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大军南下
作者:老柑橘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最新章节     
    雪转变成雨。
    大江之南就已经感受到明显的变化。
    屠睢看着两岸依旧苍翠的山峰,神情带着些许的怀念。
    那是多年前率军南下时的记忆。
    匆匆而过的时光,似乎并没有改变这些景象。
    “太尉,前方将至湘县。”
    “好!那便在此等大军汇聚吧!”
    湘县地处要地。
    陛下此前有意设立长沙郡,但岭南未定,这件事便搁置了下来。
    现在仍属苍梧郡。
    大军只有半月时间,这对北方的郡县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这次征召的士卒并不包括北境各郡。
    指挥中枢也从蓝田变成了湘县。
    县邑外的码头临时建立了大军营地。
    各处军报便在此汇集和分发。
    中军大帐中,屠睢看着放在中间的沙盘,部将正在根据目前的前线战况将各色小旗摆那微缩的图形之上。
    “九江郡、鄣郡和会稽郡已经分兵两路对抗闽越和东瓯叛军。
    那便将靠近这三郡的北境士卒分配到这两路。”
    除了岭南几处关隘告急之外。
    闽越和东瓯边境并没有太多的消息。
    屠睢知道这三郡的家底,二十万的大军肯定分一些给这两处。
    “太尉,新消息。”
    传令士卒送来新军报,屠睢展开之后,笑了笑。
    “好啊!蒙恬这小子还真勇猛,这么快就拿下了东瓯的王城。
    如此一来,东瓯王北上受挫后必定思退了!”
    他看着手中的信件,指挥着部将将沙盘上东瓯一侧的旗子摆上去。
    同时他又将靠在琅琊港的舰队移到了东瓯王城。
    任嚣的海军可作为一个妙棋。
    既然蒙恬能够直捣黄龙,不到万人就能攻占东瓯王城。
    那五万海军也可直到南海,给阳禺和西瓯施加压力。
    各处的军情如火。
    在大秦军队的运行机制下,屠睢能够做的决策其实很少。
    帐中的部将能够处理大部分的事情。
    尤其在行军之时,繁琐的事情其实需要的不是决策,而是快速的安排。
    比如粮草的堆放,兵器出入的管理等等。
    “太尉,四川郡来信。”
    屠睢皱眉接过新来的信息,看完之后脸色阴沉了起来。
    “这个四川郡,还真没有消停的时候。”
    一万壮勇,跑了三分之一,若不是战事紧急,屠睢便已经下令斩了那领兵之人。
    “让带兵郡守待罪,其所属士卒支援九江郡!此次若无斩获,数罪并罚!”
    手下部将擦了把汗,太尉一瞬间的怒火让人心惊。
    ……
    繁忙不止体现在中军大帐之中。
    湘水上船只如同鱼群,密密麻麻的聚集起来。
    这些是征召的商队船只。
    国战之时,一些大型的商贾被征召。
    这些船只并非都是其商贾所有,有很大一部分是租赁而来。
    近年来大秦商业兴盛,但对于商贾的制约也越发明显起来。
    一艘大船后面排着长队,那数百艘楼船在这些零散的船队中格外的明显。
    秦字大旗在首船上招展。
    随风而动风帆上则写着“粟饼食肆”的名字。
    “这是何处的船只,如此排场?”
    “看那四个字没有?”
    “我又不识字!”
    “粟饼食肆!国都大名鼎鼎的饮食铺子,陛下都为其题字呢!”
    “哟,不就是个卖饼子的吗?这么多船他怎么养得起的!”
    “嗨,这咱咋知道……”
    大江边的人在议论着。
    这道长长的船队靠岸后,便又有一道船队而来。
    帆上也写着几个字,“琅琊神氏”。
    为首舰船上有人高声朝着两岸齐声呐喊。
    “琅琊神氏,受陛下召!长春运粮,支援国战!”
    齐声的呐喊响彻两岸,议论声再次响起。
    “长春来的粮!这路途可远了,他们来得可真快!”
    “这就不知道了吧,东北也修了大海港,帆船顺东北风而下,可比骏马!”
    江中呐喊不断,江岸上忙碌的役夫们则兴致很高的看着这难得的场景。
    这次的南征似乎有一些不同了。
    随后而来的一个青色的帆船。
    没有文字,也没有呐喊,但很多人都认识这种颜色。
    那是清女子的商队。
    有人低声的惊呼,因为看到这些船只之上有女子的身影。
    船队不断,口号有之,帆船写字的有之。
    密密麻麻的占据了整片水域。
    岸上有快马举旗,引领这些船队到安营之地。
    这些人将成为大军南下的命脉,所有的粮草和军资全都由这些人去运送。
    “多年经营,才成如此盛况啊!”
    屠睢早已接到商贾船队到港的消息,居高俯瞰整片河段的状况,不由得感慨了起来。
    “陛下的真心总算是换回了一些回报。”
    湘县的县令也跟着感叹一句。
    屠睢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看着这一切。
    ……
    九江郡南线。
    盱水畔的馀干县已经陷落。
    闽越王率领十几万越人越过武夷关塞,沿盱水北上,已经直逼豫章。
    九江郡守此时就在豫章。
    这座昭公七年,楚令尹子与吴师交战的地方,再次迎来了一场战争。
    只不过这里已经不再是楚境,而对面也不是吴人了。
    九江郡守挠着头。
    这次征召的一万五千人明显不足以抵挡这次北上的闽越王。
    他也知道一旦武夷山的屏障不在,那么这些人将很快沿着盱水进入彭蠡泽。
    那么他只能退守江水以北。
    “郡守,闽越人应该不到十几万人。”
    “是不是十几万人都已经不重要了,咱们抵不抵挡的住才是关键!”
    部下不再言语,很明显以他们这么点人,怎么可能抵挡了这么多越人。
    “郡守!军情,东瓯军情!”
    九江郡守赶紧接过来信,展开一看当即笑了起来。
    “哈哈哈!东瓯王的家没了!这是个好消息,让人遍传军中!等明日交战时冲着那些闽越人喊起来!”
    “这可是个好消息,那会稽郡尉这么厉害吗?”
    “郡守与郡尉皆都南下了,能不厉害吗?”
    九江郡守神秘一笑,“嘿嘿,我估计闽越的王城东冶也会是同样的结果!”
    这些人地处偏僻之地,不知道大秦的海军已经发展到了什么样子。
    也是陛下掩盖的好,琅琊军港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任嚣已经回归,那批刚屠戮了一个群岛的士卒此时杀机正盛。
    “那咱们就喊东瓯王城被破,东瓯王仓皇南逃吗?”
    “不用如此委婉,直接喊东冶被大秦海军围城,让他们分兵去吧!”
    这次九江郡守不再担心闽越人继续北上了。
    无论消息的真假,这位野心勃勃的闽越王也的派人去东冶证实一下。
    如此一来,九江郡也将迎来北境的支援。
    无论最后决战如何,他都能撑住不退。
    反正其他战线必将有所斩获,自己坚守此地便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