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曹操大势已去
作者:正道逍遥   朕有曹操,何惧天下最新章节     
    古人是比较迷信的,越是玄之又玄的事情,人们越会疯狂的崇拜,疯狂的敬重。
    其实,把海军练兵的地方放在东莱郡,刘协就有向辽东进兵的想法。
    现在公孙度死了,张辽在北,甘宁在南,正好南北夹击,打辽东一个措手不及。
    公孙度的一生,太过传奇,原本是去逃难的,结果却一路扶摇直上,先后遇到了两位贵人,把他直接送上了人生巅峰。
    至于那位徐荣,刘协相信,徐荣自己恐怕也不会想到,他所推荐的人会成了割据称王的大人物。
    张辽身边有阎柔和陈宫,甘宁这边,刘协考虑了一下,觉得还少个谋士,便把陆逊派了过去。
    只要有机会,对陆逊这样的年轻人,刘协还是很乐意给他机会,锻炼他的。
    五天的时间,说短很短,说长也很长,但是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再次见到钟繇这几个人,刘协很惊讶的发现,他们都消瘦了不少,看来这几天都寝食不安,吃不下,也睡不好。
    还是钟繇率先表态,“老臣愿意追随陛下,绝无贰心!”
    说完这句话,刘协能明显看到,钟繇的腰好像一下子垮了似的,弯了很多。
    从曹操在洛阳迎接刘协来许都的那一刻开始,钟繇就已经被曹操笼络了,这么多年,曹操都很器重他,所以做出这个选择,钟繇心里很难受。
    紧接着,徐奕、毛玠等人相继表态,和他们相比,司马朗就显得轻松了一些。
    因为在赤壁之战,他差一点染上瘟疫,是刘协亲自出手救了他,所以他对皇帝是比较感激的。
    刘协点了点头,笑道:“很好,朕很欣慰,接下来,朕希望你们都能给曹操写一封信,替朕劝劝他,这么多年,朕和曹操一直相处的不错,有些事,何必再争斗下去呢?还有两三个月就年底了,朕希望曹操能回许都一趟,跟朕一起,欢度佳节!”
    钟繇注意到,当皇帝说到“欢度佳节”这四个字的时候,有意停顿了一下,声音也一下子提高了许多。
    这说明什么?
    说明只有真正的君臣和睦,才算是欢度佳节。
    如果曹操还是那么固执,那就不叫欢度佳节了,他今年也没必要回许都了。
    干脆老老实实的待在荆州吧,等什么时候想清楚了,什么时候再回许都!
    “另外,钟爱卿,回去之后,朕再交给你一件事。”
    钟繇急忙躬身道:“请陛下吩咐。”
    “回去后,你就着手重修洛阳的宫殿,朕不求一切都恢复原样,但也不能太寒酸,这许都终究不是长久之地,朕要尽快还于旧都!”
    钟繇愣怔了一下,见皇帝表情非常认真,钟繇心中暗惊,这难道是在宣布,曹操的时代过去了吗?
    很显然,许都的时代,也就是曹操说了算的时代。
    刘协决心要迁都,也就是彻底宣布,曹操的时代过去了,这对刘协来说,对汉室来说,注定都要掀开崭新的一页。
    当初来到许都是权宜之计,是刘协无奈的选择,现在一多半的地盘都已经回到了朝廷的手里,刘协已经变成了真正说了算的皇帝,还有必要继续留在许都吗?
    钟繇用力点头,“老臣领命,回去后马上着手安排。”
    司马朗几人也都感到了震惊,迁都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可是现在,一切都是皇帝说了算。
    过了一会,钟繇又问,“陛下,您大概想何时迁都,老臣好提前有个准备。”
    钟繇是司隶校尉,现在整个洛阳那边,全都归他管理。
    刘协转身往南方看去,他没有回答,诸葛亮却悟出了他的意思,“陛下何时迁都,这完全取决于曹操。”
    钟繇又是一愣,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
    也就是说,什么时候曹操真正的臣服,刘协就什么时候迁都。
    刘协迁都去洛阳,要的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如果曹操还不肯臣服,他就没必要去洛阳。
    诸葛亮对钟繇笑道:“钟公,你不妨把陛下迁都的想法,在信中也一并告诉丞相,让他有个准备。”
    钟繇点点头,心想,这一次怕是丞相要为难了。
    当天晌午,刘协亲自设宴,款待了钟繇这些人,他们离开许都的时候,刘协也亲自为他们送行。
    许都距离襄阳并不远,快马加鞭一天一夜就能把消息送到,曹操很快就接到了钟繇他们写来的书信。
    看完书信后,他把曹仁、夏侯惇、郭嘉等人找来,开诚布公的商量这件事。
    曹操站了起来,来回一遍又一遍的在屋里踱步走着,面带愁容,一边走,一边叹着气。
    曹仁气的咬牙瞪眼,很是火大,“没想到陛下动作这么快,钟繇董昭这些人吃里扒外,竟敢背叛主公,真是可恶。”
    夏侯惇也跟着说道:“这么多年,主公待他们不薄,你前番好心好意的让他们返回各自的驻地,这才没过多久,他们就背叛了主公,这些人可杀不可留,我恨不能把他们全部杀掉。”
    夏侯惇和曹仁都是曹操的铁杆拥趸,他们自然有理由生气,可曹操却摆了摆手,“子孝,元让,这也不能怪他们,陛下把他们召到许都,换了任何一个人,都没有理由拒绝,陛下想让天下早日安定,让臣子们一心一意的追随他,这难道有错吗?”
