道是什么了,我也知道接下来怎么做,不过,五车货拉到你种棉花的地方捣鼓,你这一招用的妙,用的呱呱叫,我怎么觉得你老早就安排好了这个计划?”
    他们让秦总拉磷肥给北疆棉花地,秦总在今年春天就让他们高崖村种三千亩棉花。
    高队强烈怀疑秦总早就有这一手。
    这种怀疑高队知道很没道理。
    可要说不是秦总早有的计划,这也太巧了吧。
    “咱县城有棉纺厂,我名下有景宁棉布专利,我想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我自己种棉花不是天经地义?我那有本事去年冬天就知道现在的事儿,我是神仙啊!”
    高林祥这段时间重点研究秦总是怎么回事。
    一个疑惑问出来:“我听说去年冬天下一场大雪,你提前就知道,他们说你比天气预报还准。”
    这种话让秦川特瞧不起他。
    “高队,你一个人民警察,你竟然相信这种没根没据的话,少听别人瞎说。”
    秦川立马想到他听张林说的,他居然相信。
    “嘿嘿,我就随口一问,我知道都是传言。
    秦总,下次拉货,你组织好一拨人专门卸货,给他们安顿清楚,找有记号的袋子,不能让我们铜城的稀有资源流失出去。”
    秦川同意他这个安排。
    “有再一再二,没再三再四,到第三次他们会彻底放松警惕,你们再收网。”
    高队想了一下:“我得拿到他们从源头上搞这事儿的证据,你秦总才能没有一点嫌疑。”
    在高崖村卸磷肥袋子的证据还不够充分,形不成证据链。
    从铜城筛沙金的场子开始,到北环路磷肥转运点,这个证据链能掌握到手,才能把这一摊子麻烦连根拔掉。
    有了清晰路子,对高队来说,怎么安排不是太难的事儿。
    “嘿嘿,秦总,你就安心留在村里看你老婆孩子,在外面越少露脸越好。”
    秦川觉得高队长说的对。
    这段时间窝在村里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