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君臣相知,客为何来
作者:风吹爱浪   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最新章节     
    乡间俚语有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
    曹操深知天门可用但也得万分小心,不过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如果不借这些人的力量,实在难以同北边的刘备抗衡。
    多年前在洛阳,曹操其实与在卢植门下求学的刘备见过一面,只不过那时他连同自己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第二次见面就是在颍川平黄巾之乱,那个男人就已初现英雄之姿。
    想了很久之后曹操承认之前因为招揽关张二人闹出的不愉快,以及后面的郭嘉与戏志才被掳走之事对刘备产生了偏见。
    后又因张良的缘故,认为其是一个彻底的假仁假义之徒。
    认为一个编席织履之辈,能成功纯属偶然,更是在心里看不上对方,认为不过是幸进小人罢了。
    只不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观刘备其人这数年来的言行,曹操这才叹气承认是自己狭隘了。这个男人,确实与众不同。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礼法有度,尊卑有别,就算他再爱惜张良之才,能给予其高官厚禄,无尽财富。
    却不会容忍他事事插手,代替自己做决定。更不会为了一介谋士,一个结义兄弟,冒着基业全失的风险远赴西域。
    这中间不确定的因素太多,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兵战凶危,又岂能如此儿戏。
    更何况水镜先生以及袁绍都纷纷出手,想要将那桃园四兄弟摁死在乌垒城。
    谁知天不遂人愿,连瘟疫都给用上了,还是没有杀死张良,反而成就了其赫赫凶名。
    去年末至今年的这场局在一切尘埃落定后曹操也分析了出来,这个连环计实在是教人防不胜防。
    三王攻刘表,马超举叛乱,襄阳起风波,徐州互角力,公孙进汉中。
    陇西有陷阱,伏兵藏敦煌,奇兵出陈仓,瓮中捉鱼鳖,妙计定关中。
    试问有这般对手,又让曹操如何能够高枕无忧。反正在他看来,就是高祖在世,有那些英杰相助,也不一定能争的过如今的刘备。
    因为张良这人太不讲道理了,心黑手狠,又仗着刘备的纵容手伸得特别长,听说其手下的暗影已经开始监察百官了。
    北方多豪杰,那潭水本就浑浊难明。在这纷繁复杂的乱世,本该是群雄并起,各方势力角逐之际。
    谁又知道那些龙蛇尽数被一头恶麟给打回了原形,出头的已经被灭,有心思的也得收起来。
    公孙瓒之死无论如何都让曹操没有想到,后来他从幽州军的行军安排之中算是窥到了一点奥妙。
    那就是刘备被安排到了陈仓,张飞与公孙瓒之间可没有什么同窗之谊,这局棋出手就是杀招。
    从这点上就能看出张良之狠,曹操有时在想,如果对方成为项羽手下的范增,他保证刘邦一行要是敢赴鸿门宴,绝对会被乱刀砍死,绝无侥幸之理。
    将脑海中一闪而逝的杂念压下,曹操用赞许的目光看了一眼黄承彦,笑着对他夸奖道。
    “有劳承彦,得你一人,胜却千军万马矣。”
    黄承彦赶紧抱拳行礼。“王上谬赞,这乃是为臣的本分,如何敢提一句辛劳。”
    “这是说的哪里话,有功就该赏。此前革兵甲、兴水师之功你就坚辞不受,如今又觅得良器为我解忧,当为你表功。”
    “来人,取我的佩剑倚天送给黄爱卿,另着内侍从我的私库里取黄金千两,白银万两,绫罗绸缎五百匹送到他的府上。”
    “此外加封你为六卿兼任军中东曹,遇事可先斩后奏,予你临机决断之权。”
    “王上,我,我……。”
    士为知己者死,聪明的黄承彦知道这是上位者收买人心的手段,可还是感激涕零,立刻伏倒在地谢恩。
    而且黄承彦能感受得到,在司马徽与韩无咎两位先生遇冷的情况下,他还是一如既往的被主公信任,荣宠不衰。
    这场君臣相知的戏码旁边的孔驷一直在冷眼旁观,内心叹道曹操确有人主之姿,难怪百里子那个老不死的让他要恭敬。
    想到天门被曝光之后在交州的举步维艰,被士燮家族以及南越人联手打压及迫害,从而导致损失惨重,就让他对张良恨到了骨子里。
    等到曹操安抚完黄承彦之后,这才看向孔驷。
    “先生既然口口声声称为我解忧而来,那想必是有高见,曹某洗耳恭听。”
    “只不过是一点个人的陋见,楚王乃至各位姑且一听。”
    “楚国之大患当在于汉,刘备遇张良,就如同周文王遇姜尚。古有飞熊入梦,今有麒麟入世,二者何其似也。”
    “其人的才能世人皆知,就毋须我赘言。张良固然可怕,可最麻烦的还是刘备。”
    “张良虽神机鬼谋,所出计策无有不中,无有不成,究其根底只不过是擅窥测人心罢了。”
    “这是其长处亦是短板,他这种人说白了很难有亲近之人,亦很难信任与被信任。”
    “有时候,太厉害也是一种错。功高盖主,君臣相忌,乃是败亡之始。”
    “这种人比那个毒士贾诩还可怕,他眼中没有任何规则与礼法束缚,行事百无禁忌,频出绝户之计。”
    “孔某在此放言,除了刘备那人,天下再无一人能容得下他。”
    “说到这就不得不感叹张良眼光的毒辣之处,刘备虽乃人杰,可才能着实一般,只不过略有勇力而已。”
    “如无意外,在这乱世之中想要成就一番功业何其不易也。”
    “可他就精准的找到了处于困顿之中的刘备,舍家弃业,肝脑涂地的跟随。”
    “桃园四结义,那份兄弟之情,或许也在那人的算计之中。”
    军帐里的许多人都沉默了,他们对天门之人非常警惕,但不得不承认似乎每一个人都不容小觑。
    孔驷,天门诸子百家之儒家的魁首,年轻时曾与韩无咎争锋的人物,辰报评价他学究天人,文武双全,善于隐忍。
    今日一见确有其才,陈登已经在猜此人的来意了,莫不是想要毛遂自荐。
    转念一想报纸的出现一定打乱了天门的某些规划,也算是想通了对方为何会来,应该是来求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