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大明:带给百姓的战争红利!(3)
作者:住在南极的小鲨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最新章节     
    “娃儿!赶紧进屋子!”
    “你是不是瘦了?让娘好好看看,你这一走就一年多,俺看你这脸上都没肉了。”
    “你这次回来几天?多在家里住些天,娘给你炒几个菜好好的补补,我娃儿在外吃苦了!”
    萧氏走上前用粗糙干裂的双手抚摸着儿子的脸颊,仔细的看着儿子的样貌,她总觉得儿子在外面吃了太多的苦,样貌比以前消瘦了许多。
    “娘!我在外面过的很好,上个月给家里邮寄的钱和给俺爹生日买的收音机收到没?”
    刘根紧紧握住萧氏的手,对于自己老妈问自己在外吃苦的话题避而不谈。
    在过去的3年里,刘根在夜校学了国文,能写好多字。
    每次给家里写信都只是报喜不报忧,这似乎就是华夏子女相似的地方——给家里只报喜不报忧!
    哪怕是日子过的在艰苦,也不希望自己的父母担忧自己。
    “害!前个月你邮寄的钱家里都没花,你月月寄的钱家里都花不完,有这钱娃儿你自己过的好点。”
    “就你上个月买的收音机,你爹还骂骂咧咧的说你乱花钱,不懂得节省。”
    “咱们村子里300来户,也只有十多家有收音机,他从隔壁王大爷的口中得知,你买的这收音机40块钱呢!”
    “他觉得这收音机太贵,太心疼了,一亩庄稼地每季也就能卖个五块钱,你这一个收音机顶你老爹种八亩地。”
    “不过你老爹嘴上骂骂咧咧,心里美的那叫一个滋润。”
    “每逢夜晚就带着他那收音机去在你三大爷、四大爷等人面前显摆,他的宝贝娃儿给他买了个收音机听戏曲!”
    萧氏一边拿着水壶给刘根倒水,一边乐呵呵的说着家里的趣事儿。
    “我爹咋不出来?是不是又在里面抽旱烟?”
    “我就知道他喜欢抽烟,这不,我从城里面专门买了3条苏烟孝敬给我爹抽,也不知道这种软装的他能抽的惯不?”
    刘根说着就从他的行李箱中翻出来3条香烟往屋子里走去,可接下来的一幕让他心里不免的有些难受。
    “爹!你这是怎么了?腰上怎么缠着绷带敷了药?”
    “害!没啥事,就前些日子下地耕种摔了一跤,你看这......人老不中用啊!”
    刘老汉躺在床上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有大碍。
    “你怎么不让人给我带信啊!你跟我说说我带你去江城大医院好好检查一下,别摔出毛病了。”
    “不碍事,不碍事,农家人谁干活没摔过!臭小子你这去城里三年见识还增长了不少,说什么医院!”
    “咱们村里的郎中给我开了几副膏药,到时候再敷药三天就好了,这两天已经能下地走动了。”
    刘老汉笑呵呵的看着坐在自己身边的儿子。
    对于儿子质问自己为什么没有给他送信,刘老汉也不想麻烦子女。
    在传统生活中,不仅孩子害怕父母担忧,做父母的其实更害怕孩子担忧他们。
    作为一个朴素的农家人,刘老汉在见到自己儿子刘根事业有成之后,更是害怕耽误刘根的生意,害怕自己会给他添乱,基本很少会给刘根联系。
    “刘蛋儿没放学回来吗?怎么只有玲儿在家?”
    “二妹和三妹现在都读初中了吧?”
    刘根看着走到屋子内拉着他手的三妹——刘玲。
    “哥!二哥都考上江城陆军第二初级学校了(高中),现在都是寄宿制了,他们明天才放假!”
    “俺们新城第四初级中学今天放假早,上午我就跟着刘老师回村儿了,大妹、二妹估计还在回来的路上呢!”