    郭嘉道:“陛下仁义宽厚,想君臣和睦天下太平,确实让人无法拒绝,谁如果拒绝,谁就是背叛汉室,谁就不想让天下早日安定,只能说,陛下手段太高明了。我本以为,陛下会亲自带兵逐一把他们降服,先用武力威慑,再适当的加以游说,没想到,陛下更省事,只用一纸调令,便将钟繇五人都召到了许都,然后,轻而易举就让他们表明了忠心。”
    尽管事情确实如此,可曹操还是很感到心酸和失望,他叹了口气,“我和他们共事十多年,却不如陛下一句话有用,看来天不助我啊。”
    郭嘉反问道:“明公,别说他们,换做是你,倘若陛下问你同样的问题,你又如何回答呢?”
    曹操翻了个眼皮,不悦的瞪了郭嘉一眼,这个问题,曹操也回答不了。
    “这不陛下还要迁都,什么时候迁都,也和我有莫大的关系,奉孝,难道老夫这次真的就要低头认输了吗?”
    曹操的声音突然变的有些苍老,曹仁却不服气的说道:“主公,咱们有兵有将,干嘛要低头认输,就算钟繇他们背弃了主公,你不是还有我们吗?”
    夏侯惇也说:“是啊,大不了杀回许都,重新把失去的夺回来。”
    曹操却没有看他们两个,而是眼睛直盯着郭嘉。
    郭嘉无奈的叹了口气,“明公,有句话或许你不太喜欢听。”
    曹操摆了摆手,“都这种时候了,你还卖什么关子,有话就说吧。”
    郭嘉道:“或许现在,陛下已经不把明公当成对手了。”
    当郭嘉说出这句话后,曹操感到很愤怒,好像被人给无视了一样。
    “明公,你不要动怒,我这么说没有恶意,陛下也对你没有恶意,以前在陛下心里,明公是对手,他要和你争夺话语权,争夺朝廷的控制权,可是这两年,陛下已经不再和你争了,因为他已经不需要再争了,不管陛下想要什么,只需一道命令,就可以达成了。”
    “他想让明公来荆州,你就来到了荆州,他想让你让出冀州牧,你就让了出来,他想让钟繇他们归顺,他们就站在了陛下那一边,明公,恐怕,我们真的大势已去了。”
    曹仁不甘心,争辩道:“可是我们手里还有十几万兵马呢?难道陛下就不害怕吗?”
    郭嘉轻轻摇了摇头,“说实话,陛下还真不见得会害怕。陛下这些年也没有闲着,出兵乌桓、征讨青州、安定徐州,前不久还去了东莱郡,呆了一个多月,虽说不知道去做什么,但甘宁太史慈却留在了那边。陛下和别的皇帝不同,他和将士们的关系总是处的很融洽,仅凭这一点,就不难想象,只要我们和陛下反目,至少会有一半的将士马上就会站在我们对立的一面。”
    “和朝廷反目,这个也只是理论上的假设,陛下甚至都不会相信真的会有那么一天。即便真的出现了,陛下也能从容应对。”
    郭嘉走到曹操身边,鼓起勇气,劝道:“现在陛下的手段已经变了,以前他会隐忍,会让步,可是现在,陛下的手段却完全让人无法应对,因为他是皇帝,张昭、薛悌、钟繇这些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没有人敢站在皇帝对立的一面,照这样下去,如果明公继续保持原有的态度,后果不堪想象。”
    “这?”曹操想了想,果然和郭嘉说的一样。
    因为刘协完全是站在皇帝的立场,他可以直接发号施令,谁敢不从,谁敢和朝廷对着干?
    郭嘉又劝道:“明公,你煞费苦心,恢复了丞相的旧制,结果呢,丞相已经徒有虚名,你现在仅仅只是一个荆州牧,天下大事,一切政令都是出自朝廷,由陛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