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迫近陈郡郡邑
作者:老柑橘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最新章节     
    走出了山岭。
    韩信看着萧瑟的乡里,神情有些悲愤。
    往年这里必然也是屋舍俨然的地方。
    如今残破的乡里,已经没了人迹。
    贼兵浩荡,所过之处,如同蝗虫过境。
    这批人根本没有什么后勤补给,沿途的乡里城邑便是他们的补给。
    “人还是杀少了!”
    一旁的飞燕皱眉看向躺在门侧的一个尸体。
    已经腐烂,但惨状仍在。
    “休整一日,明日深入敌境!”
    千人在新城县外补给之后,便绕嵩山南麓而行。
    沿途经过数个乡里,都是一片惨状。
    起先韩信还同伙伴们一同埋葬那些人,到现在已经麻木。
    “纷乱起,这些人或反抗,或顺从,下场其实都一样。”
    云恢眼神中带着一股漠然。
    大势之下,谁都逃不了。
    “所以我们要尽快了!”
    韩信面色冰冷,神情中带了一股决然神色。
    “此地距离陈县还有三百里,已经到了他们的势力范围之内了。”
    飞燕看着地图,神情中带着一丝期待。
    “让后勤营准备些弩矢。”
    韩信揉搓了一下脸,“我们也招兵!”
    “有人会跟随我们吗?”
    飞燕有些疑惑。
    云恢则道:“会有的。”
    他的声音中带着肯定的语气。
    次日清晨,乡外忽然有一声哨响。
    那是外围巡查的队员发出的响动。
    “诸位可是陛下的兵卒?”
    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看着围拢过来的人,眼中带着希望的光芒。
    “我等是大秦新军,奉陛下之命,前来讨伐叛逆。”
    “这的是陛下的兵马,哈哈,乡亲们,快来啊,陛下来救我们了!”
    老人话音刚落,一个个面黄肌瘦人从密林中走了出来。
    他们打量着这些人陌生人,有害怕,还有一丝期许。
    “那日贼兵来了我们乡里,三老非要领着一群人要跟他们理论。
    我想都是反贼了,还能听你的理论,便领着这些佃户都逃了。
    我们这里有山,藏个把月没问题。
    只是入冬了,藏不了多久,我们肯定陛下会派兵来,所以我这把老骨头便成了探子。
    要是被贼兵杀了,也就杀了。
    好在遇到了你们!”
    老者絮絮叨叨的讲述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韩信等人沉默的听着。
    他们终于明白,原来所谓的反叛,其实并非是由这些底层的佃户和黔首而起。
    “传讯国都,问下国都,如今这个情况如何处理?”
    韩信让后勤营拿出了一部分粮食,分给了这幸存的百余人乡民。
    然后让传讯士卒去电国都。
    答复很快传来,“治粟内史已经出关,统筹各处官吏,正在彻查各地乡里情况。”
    云恢淡淡道:“相信陛下自有安排。”
    坐镇国都的老家伙们可没有闲着。
    又停留了半日,千人队伍准备继续出发。
    那正在指挥乡民收拾残局的老者忽然拉住了他。
    “让我小儿跟你去,去打仗!”
    一个年纪十三四的瘦弱小子走到了韩信面前。
    “我能抗包裹!”
    小小年纪,眼中带着决然。
    恍惚间,韩信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那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少年。
    “后勤,给他一把弩矢,一个木盾。”
    飞燕道:“这孩子,太弱了,不符合我们的标准。”
    韩信看了看她,“符合我的标准就行。”
    然后他又看向了这残破的乡村,“他父亲只是想让儿子有口饭吃。”
    入冬了,后面扫尾的人不知何时能到,这群人能不能挺到那个时候都是问题。
    “小子,叫什么?”
    “将军,我叫照。”
    “今天你就是上林学宫的兵学院学生了,我们再执行任务,你的学习,便让你这位师姐代劳!”
    飞燕深深看了韩信一眼,总觉得他是故意的。
    队伍继续前行,随着深入腹地。
    他们收拢了更多的人。
    在路过一处县城时,竟惊喜的发现,这里仍旧有守城的人。
    “召陵县令,陛下当年在琅琊赐官的博士之一。”
    云恢看着城墙上的县邑名字,心中快速查阅到了各地卷宗。
    此时他们这支队伍已经发展到了五千人。
    同那些贼兵一样,各式的装备都有。
    唯一不同的是,这群人的眼中带着坚定地神情,带着希望。
    韩信的能力快速体现,无论什么人,在他的统御下开始快速的整合。
    对方围城的千人在看到这大部队后,迅速撤离。
    韩信才得已到了城下。
    “来者何人!”
    一个留着山羊胡子,头戴高冠,中年儒生打扮的人站在墙头。
    声音有些尖厉。
    韩信没有废话,将手中的凭证放到了送下来的篮子里。
    后者看后,当即命人打开了城门。
    韩信领兵进入县邑,发现这里整洁如新,屋舍俨然,丝毫不像是被围城数月应有的样子。
    “敢问先生大名。”
    “不敢妄称先生,只是夫子的学生而已。两位院长亲至小县,真是救了全城数万百姓的性命啊!请受老夫一拜。”
    这人说话慢条斯理,根本不像刚才那样歇斯底里。
    一番盘问,才知道这位召陵县令如何守到了现在。
    其实也算是贼兵仁慈,陈胜似乎知道这位县令的大名,在称王时也曾相请,却被其断然拒绝。
    后来便派兵来攻,十数日不下。然后便让人围了起来,如此便相持到了现在。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老夫授陛下赐官,自然要管理好一县之地,教化百姓,生产劳作。
    贼兵以下犯上,岂能让老夫改心中之志!”
    云恢等人面面相觑,看着这老夫子,都充满了好奇。
    “敢问县令,如何坚持到了现在。”
    “实不相瞒,老夫常年钻研月报上的丰产之法,并让县中民众认真践行,数年间存粮足够城中五万人一年所需。”
    韩信瞪大了眼睛,真的被震惊到了。
    这县令得知这五千人要去讨伐,贼兵陈胜,当即将县中五千民壮编入了他们的队伍中。
    顺便将家底掏了出来。
    可以装备万人的长矛,弓弩,箭矢。
    云恢看向韩信,“我在这里与县令最为后应,供应你的粮草。”
    韩信知道他心中所想,是想探探这县令的底,同时也可以此作为前进基地。
    一万装备了兵器的军队,浩浩荡荡赶向,百余里外的陈县。
    同时,攻下南阳郡的叶腾也正率领大军东行。
    沿途扫灭了不少叛乱势力。
    那些俘虏正在源源不断的被运往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