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1章 迪师傅负责的一摊子
作者:花玉石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最新章节     
    迪生龙跑定西地区,负责三万亩洋芋产业。
    他带去了二十个人还是三十个人,秦川不知道。
    给他开了三张支票,三十万元从银行提出来,让他给三万亩洋芋的种植户放收购定金。
    五天过去,三十万放完了,迪生龙带着两个年轻姑娘来大坪村,给小老大汇报这一周的情况。
    “小安小朱,这位小年轻就是咱景宁秦总,以后你们叫他川哥。”
    迪生龙乐呵呵又给小川老大介绍:“安艳琴和朱丽都是咱铜城人,今儿跟我来就是想看看你这位小老大。”
    秦川看她俩面生,知道不是风雷厂的女职员,肯定是铜城食品厂的人。
    看样子她俩跟迪师傅关系不错。
    “川哥好,迪师傅说我们以后有机会在你手底下做事。”安艳琴眼神里满是期盼。
    “结婚了没?”川哥随口一问。
    站在旁边的迪师傅赶紧说明白她俩的情况。
    “小川老大,她俩都是清清白白的大姑娘,要结婚了我能带她们来见你吗,不过我手底下这几个年轻小伙跟她俩已经很熟,就看你的意思,看他们谁跟小安合适,谁又跟小朱合适,你一句话的事。”
    秦川瞪眼骂迪生龙:“老迪,什么我一句话的事,年轻姑娘嘛,跟谁好就正正经经好,不要胡乱耍人就行,干么让我说一句话?”
    “当然了,跟着我秦川做事,家庭稳定才是第一位。”秦川笑呵呵补充一句。
    两个姑娘跟在迪生龙身后,处理定西地区一百万定金业务。
    迪生龙有了自己能把控的一摊子。
    “小安,账本拿出来给秦总审查。”
    小安转过身,从背的包里拿出一沓夹子夹好的手续,双手递给老大。
    嘴上解释:
    “川哥,三十万都放出去了,一个村子一万块,一户一百块,这是三十个村子每家每户拿了一百块钱的签字手续,我拿户口本一个一个兑过来的。”
    秦川一张一张看过去。
    三十个村子,每个村子一百户人家,每户人家放一百块,九月到十月,收他们每户最少十亩的洋芋。
    “小川,没有十亩的人家,我给他们说的很清楚,虽然他们没有条件领这笔定金,但到时候收货一视同仁收他们的。”
    一个村子平均下来有三百多亩,三十个村子放了三十万,占总面积总户数的三分之一。
    迪生龙带着手底下人用了一周时间铺了过去。
    “老迪,没有遇到什么阻碍?”秦川嘴上问。
    照这个速度,再有半个月时间,另两万亩的家户就铺过去了,七十万定金放出去。
    秦川问这一周时间有什么阻碍,迪生龙知道小川老大问的意思,困难不是三天下雨,即便下雨,他们几组人也挨村子转,脚步没有停下。
    主要是范家坪黄主任王县长他们设的阻碍。
    “小川,我们在新安县找了一处平房院子,一个月三十块钱租金,三个月租期,第三天黄主任亲自过来了,说我为什么不去找他衔接收购业务。”
    “我说我是听秦总安排,这种事情你跟秦总商量,他嘴里一堆理由,拉扯了半天他就走了,脸色很不好看。”
    秦川哼笑:“他们脸色能好看才怪呢,一斤货上面他们少了五分钱收入。”
    说到这个情况,迪生龙脸上是忧虑。
    “看黄主任那脸色,我害怕他后面给咱找什么麻烦,毕竟咱在他们范家坪地盘上做事。”
    秦川嘴里哼一声。
    “迪师傅,你尽管照你的意思往过铺摊子,我倒要看看黄主任王县长他们能给咱找什么幺蛾子,他敢挡着这些村里的农户不给咱交货吗,还是他敢拦着咱的车子不让收货?”
