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历史的痕迹
作者:别山尾   命运之梦最新章节     
    送走宋瑜,张记心里突然空落落的,没有着地点一样。
    杜拉安排车辆送张记到机场,也会接张记去杜拉居住的别墅。
    沈俊、荀方在回来的路上,晚上就能到达利雅得。
    接下来的行程已经确定,明天要去喀士穆,待一段时间,然后是非洲其他国家。
    看着飞机起飞,张记关掉手机,走出机场。
    上了车,汽车缓慢启动,行驶在宽阔的柏油路上。
    宋瑜是一个意外,两人相互陪伴度过整个春节,但张记对宋瑜始终有戒心。
    魔都土着形成的价值观和他的价值观不同,不论两人如何迁就,价值观的冲突始终横亘在两心之间。
    就像张记问宋瑜是否想要出国留学,出国留学是魔都很多家庭的标配,宋瑜作为土生土长的魔都人,或许现在没有出国留学的想法,不代表以后不会有。
    当出国留学机会和恋人对比时,张记绝对不想再次受伤害。
    他曾经是被放弃的人,一封电子邮件结束感情,刻骨铭心的记忆还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杜悦,不想提及,有无法忘掉的名字。
    古蔺说他曾经在学校见到杜悦,张记也曾经在学校里漫走,也在杜宇的宿舍楼下等待。
    没有偶遇想见的人,也没等到不想见的人。
    生活就像是一场讽刺电影,嘴巴和心不一致,行动也掩饰虚伪的内心渴望。
    没有找人调查杜悦留学情况,在他看到电子邮件时,两人的感情已经结束,杜悦的事和他张记没有关系。
    生活、学业、未来计划、恋爱,都和他没有关系。
    独身个人的选择宽泛,没有道德约束,没有心的枷锁。
    轻轻一笑,看着窗外的景色,张记的心情并没有排解离别的伤感。
    哪怕不是一路人,终究是相伴走了一路,有了这一段路途的感情。
    慢慢调均呼吸,想着即将要做的事,张记强迫他想着苏丹的内战,想着杜拉的计划,想着阿苏的反应。
    杜悦坐在靠窗的位置,没有买到靠窗的位置,张记打了一通电话,她就有了靠窗的位置。
    没有过问张记的合作者身份,以宋瑜简单推测,合作者的身份都不低。
    唐铭偶然间提到张记一个人在利雅得过春节,她也是一个人过春节,也就到了利雅得。
    和张记的关系不清不楚,宋瑜也能感到张记和她之间的隔阂。
    努力的消除这一点隔阂,效果不明显,张记还是有防备。
    女人的第六感,宋瑜相信他的第六感,绝对没有问题。
    回想和张记的接触,她没有任何小女人撒娇行为,张记为什么还会防备她。
    杜悦是张记第一任女朋友,虽然仅仅是一年时间,张记听到杜悦名字,还是会有反应。
    分手的原因是杜悦出国留学,张记也问她是否会选择出国留学。
    瞬间明白张记的隔阂在哪里,宋瑜笑了笑,认为张记是真的想多了。
    出国留学是有钱的人的福利,她还是一个穷人,一个依靠工资活着的人,怎么会有钱出国留学。
    商务舱和经济舱的区别,不单是人的区别,还有环境的差异。
    拒绝身边绅士人士的搭讪,宋瑜调整座椅,选择合适的姿势休息。
    分别的夜晚是疯狂的一夜,也是疲惫的一夜。
    她还是别人包养的女人,怎么能被其他人认识,产生不该有的关系。
    男人是视觉动物,对女人的追求也只是床上那点事。
    没有聊天的心情,宋瑜只想睡觉,好好休息,恢复精神。
    汽车驶进杜拉别墅,张记看到意料之外的人,阿苏居然也在杜拉的别墅。
    下车看着站在门外的阿苏,张记走到阿苏身边,小声说道。“阿苏,你怎么来了?”
    扭头看一眼张记,阿苏问道。“杜拉是不是还在生我气,嫌弃我不支持他的政治投资。”
    拍拍阿苏肩膀,张记明白阿苏的困境。
    国家是个人的底气,阿苏的国家内战,一个国家要分裂成两个国家,这让他的底气不足。
    民族矛盾尖锐,而大国在背后拱火,必然让苏丹这个国家因分裂而衰败。
    杜拉所在的国家强盛而繁荣,手里也有足量的现金,这是阿苏比不了的。
    “我们是合作伙伴,意见可以不同,坚持立场也没有错,你担心什么?”
    “求同存异,这是我一贯宗旨,也是伟人为我们这些后代留下的至理,我们遵照着做就可以。”
    “我们一起进去,看看杜拉能不能将你吃了?”
