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归途
作者:别山尾   命运之梦最新章节     
    格尔木火车站,张记站在进站口,拿着车票挥手向潘云鹏道别。
    检票口检票进站,上火车找到硬卧床位,张记舒服的躺在狭小的床上。
    二十万转给潘云鹏十万,分出去一半,银行卡中剩四十四万。
    货车开动,缓慢的晃动,带着行人驶向同一个方向。
    摸着胸前的天珠,张记不知道天珠的意义,只是当做朋友之间的礼物。
    出院时,贡嘎拿着两大罐黑色药膏和一枚天珠,药膏是调配的药,天珠是分别的礼物。
    贡嘎高原红的脸上,挂着阳光般的笑容,温暖张记冰凉的心,寒冷的高原变得也不再那么寒冷。
    交钱时,老藏医要了一千二,张记难以相信这个数字,还以为他听错了。
    潘云鹏熟练的点出一千二放在桌子上,对着老藏医深深鞠一躬。
    想着潘云鹏说的话,张记相信,如果世间真的有善人,一定就是老藏医。
    “行医治病,行的是医,治的是病,修的是一颗纯净的心,不是钱。”
    张记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一个人不为赚钱忙活,还能为什么事忙活。赚钱是人生头等大事,谁能在赚钱过程中“修一颗纯净的心”。
    六月下旬的农村可以称之为“空村”,留在村子里的是老弱病残,成年劳动力没有几人。
    打工的热潮裸携男男女女,大包小包的行囊,奔向不同的城市,只为了赚取一点点生活费,老家只是逢年过节和农忙时的暂时落脚点。
    赚钱的厚度是回家过年的底气,每一张灿烂笑脸的背后是金钱支撑起来的勇气。
    一千二,张记相信绝对是便宜的价格。如果选择住院治疗,花费肯定不会是一千二,甚至是六七倍以上。
    医院高昂的消费,漫长的恢复时间,对比老藏医低廉的费用,缩短的愈合时间,哪一个才是好的选择。
    张记想不明白,如果中医比西医更便宜和疗效更好,为什么生活中看不懂中医,生病第一选择去西医院。
    老藏医是值得尊敬的,张记明白为什么军哥那样的人,也会对老藏医保持尊敬。
    是人总会生病,生病就要看医生,不能得罪的是医生。更何况这个医生医术高超,关键时刻能救命。
    命运掌握在一双枯枝般的手上,而且这双手不要钱不要物,除了保持尊敬之心,别无他做。
    六个卧铺只有四个人,彼此之间保持着距离,在狭小的空间做自己的事。张记牢记潘云鹏的话,不要在火车上搭讪,管好自己。
    隔壁车厢传来打骂孩子的声音,浓重的口音听不清具体的骂声,模糊的听到“打死你”、“要你有啥用”、“没有钱”、“活不下去”、“饿死”。
    丢钱还是钱被偷,无论是哪一个结果,钱都没有了。张记暗暗的摸一下背包,没有被动过的痕迹。
    打开背包拿出英语资料放在床上,床底下塑料袋装着蔡倩倩准备的零食,牦牛肉干、酥油茶、野驴肉,还有两瓶青稞酒。
    最让张记动心的是青稞酒,浓郁的香味勾动味蕾,伤口没好却不能喝酒。看的见喝不到的感觉抓心挠肝,只能忍了。
    风干的肉干在嘴巴里咀嚼生津,肉香在口腔弥漫。一口温水湿润口腔,咽下肉干,胃部有一股暖意。
    乘警和乘务接到报案,带着女人和孩子去警务室。路过车厢时,乘务查了车厢里四人的车票。
    张记拿出车票和身份证递过去,乘务接过身份证对着张记端详,又检查了车票。将车票和身份证还给张记,提醒张记小心保护重要钱财,别丢了。
    车厢变得安静,女人带着孩子去警务室一直没有回来。张记发现这个世界的悲哀之处,想要帮助别人时,自己却没有能力。
    微薄之力真的只是微薄之力,既解决不了别人的困难,也只会加剧自己的困难。
    书本盖在脸上,迷迷糊糊中睡去。
    李滨趴在电脑桌上,眼睛直勾勾的看着电脑屏幕。网络上多而乱的信息,找不到他想要的信息。
    567分的二本线,专业和学校受到限制。既要选择合适的学校,也要选择合适的专业。
    海底捞针一般的招生简章,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懊恼的丢掉鼠标,拿起桌上的饮料喝一口。
    网吧乱糟糟的环境让李滨不舒服,烟酒臭味熏得脑袋疼。揉揉发胀的太阳穴,再次查一遍成绩,总分567分。
    李滨无奈的接受现实,只能选择二本院校。体制是一条稳妥的路线,二本毕业满足考编考工条件。