    “哥!你是不是给俺们都买了礼物,我看你给爹都买了烟。”
    刘玲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刘根撒娇的说道。
    刘根摸了摸刘玲扎的麻花辫子,笑呵呵的说道:“小丫头片子,你怎么知道我给你们都带了礼物?就在那左边的箱子里,你去找吧!我跟爹娘再说一会儿。”
    听到真有礼物后,刘玲高兴的拉着刘根的胳膊小声的说道:“俺就知道俺亲哥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在把自己妹妹给哄到一边后,刘根便拉起刘老汉的手说道:“爹!这次您就跟我回江城享福吧!现在我都成了一个老板,比过去咱们村的老爷都有钱。”
    “你们跟我回江城,我在江城到时候买个大房子,您这一辈子也都没怎么出过咱们村儿,到外面看看繁华的世界吧!”
    刘老汉一听这话连忙的摇了摇头,拉着刘根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娃儿,爹知道你一片孝心,但爹年纪大了,就想在村子里安度晚年,这是爹待了一辈子的地方。”
    “村里的年轻人都说过大城市有什么会在街道上跑的火车,有高耸入云的高楼,有各种剧院什么的,可爹不稀罕那些东西。”
    “俺跟你娘到城市也没有事情干,忙活了一辈子,突然停下来俺们心里和身体受不了的。”
    “你能常回家看看对俺跟你娘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到时候你在江城找个媳妇儿,早日结婚才是头等大事。”
    听见屋子里爷俩的谈话,萧氏也放下手中的面团走到屋子里笑着说:“娃儿!你爹早就想抱孙子了。”
    “你是不知道你三大爷家添了个孙儿,那把你爹吸引的一愣一愣的,恨不得也早点抱上孙儿。”
    “到时候让那李媒婆给你介绍几个?咱儿年纪也不小了,今年该24岁了吧?”
    “哎呀!你们爷俩说话吧!今晚上家里大团聚,俺还得揉面给家里做烧饼嘞!”
    “玲儿!给你哥和你爹倒碗水,再去洗点小米,晚上喝小米汤,给你哥暖暖胃!”
    看着忙前忙后的母亲,刘根心里还是颇为动容,在外面过得再好再风光,也不如自己这小家舒坦。
    傍晚8点,刘老汉一家7口聚齐了6口,只有二儿子还在陆军第二初级中学上学呢!
    两张方木桌子上摆满了8道菜和一箩筐烧饼,刘根拿起一块红菜烧的腊肉送入嘴中,这熟悉的味道比他吃过的山珍海味都要美味许多。
    在桌子下面的旺财叼着它的碗,用力的摇着尾巴等待刘老汉的投喂。
    感受着微风吹拂和合家团聚的快乐,刘根心里的幸福感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
    看着天空上那一轮明月,他多么希望这一刻时间能够停止,让他多陪陪家人。
    爹!我敬你一杯!这是我托朋友从黔贵省带来的茅台烧酒,我也没尝过,今天咱爷俩不醉不休!”
    “好!我娃儿长大了,成了家庭的顶梁柱,咱爷俩干一杯!”
    ........
    合家团聚的欢乐时光总是过的飞快,从18号回家到26号离开,这9天对于刘根来说就像一场梦境一样一瞬即逝。
    在这9天里,除了帮陈光给他家里送了钱之外,其余的时间里他都陪伴着自己的父母,享受陪伴家人的时光。
    人生最痛苦的时刻莫不是背井离乡离开父母的那一瞬间,如今的刘根又像是回到了三年前,那次跟父母告别时的场景。
    “爹!您这腰刚好,怎么又去送我,这大老远的!”
    “害!不碍事,这包饼和饺子是你娘亲自做的,回到江城之后就吃不到家里的饭菜了。”
    “这些腊肠是过年时候整的,拿上两根,馋了的话就炒个腊肠.....”
    刘老汉借来了毛驴车将儿子的行李箱放在上面,并在行李内塞的满满的。
    还用牛皮纸袋子装了满满两大兜子的果蔬,并且准备亲自去送儿子上火车。
    “爹,您这一来一回几十公里!”
    “快走吧!咱爷俩路上也算是说说话。”
    就这样,父子两人坐在驴车上,拿着花生和瓜子唠了一路,经过3个小时的赶路后,他们来到了新城县火车站。
    等待站内的刘老汉总觉得给儿子少拿了些什么,只是一时半会想不起来。
    “爹!票我买好了,5分钟后检票,您回去吧!”
