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
作者:老柑橘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最新章节     
    冬去春来。
    匆匆而过。
    春祭之后,皇帝的车队又出了咸阳。
    这次是直接往北而行。
    一路草木青嫩。
    秦始皇坐在车中,看着两边放水灌溉的田野,心中有些欢喜。
    大道之上,有一群人站立迎接。
    此行掠过频阳,本不在行程之内,但他也朝东拐了一下,顺便看看老武成候。
    王贲精神奕奕,离开了朝堂这几年,这位老将精神气仍未落下。
    “哈哈,通武侯精神依旧,可没有老态!”
    王贲忙上来躬身,“前来迎接陛下,自然得打起精神来!”
    秦始皇扶住他的手,再细看时,才发现这位将军头发已经尽白,只是脸上精神,言语之间也有气力,才没有太多老人姿态。
    “陛下先去乡中休憩一日,再去父亲墓前祭奠如何?”
    秦始皇点了点头,“一切依你安排。”
    说完,他又看向了频阳县令,“县令也随同前往,朕也想问问县中情况。”
    频阳县令躬身领命。
    车马缓行,沿频水畔向东。
    频阳县令指着两侧麦田,缓缓道:“今年冬雪不多,入春以来少雨,这几天转暖后便组织各乡,灌溉浇田。”
    车内,频阳县令小心解说,王贲在一侧静静听着,没有多言。
    “去岁棉花收成如何?”
    内史起先选育的棉田不多,频阳算是最先推广种植的地方。
    “棉田收成很好,比种豆一亩能多百钱收益。”
    这些能够结出芦花的作物,在推广之初便受到了欢迎。
    尤其是今年,算是一场大丰收,县中棉花成了抢手的货物。
    王贲也言道:“乡里也种了些,不说别的,做成被褥当真比芦花暖和。”
    秦始皇点了点头,“县中既然已经形成规模,便可以此形成产业。
    这次朕带来了棉纺的技术,县中可寻将作府的人着手建造工室。”
    频阳县令接过秦始皇递来的册子,神情有些激动。
    早就听闻陛下手中有棉纺的技术,只不过因为棉花种植没有成规模,暂时没有露出。
    这次听到陛下询问棉花产量,他便有了觉察。
    “棉布比不上丝绸,但优于麻布,衣食住行,衣物由此便可解决。
    这是个很大的产业,朕希望频阳县能够开个好头。”
    频阳县令顿觉肩上沉重了许多。
    “必不负陛下期许!”
    秦始皇笑了笑,再看向王贲。
    “那小子还未拔剑?”
    王贲知道陛下所言是谁,“每日天亮便习武,诵读兵法。午饭后便枯坐墓前,黄昏便入睡,如此循环,自大父去日便如此了。”
    秦始皇笑了起来,“这生活比朕的作息还规律!”
    频阳东乡,美田千顷,这是王翦故里,也是关内富庶之地。
    陛下驾临,乡中自然有迎接仪式。
    秦始皇下来后,便看到乡里间屋舍俨然,道路平坦宽阔。
    一处乡里,可比边境县邑,只是砖瓦建筑,比县邑更加富庶。
    一行人跟着乡中三老浏览一番,山呼不断。
    秦始皇看后感慨,“朕之所愿,大秦处处当如此!”
    “陛下之愿,不远矣!”
    王贲附和了一句,却知道这件事有多难。
    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良田,也不是每个地方的乡贤都如王氏。
    宴席自然不缺,但饭食吃的朴素,蔬果多于肉类。
    在这个时节,能够有这么多蔬果,却是一种富贵表现了。
    在王家宅邸休憩了一日。
    次日,秦始皇便换了一身便服,只带了王氏子嗣数人及数十护卫,便来了王翦墓前。
    未近前,便看到一座草屋在一个石碑之侧。
    隐约有念诵之声传来,秦始皇侧耳听之,便听到一个清朗声音传来。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念诵到了一半,那声音渐渐低沉,似乎在喃喃说些什么。
    这时身边王贲道:“这是行军篇。这小子最近在推演岭南战事。”
    秦始皇点了点头,看样子王贲也没少往这边跑。
    这时,有犬吠声音在屋侧响起。
    青年人呵斥一声,便走了出来。
    见到一行人而来,先是一愣,然后便迅速整理了一下衣着,快步迎来。
    “韩信见过陛下!”
    青年眼神中带着光彩,郑重施礼。
    秦始皇笑了笑,对王贲道:“这小子养得不错,比当年模样更加英武了不少!”
    韩信知道这位陛下给那北上燕良安排的婚事,一听夸赞英武,便慌忙转了话题,“我这茅屋太简陋,陛下若不……”
    “朕不嫌弃简陋,也想看看你对岭南战事的推演。”
    说着,便径自走进了茅屋。
    小屋很简陋,墙壁上的茅草帘子却很整洁。
    一张小床,被褥叠的整齐,正门是一个大的沙盘,上面沟壑之间有一支支小旗。
    秦始皇看了一眼,“这是蒙恬与那闽越王的终局一战?”
    跟上来的韩信点了点头,“闽越王最后一战极其惨烈,我不知他是如何做的, 在减员如此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士卒不溃败。”
    “越人死地,唯有一搏吧。”
    王贲说出了一个可能。
    秦始皇并没有关注这些,而是看向沙盘上的旗帜。
    “你这排兵,数量可对不上。”
    “陛下明察秋毫,确实不对,这些多余的越卒是我临时征召来的。”
    韩信笑了笑,指了指已成包围之势的越卒。
    王贲这才发现,沙盘上的局势已经反转。
    “怎会多这么些士卒?”
    王贲不解。
    “闽越王身处越地,我查了一下如今闽中郡的户籍统计,周边山寨有很多越人,若是强征,未必不可再凑出数千人,这样便可作为掎角之势,抢先蒙恬军占据山头……”
    青年神采飞扬,给两个最能够了解局势的人,讲述着关于闽越最后一战的反击可能。
    良久,少年讲述完毕,满怀期待的看着正在思索的陛下。
    秦始皇拍着手,笑道:“不知道若是蒙恬在此,会如何接你这些招式。
    他如今就在蓝田,你可去信询问。
    朕很期待这场战事最后会不会有反转。”
    那知韩信却摇了摇头,“就算是这一场大胜,闽越王最终也会失败。
    陛下令全国二十万士卒南下,大势压人,就算这一场闽越王勉强胜过。
    在南方的任嚣军往北堵截其退路,他最终也会是一样的下场。”
    败局已定,这是更大的棋局。
    秦始皇与王贲相视一笑。
    此子已经从谋战,到谋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