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苏洵的见解
作者:归一仸   架空时代,重新活一次最新章节     
    苏洵知道,龙爷爷是在关心他。
    不让他一个人在里面转圈圈,这些年来,他慢慢地学会了独立自主。
    再也不是当初,遇到困难就哭鼻子的小子了。
    他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不过,龙爷爷既然这样问了,他也不能让他老人家担心。
    苏洵就慢慢的说了,当初,他怎么化解所有的问题。
    他刚开始接手这个烂摊子的时候,确实,他也不知道怎么做的。
    后来,他跟着阿雪细聊很久,才慢慢的接了一个摊子。
    当时的巴国,堪似一个烂摊子。
    其实,是有机会寻找方法的。
    他开始就深入的了解巴国的文化,一开始从几十年找不出原因,他就更深入的深挖到。
    刚开始巴国建立的时候,是怎么样。
    巴国刚开始的老百姓是非常淳朴,还非常善良的群体。
    在世界开始区分不同国家的时候,有一个群体,很多国家都不能接受这些老百姓归类他们国家。
    因为,那些老百姓太聪明了,聪明的令人害怕,还出现防备心理。
    甚至,有些国家为了赶尽杀绝,把这些信仰的老百姓,杀了大部分。
    剩下不多的群体,拼命的逃跑。
    最后,就只剩下巴国皇帝收留他们,画了一个区域,让他们在那里生存。
    但,过了几百年后,这些老百姓不甘受控于一个区域,他们想吞噬巴国。
    让这个巴国真正的属于他们这些人的,所以,当他们有实力的时候,就开始发起战争。
    很多人,都说他们没有良心。
    当初,所有的人不要他们的时候,是谁收留他们的。
    怎么做忘恩负义的事情,难怪,当他们的种族,受到差点灭顶之灾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老百姓站出来说话。
    就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面对死亡,在他们这些人面前,没有人情可讲,只有利益。
    利益至上,只要他们想要达到的利益,就会做出,毁灭人性的行为。
    在这个出谋策划行为之中,有秦国参与。
    秦国还不嫌事大,还不断的出武器鼓动,那些人去闹。
    因为,越多国家去闹,秦国的武器装备越好卖出好价钱。
    这样,秦国的通货膨胀就可以嫁接到那些战乱的国家。
    他们过惯了,人上人的生活,怎么可能因为通货膨胀,让秦国人过上苦日子。
    所以,秦国的官员就想到这个方式方法。
    这个损人不利己的招数,只有秦国能想的出来。
    秦国人也怕遭到报应,也不怕,得到反噬。
    佛家不是有一句话这样说的,你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样的果。
    只是时候未到,当真的到达那一步的时候,自有人来收拾秦国的。
    只是时间问题罢了,他就好好的等着。
    他等不了,还有他的子孙,他的子孙等不了,还有子子孙,总之,那些人,不会有好结果的。
    但,目前,秦巴国的情况来分析,现在主要搞定,他们两帮人的信仰不同。
    巴国的本身的老百姓是善良的,就是,要说服后面住进来的外来人口。
    怎么说服他们,放弃争夺。
    大家所有的人,都能和平相处。
    现在,不行,以前通过外界的手段,打打杀杀。
    都是人命,不能让历史重演。
    这个苏洵就了解到这里,然后跟阿雪好好讨论。
    到底怎样才能做好,让巴国所有的人可以做到和平相处。
    大家都不想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大家都想,把利益掌握在自己这边。
    如果,用什么条件,让大家都满意的方案就好了。
    曾经,苏洵也想了很久。
    以他的能力,是想不出来的。
    最终,还是阿雪想到了。
    所以,那天他们就在御书房聊了很久。
    才得到最终的满意的结果,最后,苏洵在阿雪的提议当中,慢慢的解决了,巴国的内部的问题。
    具体什么方案,还是要细说。
    魏踏雪当时她也分析着当时的国情,她想到有点像一个大家庭,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
    只是把大家庭,扩大成一个国家而已。
    所以,问题就好搞定了。
    怎样才能让一个大家庭的人,都满意,她也想了很久。
    所有的人,都想自己利益最大化,不想自己利益受损。
    那怎么办到呢?又不损害双方利益,又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魏踏雪一直在想,一直在想,怎么做。
    如果,她是其中一员,她会怎么做。
    她代入角色的思考这个问题,她会怎么做。
    最后,真的被她想到了。
    如果,一个大家庭,那就必须有一个说话有分量的人出现。
    这个说话的人,必须让所有的人都信服的人。
    现在苏洵就是这个让所有信服的人,接下来就是,让他怎么平衡大家的利益。
    不过,要把这个利益平衡的话,就要做到一碗水端平。
    但看,目前巴国的情况,很难一碗水端平。
    他们两方经济不对等,因为原始的巴国老百姓,他们对经商不是很懂。
    都是做着传统的手艺活,后来进去的巴国老百姓。
    他们的民族比较聪明,很喜欢赚钱,还非常冷酷无情。
    只要谁阻挡他们赚钱,他们就杀谁。
    在利益面前,没有人性。
    只要钱到位,啥事都敢做,没有什么道德底线。
    就是因为有这个德性,所有的国家才不敢接收这些人到自己国家来。
    毕竟,留这些人,是一大隐患,对本国的老百姓造成伤害。
    当时的巴国的皇帝,就是一时心软,接收了这些老百姓。
    所以,现在这个隐患出现了。
    目前,是想办法搞定先。
    魏踏雪想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理念。
    就是说,那个区域的老百姓保留他们的生活习惯。
    另外一边的老百姓,就保持他们传统文化,大家画一条线。
    这边是大国的巴国老百姓居住,按他们以前的信仰继续生活下去,另外一边,就按他们后来居住老百姓信仰继续生活下去。
    相当于,一个国家,两种信仰。
    但,这个信仰,可以包容,又可以融合在一起。
    这样大家,不会,因为刚开始的利益,让所有的人,赔上自己性命,又可以,让所有的老百姓,按原来的生活生活。
    就是这样,魏踏雪把这个方案,让苏洵去实行。
    真的,搞定了巴国内部问题。
    现在所有的巴国老百姓,都接受了,这样的制度,大家都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