    刘根从购票窗口处拿着自己的车票向刘老汉的方向走来。
    “没事没事,俺就看着你上车,这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俺是第一次来这车站,你看看这车站修的多么美丽!咱老百姓的日子真是蒸蒸日上。”
    “你现在成了老板,平日里一定要善待你的工人,大家以前都是穷人家的,都互相照应着点。”
    “还有你有了钱多做些善事积点德,谁家难的话就捐些钱。”
    “一定要跟着朝廷的路子来,不要做些违法乱纪之事,家国大事也要关心,做个爱国的商人!”
    刘老汉虽说没什么文化,但他是一个感恩且朴素的人,对于儿子的教育十分记心。
    常常让刘根踏踏实实做人,做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商人。
    “爹,我知道了!您的腰不舒服,我回到江城再给您买几副药!”
    “k109号列车正在检票,请候车的旅客到检票口.....”
    “爹,我该走了!”
    刘根依依不舍的看着自己的老爹,他的眼角已经有了些许泪光,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分别时的悲伤和不舍是他难以抑制的。
    “儿啊!快去吧!别晚了!”
    刘老汉也十分不舍的拍了拍刘根的后背,然后又摆了摆手。
    “爹,我会常回家看看的!”
    “走吧!别晚了!”
    “新城柿子,新鲜的柿子!”
    “葡萄,又大又甜的葡萄,新城南村的苹果,又大又红的苹果哎!”
    月台的叫卖声引起了刘老汉的注意,此时的他才想起来没有给儿子带几个家乡的柿子。
    于是刘老汉踉踉跄跄的穿过两个站台爬上了对面的月台,和那售卖柿子的小商贩要价还价了起来。
    已经走进火车扭头准备和自己父亲再次挥手告别的刘根看到了自己父亲和小贩讨价还价的场景。
    只见片刻之后,他的父亲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的掏出几张已经皱巴的钞票。
    接过钞票的商贩拿了个纸袋,往里面放了8个鲜美的柿子。
    怀中抱着柿子的刘老汉又颤颤巍巍伸出右脚先站在地上,随后左脚再缓缓的下来。
    刘老汉买柿子的场景
    在看到火车即将发车时,刘老汉不免的加快了步伐,在火车车厢附近寻找着刘根的身影。
    “爹!我在这!爹!”
    刘根打开车窗拼命的挥手叫喊。
    在看到儿子的身影后,刘根急匆匆的走到车窗下面,身子半倚靠在车厢上,用力的踮着脚,将怀中的柿子送入到刘根手中。
    “娃儿!爹知道你喜欢吃柿子,这几年都没吃过家里的柿子了吧?俺看它不错就买了几个给你——尝尝!”
    刘老汉擦着额头上的汗笑着说道。
    “害!你这孩子!我买几个柿子你咋还哭了?”
    刘老汉注意到刘根通红的眼圈轻声的问道。
    “爹!我....”
    “都成大老板了,还流啥泪!赶紧拿手帕擦擦,让别人看见了笑话你!”
    “嘟嘟嘟——”
    “喂!那边的老爷子,火车要开动了!您得往后面靠点,要不然就危险了!”
    “娃儿,爹走了哈!记得爹给你讲的话,踏踏实实做人。”
    “爹!有事让人给我写信!”
    刘根儿有些哽咽的看着自己老爹的背影。
    他穿着自己给其新买的黑灰色长衫,戴着遮阳的黑色瓜皮帽,只是那一身新衣服却将其背影衬托的更加佝偻。
    背影!
    在刘根旁边的一名作家瞧见了这似曾相识的一幕,不免的想起他背井离乡求学工作的场景,于是动笔写下了一篇文章。
    随着火车逐渐加速,刘根儿的家乡离他越来越远,似乎那些仍带有一丝“温热”的柿子在安慰着他的游子之心!
    ps:外面工作的游子,已经有多久没和父母联系?打个电话和父母唠唠,有能力就常回家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