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合围之势
作者:老柑橘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最新章节     
    武关外。
    一支庞大繁杂的军队正在朝着城墙靠拢。
    由此南下的道路被彻底切断。
    南阳郡守已经逃离到此。
    各县的情况不容乐观。
    陈郡陷落之后,贼兵第一个攻去的就是南阳郡。
    两郡相邻最近,南阳郡又是沟通云梦洞庭的要道。
    可以说占据了此处,大秦跟南方各郡的联系便被砍了一刀。
    再有军令传达,便只能依靠巴蜀两郡的通道。
    守关士卒看着绵延而来的贼兵,并没有太多的震撼。
    因为更震撼的他们也曾瞧见过。
    当年十数万南征将卒入关受赏,单是队伍就走了半天。
    负责欢迎工作的人嗓子都哑了。
    武关向来是大秦攻防皆备的城塞。
    其内城防设施完备。
    在得知南阳郡陷落后,便立即组织人手,严密守卫。
    城防上火把已经点起。
    就待关都尉一声令下,十几门火炮齐射。
    先给这群人攻城的叛军一点颜色瞧瞧。
    这队人马领兵之人名叫宋留。
    是铚县人,说起来也算是陈胜的老乡。
    数月前陈胜三百人杀出阳城的消息震惊整个铚县。
    宋留便领了一百人,攻占了县邑,斩了县令。
    一时云集千人,与陈胜合为一股后,屡立战功,成了张楚政权的核心人物。
    陈胜称王不久,便定下征伐暴秦,诛灭无道的口号。
    当即分兵各处,攻城掠地。
    宋留得了个便宜差事,便是佯攻南阳,因秦军扼守武关。
    其实就是给周文的奇兵做策应。
    宋留本意要跟南阳郡守拉扯一番,至于攻不攻的下来南阳,那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谁知道刚入南阳,不少人来投。
    五千人的队伍,顿时成倍增长。
    南阳郡是当年楚国之地。
    此地楚人在与秦战斗的前线,跟秦人多少都有些恩怨。
    等大军到了南阳郡邑,已经有了三万之众。
    宋留当即膨胀了起来,这么多兵,南阳是我的了。
    果然,南阳郡守只守了五日,便朝着武关撤兵。
    宋留没有追击,而是放纵士卒,大掠三日。
    原本还算是富庶的南阳城邑被霍霍得不成样子。
    眼见得要入冬,陈郡那里便传来了消息。
    言魏人周市已经取了魏国大部分地区。
    眼见得没有什么事情的宋留便心血来潮,决定领兵来武关瞧瞧。
    看看能不能讨到好处。
    大军兵临武关,他看得清楚。
    人很少。
    想到那个颇懂兵法的周文,当即火热起来。
    看来他已经逼近函谷关了。
    这边攻城正进行攻城准备。
    便听得帐外有人大声哭喊。
    “何人喧闹!”
    “将军,大事不好!”
    宋留一愣,听到是自己亲信声音。
    在此人进帐之后,他便看到此人一身血迹,狼狈不堪。
    “你这是……”
    “将军,秦人反攻,夺取了郡邑!小人冒死突围,昼夜奔袭了三日,请将军回援!”
    “什么!秦人?哪来的秦人!”
    那人哭喊着道:“自南方来的,皆是精锐秦卒,攻城之势迅猛狠辣,宛县危急啊!”
    宋留一愣,他怎么没想到,南郡竟然还能出兵援南阳。
    南郡就没有反秦义士吗?
    南郡哪来的大秦精锐!
    ……
    邯郸城破后。
    武臣并没有放松下来。
    并且严令士卒侵扰百姓。
    他来到了秦始皇的故居。
    看到修缮一新的房子,笑了起来。
    “堂堂始皇帝,便是从此处走出来的。”
    “甚至连寻常人家也不如。”
    一旁的张耳也跟着附和。
    武臣看向这个闻名天下的名士。
    “耳在陈王面前陈词,着实让我开了眼界。
    陈胜不过一奴仆之人,才有一点收获,便想着称王。
    真的太急了一些。”
    “所以我才与陈馀离开那里,跟随将军北掠赵地。”
    武臣笑了笑,“先生可有什么要教我的?”
    张耳正色,“将军一路征伐,已得赵地王城。
    如今手下将卒数万,城邑三十余城,尽得赵地之是早晚之事。
    将军有意为王否?”
    武臣眯着眼,“先生在陈力劝陈胜不要称王,到此地为何又劝我为王?”
    “今时不同往日。
    在陈时劝陈胜,是其势力仍小,还不足以号召天下。
    如今劝将军,是义军如今分兵各处,将军手下士卒忠心,又有如此庞大土地。
    真愿在为其下之臣?”
    这话说的武臣一滞。
    是啊,自己带着这么多兄弟北上徇赵地是为了什么,怎么可能再去向陈胜称臣。
    但他却不急,如今刚入邯郸,诸事未定,还不能采纳张耳的意见。
    “你所言也太急了一些,不过立王可缓,但只有将军称号也不足以服众。
    我便自称武信君,如何?”
    张耳躬身,“臣见过武信君!”
    两人哈哈大笑。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在没有什么权势的时候什么都不敢想。
    如今占据一座王城后,武臣的信心暴涨。
    在称武信君没多久,便在张耳与陈馀怂恿下,自立为了赵王。
    数月前还是一个郡县的躬耕之人,如今赫然成为天下一地之王。
    命运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头戴王冕,身穿王袍的武臣看着大殿中的文武,笑了起来。
    “诸卿平身吧!”
    这一瞬间,他有了大权在握的感觉。
    “王上,赵国复立,臣请命继续攻略各地,让国土尽快恢复往昔,以全民众盼复之心!”
    被封为右丞相的张耳终于了却的当年心愿。
    此刻的他满怀着信心,期望大展心中抱负。
    当年的信陵门客,如今也是一国丞相了。
    “准奏!”
    “王上,赵国即立,陈王必定不悦,我们还是要多加防范。”
    陈馀上前进言。
    武臣略一思索,“国尉所言有理,可有良策。”
    “王上可抽调士卒,陈兵大河沿岸,以防其余各路兵马袭击。”
    “准奏!这事情便有劳国尉。”
    第一次在大殿议事的感觉真的非常好,武臣觉得,整个人似乎飘在了云端。
    这时,忽然有士卒身负令旗跑到了大殿之上。
    “禀将……王上,大事不好?”
    武臣还未说话,张耳立即怒叱,“今日是王上第一次上朝,如此慌张,惊扰了王驾,该当死罪!”
    “丞相莫要为难士卒,且听他有何急事。”
    那士卒松了口气,然后便道:“王上,哨探自城北二十里外发现了大股匈奴!”
    “荒唐!匈奴都被秦人赶走了,哪里能来到此地!”
    又被训斥了一句,士卒都快哭了。
    “真的是匈奴,哨探被斩杀过半,拼死才逃回来的!”
    是不是匈奴他们很快便知道了。
    赵国复立没过三天,便遇到了匈奴人装扮的数万大军围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