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当头棒喝(二)
作者:喜欢镜子的木子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最新章节     
    飞行第59战队,是日本陆军一支经验丰富的航空战队了。
    之前装备的是九七式战斗机。
    他们是二月返回本土立川,成为首支装备一式战斗机的陆航部队。
    第1中队、第2中队领取一式战隼1型甲30机,经过2个月换装训练后,4月末返回汉口。
    他们装备的是一式1型甲。
    机宽:11.43米
    机长:8.85米
    高:3.27米
    发动机:ha-25发动机,970匹马力。
    最大速度:492km\/h(高度4000m)
    爬升率:3450 英尺\/分钟(17.58米\/秒)
    航程:1200km-2600km(加挂副油箱情况下)
    武器:两挺7.7mm航空机枪
    从这数据来看,除了武器不行外,整体性能比中国空军的民27式d型战斗机强,但是稍弱于民27式e型战斗机。
    可民27式e型战斗机的灵活性不如一式战斗机,因此后者就算是遇到前者,也还是有一战之力。
    差距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下,谁强谁弱,还是得看飞行员怎么操作。
    “远藤君,我们陆军这个一式战机能否稳胜支那人的战机?”阿南中将一来就好奇第59战队装备的新飞机。
    虽然只有24架,但这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作为陆军,却要仰仗海军来夺取制空权,还是有些丢人。
    圆部司令官在的时候,没什么办法,只能咬牙认了。
    毕竟陆军引以为傲的九七式战斗机打不过中国战机,更重要的是腿短,执行不了护航任务。
    经过一系列的打击后,陆军这边才开始同意大规模生产一式隼战斗机。
    作为第三飞行团团长远藤叁郎少将听闻直接摇头,“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陆军现有的一式隼,无法压制支那人的战机。”
    “为什么?帝国工业能力强大,难道还比不过没什么工业基础的支那人?”阿南司令官不禁皱眉。
    “在之前,我们虽然有缴获支那人的飞机,但基本都是损毁严重的,无法复刻出一架完好的。
    直到那名支那爆击机飞行员投靠过来,我们才对支那人的战机有一定的了解。”
    “目前支那人有三款主力战机。”
    “民27式d型,绰号神荼,最大时速490公里,航程1500公里,武器为4挺7.62 mm机枪。”
    “民27式e型,绰号郁垒,最大时速519公里,航程950公里,武器为2挺7.62mm机枪和2挺12.7mm机枪。”
    “据说还有一款被称作民27式f战机,绰号马王爷,数据不详。”
    “除此之外就是米国人出售的p40战机,性能不详,但据说很先进。”
    “那个投降的支那飞行员没有说出更多的情报?”
    对于张缇钦的事,阿南司令官自然知道,毕竟他之前是陆军次官。
    可是见过被开回本土的那架苏式轰炸机。
    “司令官阁下,那个投降的支那人只是一个爆击机飞行员,想要知道战斗机的详细情况,很难。”远藤少将直接摇头。
    “按照你这么说,岂不是一式连对付支那人的那款‘神荼’都没有稳赢的把握?”阿南司令官眉头紧皱。
    要知道在这之前,陆军开会的时候,可是一致同意采购数百架一式战斗机。
    可如今却发现,即便是一式战斗机,居然也打不过中国战机。
    这怎么玩?
    “阿南司令官也不必过多担心,两款战机各有优劣。总体来说,飞行第59战队装备的一式一型甲战机可以对标支那人的e型,对付d型还是没问题的。”对于这点,远藤少将还是有些自信。
    “至于那不清楚的f型以及美制的p40,有海军的零式舰战在,皇军还是能掌握华中的制空权。”
    “哟西。”
    听到这话,阿南司令官明显放心多了。
    但很快就打脸了,因为中国空军突然空袭了日军在宜昌和荆州等地的三座机场。
    。。。。。。
    “老王,就不能把这个改为侦察机吗?用木质层板替代,不需要携带炸弹,乘员改成两人,采用封闭式机舱。”
    看着眼前这架跟苏式cb-2轰炸机没什么区别的轰炸机,李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眼前这轰炸机叫研轰一型轰炸机,正式名字为民30式轰炸机。
    其实就是cb-2的仿制版本,性能上半斤八两,不过最大速度要快一些,因为机身大量的木质机构,所以机身较轻。
    听到李航的想法,王竹点了点头,“我们想过侦察机的思路。一款就是你说的这种,利用这款轰炸机来进行改进。
    另一个思路是以郁垒或者马王爷来改进,只是这两款战机用的都是风冷式发动机,高空性能有些不行。”
    “用p40的那款液冷式发动机呢?”
    “那得需要有合适的机体。我之前给你说的那款新式驱逐机,上个月底那架原型机坠毁了,我们修改了一些设计,加大了机翼面积,看后面试飞情况如何。
    若是性能不错,倒是可以试着用其来改装一款侦察机。”王竹解释道。
    “若是用驱逐机的发动机呢?”李航突然冒了一句。
    “你是指‘郁垒’的发动机?你确定?这可是抢驱逐机的产能。”王竹提醒道。
    李航自然知道轰炸机抢战斗机的产能不合适。
    但这个时候,战斗机和轰炸机是可以共用同款发动机的。
    只不过战斗机对发动机要求高,轰炸机就没必要用那么好的。
    还有一点,就是产能。
    苏联那边,pe-2也和yak发生过抢vk-105产能的事情。
    不过此时中国的情况又有些不同。
    “我的意思不是抢驱逐机的产能。我们现在驱逐机的产能很难进一步提高了,倒不是发动机的原因,而是美国的租借法案。
    按照跟美国的谈判,我们未来一两年要引进五六百架各式战机,这其实会影响我们的制造能力。
    我的意思是可以匀一部分发动机出来用来制造高性能的侦察机,甚至是轰炸机。”
    “需要高空高速,仅靠一台发动机就有些勉强。”
    “这样吗?我倒是可以试试。”王竹点了点头,“对于侦察机的性能方面有特别的要求吗?”
    “就一个,最大速度得在550公里每小时以上,这样才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