    如果考不上编制呢?问号在李滨脑海旋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的编制考试,没有把握一次就能通过。
    谋生是头等大事,学业是谋生的铺垫也是谋生的开始。一时之间,李滨难以下决定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刘澎是601分,过了一本线。命运的玩笑总是措手不及,谁能想到高考座位安排的如此巧合。
    张诚和刘澎并排坐,理综选择题目是现成的答案。三年冲刺的终点是一个好的高考座位,轻松过了600分。
    超过一本线20分,有选择余地和选择权利。十二年的努力,最后只是一个分数决定的前程。
    李滨有点想笑,嘴角勾动又笑不起来。结果已成事实,纠结于过程于事无补。唯一的选择是选一个合适大学和合适专业。
    想要联系张记,信息不回,电话不接,仿佛人间消失一般,不知道去了哪里。
    张记的分数同样让李滨揪心,三本线的分数,只能选择三本学校,专业都不能选择。
    想着张记高考前夕决定复读,也许复读是对的。复读一年,分数提高五十分,可以报考一本院校。只是复读的压力太大,很多人难以承受复读带来的无形压力。
    精神崩溃也是常事,每一年复读院校总会有跳楼。崩溃到何种地步,以至于轻生结束生命。
    李滨想象不到那种绝望的心情,乐天派的性格也让李滨不会悲观到绝望的程度。轻生,一个简单的词,包含了生命绝望下的抉择。
    拿起桌上的手机,编辑信息一条信息发送。
    “你在哪里?没死出个声。”
    消息意料之内的石沉大海,半个小时,手机没有丝毫动静。
    “35号机到时间了,没钱啦。”
    李滨拿起手机装回兜里,顺手将空饮料瓶丢进垃圾桶。走出网吧,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胸中一阵舒爽。
    傍晚的街头空荡荡,李滨百无聊赖的走着。网吧距离驾校两公里,李滨慢慢的走回去。
    兜里的手机震动,不耐烦的掏出手机,屏幕显示张记,李滨迫不及待的按下接听键,对着话筒大声咆哮。
    “你死哪里去了,给你发信息也不回?”
    “我出去旅游,差点死在外面。你是不是在城区学车?”
    “是的。我报驾校,现在在回驾校的路上。”
    “驾校宿舍晚上关门吗?我今晚能过去凑合一晚吗?”
    “可以啊,你什么时候到?”
    “大概晚上十一点左右,你把驾校地址发给我,我下火车后打车过去。”
    “台城只有一个驾校,打车到台城驾校。”
    “好的,到了以后给你电话。”
    “我等你。”
    挂掉电话,李滨步子欢快的回到驾校宿舍。一个宿舍六个床位,三个台城本地人不在宿舍住,练完车直接回家,第二天再过来。
    简单收拾上铺,李滨无聊的躺在床上发呆。
    火车停靠在站台,张记背着背包下车。闷热的天气,身上热出一层汗,黏黏的不舒服。
    走出出站口,人声鼎沸的出站口站在各色人,举着牌子迎接的,抱着膀子等人的,出租车司机喊人的,小旅馆拉人住宿的。
    张记看准喊着“台城”的出租车司机,走到身前问道。
    “哥,去台城是拼车还是打车?”
    司机看一眼张记,病态的脸色,风尘仆仆的衣服,确定张记是辍学打工回来的穷小子,没好气的说道。
    “拼车20,打车100。你想拼车还是打车。”
    张记没有犹豫的说道。
    “拼车拼车。我到台城驾校。”
    司机斜瞥张记一眼,左手一指停在路边的出租车说道。
    “车牌号35的车是我的,你过去等着,凑够人数一起走。”
    张记顺着手指方向,找到车牌号35的出租车,打开车门坐在副驾驶的位置。
    路边,三轮车的小摊贩大声叫卖,炸菜和烤肠的香气让张记流口水。火车上饭菜贵,而且吃不好。闻着油炸火烤的香气,张记忍不住想要吞进去所有食物。
    下车买了一份炸菜,一份烤肠,一杯豆汁。靠着出租车,大口的吞咽。
    两分钟吃完炸菜和烤肠,一口气喝完豆汁,垃圾丢到路边油污的垃圾桶。
    张记舒服的拍拍肚子,回到副驾驶的位置,闭目养生,等着司机回来。
    不一会,司机带着一男一女回来,招呼着男人将行李箱放到后车厢,三人上车,司机发动车子,一脚油门离开火车站。
    三人后座坐着两人,宽松的空间,两人依偎在一起。
    看到这一幕,张记暗暗的想,出租车至少还可以再坐下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