    迪生龙也在想这个问题。
    范家坪的干部领导们,不可能明大明堵截种洋芋农户,不让他们给平安贸易公司的收购车队交货。
    也不可能挡着车队不让进村里收货。
    只有一个可能,小川老板春天放出去的三十万定金,他们拖着不给。
    迪师傅能想到的麻烦就是这个。
    “小川,咱们绕过了他们县委的黄主任王县长,绕过了各个乡的干部,直接和村里农户对接,我就怕黄主任不还你春天放的定金。”
    “迪师傅,这笔钱我就没打算要回来。”
    “啊?”迪生龙空满脸疑惑。
    大三十万啊,小川老板你说不要就不要?
    你的赚钱理念,手底下大家伙谁不知道?
    谁从你手里抢钱,别说十万八万,就是五百一千,你小子把谁往死里折腾。
    “迪师傅,这笔钱黄主任拿到手后,确确实实花在了范家坪水利工程上,要不然,这三万亩洋芋都是浇不上水的旱地,一亩地哪有三千五千斤,超不过两千,就当是我在这片土地上种洋芋的投资。”
    迪生龙恍然大悟。
    “小川,你说一亩地放十块钱定金,实际上是做好了收不回来的准备,你要是说这就是给范家坪的水利建设给的投资,他们肯定干不出来三十万的活。”
    秦川点头,迪师傅说的对。
    放这笔定金的时候,你要说就是水利建设的投资,以后不用还,他们肯定干不出来三十万数量和质量的活。
    你要说这是给一亩土地上放的十块钱定金,要发给每家农户手里,他们心里有忌惮,拿这笔钱尽最大可能打机井铺管子修水渠,给最大面积的土地上浇上水。
    到时候他们就有理由理直气壮推脱,这笔钱都在水利基础设施上花掉了,还不是为了给你秦总搞收入。
    三万卷地膜的投资,也是直接对接农户,不用黄主任王县长他们操太多心。
    秦川翻到了资料最后一页,看到一个这项产业的收入预估。
    三万亩,一亩两千斤,收购价一毛钱,从小川老大手里出去六百万,两毛钱发货,扣除所有成本,能赚到五百万。
    小洋芋大产业。
    “川子,黄主任王县长他们少了两百万收入,我觉得他们跟咱会反目成仇,到了明年,咱在这片土地上的这项生意做不成怎么办。”
    迪师傅的担心也有道理。
    明年他们眼红,他们投资地膜,给农户放押金,垄断收购产业链,到时候没景宁秦总什么事儿。
    范家坪县委在穷,再没钱,搞出来四五十万,一门心思投放在这项产业上,也不是不可能。
    “迪师傅,除非他们跑北疆窜了我的市场。”
    “你是说北疆市场就能消化掉这三万亩洋芋?”
    “试试看!”秦川信心满满。
    范家坪三万亩洋芋只是一个开始,用三年时间,让它的产值翻三十倍。
    秦川给迪生勇交代清楚另一件要紧事。
    “这一摊子你大胆往过做,你放心大把撒钱,还有,大坪村五百亩西瓜你负责运出去。”
    这件事重点给迪生龙说清楚。
    平川乡崔家山拉进去一车瓜,不收钱,谁家能把瓜籽一个不少拿回来,就给谁家收洋芋的时候多算钱,谁家拿来的瓜籽越多,给谁家发的钱越多。
    秦川说的意思只是大的建议,就看迪师傅你有什么更好的手段可以优化。
    迪师傅满眼疑惑。
    “等等,小老大我捋捋,给每个村拉进去一车瓜,不收他们钱?”
    秦川点头:“我要瓜籽,退一万步说,他们交回来的瓜籽数量不够,到时候收洋芋的时候打折扣,大概意思就是这样,这事儿你再细化一下,形成书面合同,让他们村的村长支书或者家族带头人办。”
    迪生龙听明白了。
    “小川老大,你放心,大坪村这茬西瓜籽,我一个不少给你收回来,开玩笑,白吃西瓜还不花钱,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事情。”
    大坪村五百亩土地上这茬西瓜,收每家的货,可不是白收,一斤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