    被张记拉着走进别墅,阿苏心中有一丝温暖。
    温暖不是张记给他台阶,而是张记说的求同存异这四个字。
    求同存异对非洲国家有不一般意义,阿苏从小听着历史故事长大, 也对伟人有敬佩之情。
    杜拉坐在客厅,看着走进来的杜拉和张记。
    苏丹分裂已成定势,阿苏的日子不好过,心情也不好。
    立场决定位置,阿苏嘴硬的不同意他的计划,杜拉也没给阿苏好脸色。
    计划启动在即,哪怕阿苏亲自过来说服他放弃,杜拉也不会放弃他的计划。
    “杜拉,我来了,明天的计划不会改变吧?”
    杜拉轻声道。“不会改变。”
    得到明确答案,张记安心计划的进行,不会改变是最好的事。
    坐在沙发上,仆人端来茶水,拿起茶杯,习惯性的抱着。
    阿苏没有客气,坐在张记对面的沙发上,一言不发的低着头。
    一杯茶很快喝完,阿苏没有说话的迹象,杜拉也是闭目养神。
    尴尬氛围凝重,张记只好开口道。“阿苏,你这次过来是不是有事找杜拉?”
    “如果有事找杜拉,那就直接说,我们明天就要去喀士穆项目投资,过了今天会很忙。”
    “如果需要我回避,我就离开。”
    阿苏抬起头,微微一笑,端起咖啡杯子,直接瘫坐在地上。
    杜拉皱眉,不满阿苏的做派,他的沙发是定制,沾上咖啡岂不是要换一个沙发。
    “我这次过来是有事找你们,不好电话里面说,只好亲自过来。”
    “国家分裂至此,个人的能力太渺小,根本无法和滚滚大势作斗争。”
    “我现在也想开了,国家的事就让其他人去处理,我本来就是不受待见的老四,有好事也不会轮到我。”
    “看了杜拉的计划,也看了张记的计划,我也有新的想法。”
    “我不会反对你们投资,反而会加入其中,为你们推荐优质资源,让你们的计划能够顺利进行。”
    “但我手里的钱不够,现在只有3800万美金,距离5000万差1200万。”
    “差的钱就用人脉关系和推荐优质资源弥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意见。”
    操控轮椅,杜拉滑到一边,看着阿苏眼睛。
    阿苏真诚和杜拉对视,让杜拉清清楚楚看他的内心。
    确定阿苏没有说假话,杜拉衡量阿苏的优势是不是值得1200万美金。
    他也有人脉关系,比阿苏差一些,也是能够说上话的人。
    见杜拉沉思,张记明白杜拉一定衡量1200万的价值,阿苏说出这些话,和他们站在一起,态度就值1200万。
    杜拉的思考无疑是煎熬,让阿苏感到不舒服。
    “阿苏,真金白银拿出来,这是要听响的,不能出现意外。”
    “我同意你的提议,就按照你说的人脉和资源,抵掉1200万的差额。”
    杜拉有意看张记一眼,给他面子的人,他也要给面子。
    出资只是一个态度,不一定足额5000万美金。
    1200万美金不多,阿苏想要借也能借到,不需要落了面子说抵1200万的话。
    “阿苏,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转变态度,但决定了,话说来,不能在变。”
    “苏丹分裂是大势所趋,战争结束也会很快结束,我相信你也明白这一点。”
    “南北同时投资是我们共同的决定,南方的石油和矿产,北方的农业和牧场,这是双向投资。”
    “你了解张记对土地的热爱,找一块好地卖给他,他可是想要成为地主。”
    心中一松,杜拉、张记同意他的要求,其他人不会反对。
    杜拉是核心主导者,张记是绝对的风向标坚定支持者,联盟也以两人为中心。
    “私有制是国策,想要土地还不简单,一句话的事,我可以为你推荐最优质的土地。”
    “在过来之前,我了解到有人想要把持油田,操控石油。”
    “战争说到底就是资源的暴力掠夺,他们能够掠夺,我们也可以掠夺,但我希望我们保持初心,以经济为目的,以建设为桥梁,不是暴力掠夺经济。”
    杜拉点头,轻声道。“我也是资源输出国的人,明白资源输出国的无奈,这是不会变的。”
    “阿苏,我们的时间很紧,越是动荡时候,越是我们出击的最佳时机。”
    “一旦格局形成,再次打破格局,就不是那么容易。”
    喝掉咖啡,阿苏说道。“我已经安排人守着油田、化工厂、钢铁厂,拿下这三块就可以,再多就吃撑了,消化不了。”
    拿起茶杯高举,杜拉笑着说道。“祝我们同心进退。”
    张记、阿苏举杯示意,轻轻抿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