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尘埃饥荒
作者:你好好说话   文明模拟:迷失舰队最新章节     
    尘埃大暴动是「星联邦」早期的第一场大规模群众运动。
    在该事件后,「星联邦」开启了第一轮黄金时代,工业规模和人口规模都将进入前所未有的增长期。
    这是最幸运的一代人,对星族和原住民都是如此。
    【10年8月】
    尘埃大暴动的余震基本结束。
    随着大批富裕阶层和生产资料离开「尘埃」地区,该地区直接进入了经济萧条时期。
    而且,在这一关键时期,联邦管理部门还在逐渐全面停止人道主义援助。
    这直接导致了「尘埃」地区原本平抑的物价再度上涨。
    劳工阶层得到的赔偿很快就消耗殆尽,被用于购买食物等消费性活动之中。
    造成这一情况的根源是「尘埃」地区缺乏产业,缺乏工作岗位。
    在「星联邦」到来之前,情况不是这样的啊!
    面对「尘埃」地区的经济萧条问题,联邦管理部门的宏观方案如下。
    【选择:如何处理「尘埃」地区目前的萧条状态?】
    【选择一:什么都不做】
    【选择概率:30%】
    一些星族管理人员认为目前「尘埃」地区萧条的原因是大暴动正值粮食收获期,导致大量的粮食绝收。
    只要维持最低等级的人道主义援助,从其它地区调集粮食压低当地粮价,等待来年丰收即可。
    【选择二:向「尘埃」地区转移部分工业】
    【选择概率:15%】
    既然该地区的产业不足,那就从「赛岚」转出一些工厂不就行了吗。
    一些星族管理者支持该方案。
    但事实上,该方案基本没有可行性,除了这批刚刚调职来此的星族高层管理者外,从上到下,从中底层联邦管理者,地方管理人,工厂管理者到普通工人,乃至非工人的农业人口,所有人都必然会反对该方案。
    这个方案的本质就是联邦管理部门见「尘埃」这个小儿子快要饿死了,就希望从「赛岚」这个发展得最好的大儿子身上撕一块肉下来,给小儿子吃。
    【选择三:提升「尘埃」地区的农业技术】
    【选择概率:30%】
    不能向「尘埃」地区转移工业,那就帮它提升一下农业技术吧!
    在选择二遭遇了挫折后,选择三应运而生。
    【其它选择,概率:25%】
    【倒计时:3个月】
    在百忙之中,星衍抽空指导了一下这个问题。
    随着掌握的信息日益增多,他逐渐拥有了一种「预言」的能力。
    其准确性随着他掌握信息的精确程度而增加。
    “第二选项肯定不能选。”
    星衍首先排除了第二选项。
    从「赛岚」地区转移工业到「尘埃」地区只能让两个地区,两大种族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而且「尘埃」地区缺乏足够数量的熟练工人,也没有足够的外部条件来承接工业。
    因此放弃。
    “第一选项可以选,第三选项是否会空耗精力?”
    从表面上来看,提升「尘埃」地区的农业技术实力最为合理,是必选项。
    但实际并非如此。
    「星」舰队的农业技术是倒退最厉害的领域之一。
    目前星族的农业主要依靠传统化肥和农药,配合当地特色的农作物,半机械化自动化方式运作。
    「星」舰队已经失去了后工业时代的农业基本功,即基因技术和育种技术。
    遍览整个「星」舰队,星衍甚至找不到一个农业技术专家。
    只有一批对此感兴趣的星族在按照资料库中一星半点的残缺教科书研究如何育种,如何做农作物杂交,嫁接。
    目前的农业产量完全由现代化的化肥农药支撑,一旦等几代人之后,当地虫害适应了农药,且当地人口增长至人口上限后,农业问题必然会爆发。
    这个时间会很快,可能在一百年以内爆发。
    【科研计划:无】
    看了看操作面板,星衍也没有任何办法。
    缺乏科研工作者,缺乏成体系的科研工业,所有的技术还处于个人的经验积累阶段,效率极低。
    “如果选择第三选项,联邦就会向「尘埃」地区大规模投放化肥农药,并进行一系列宣传,应该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但即便没有联邦管理部门主动推进,这一趋势实际上也在迅速发生着,赛岚北部工业区的化工产品有相当一部分会卖给尘埃人。”
    “没有必要为了加速推动大趋势而耗费行政资源,联邦管理部门应该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对于星衍来说,行政\/管理资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
    这相当于「行动力」。
    在单位时间,单位地区内,行政资源是有限的,可以说是捉襟见肘的。
    以「尘埃」地区为例,如果星衍选择了选项三,联邦管理部门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源去推动农业工业化的进程,比如说要求「尘埃」地区管理人向「赛岚」购买化肥农药,并投入信息资源去监察这一过程中是否存在贪污,购买的东西是否被真正用于农业,而不是通过走私网络流失。
    这一整套流程涉及到了成千上万人,至少会占据联邦管理部门一半以上的精力,也就是星衍在「启航大陆」上这段时间一半的行动力。
    如果在这一过程期间发生了其它问题,例如,「订书钉」地区发生了一场大规模内战,军事部门评估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要求「星联邦」对其采取军事行动。
    在这一情况下,星衍必然会选择让联邦管理部门全力配合军事部门行动,那原先投入到「尘埃」的人力资源和工业资源相当于都打水漂了。
    在联邦管理部门离开后,双方就会进入到一般的市场流程中,与选择一,什么都不做的结果一样。
    而且,发生类似情况的概率还不小。
    “选择「选择一」。”
    星衍做出了选择。
    【「尘埃」地区发生了数轮小规模的饥荒,联邦管理部门的星族管理者仅仅在饥荒发生后投放了一定量的人道主义援助】
    【人口少量减少】
    【一些星族将联邦的无所作为视为低效无能,而广大原住民则没有任何看法,联邦管理部门没有义务如此,肯给人道主义援助就算是大善人了】
    【稳定度未发生过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