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选择去哪里读书?
作者:花朝白榆   穿越之炮灰崽崽保命日常最新章节     
    若是没有秦氏,没有秦氏生下林煜,林家早就走上了红楼梦书中原本既定的轨迹。
    林老夫人会被贾敏给害死,贾敏会养死林如海唯一的庶子,贾敏会将林黛玉教得向心贾家,贾敏会将更多的林家家财搬去荣国府,林如海死会在任,林黛玉和林家的全部家财都落在荣国府手中,最后林黛玉也死在荣国府。
    林如海这支血脉彻底断绝。
    是因为有秦氏,有林煜才改变了林家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林黛玉的命运。
    所以林煜说的没错,能有秦氏这样的继母是林黛玉的福气。况且秦氏是个善良人,从未对林黛玉做过任何不好的事,也从未伤害过林黛玉。
    可林黛玉却因为贾敏而一直对秦氏心存芥蒂,更是因为秦氏成为林如海的继室夫人而怨恨秦氏。
    这林黛玉真是不识抬举。
    秦氏叹息道:“我好不好你是知道,可外人不知道。黛玉身体不好,又总是动不动就落泪,一副伤心的样子,别人不知道,还以为是我这后亏待了她呢。”
    “等老爷休沐我们就要去荣国府拜访了,她这个样子,荣国府的人肯定会以为是我亏待了她。我真是拿她没办法了,想想都愁人。”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到时我可真就是百口莫辩了。”
    看秦氏发愁,林煜不禁怨恨贾敏,
    “都是贾夫人的错,是她最可恶。“
    “当时二妹妹只是个三岁孩子,根本不懂也不知道大人之间的恩怨,是贾夫人将大人之间的恩怨告诉二妹妹的。将不好的想法灌输给二妹妹的,是贾夫人教坏了二妹妹。”
    “从这事可以看出贾夫人她一点都不爱二妹妹玉。或许从更早的时候,在贾夫人刚生下二妹妹,知道二妹妹是女儿不是儿子想掐死二妹妹的时候,就该知道贾夫人她不爱二妹妹。”
    “以前的二妹妹多机灵可爱。当初父亲和祖母就不应该让二妹妹搬去荷风曲院和贾夫人一起住,不该二妹接触贾夫人。这样贾夫人就没有机会教坏二妹妹。”
    正是因为贾敏不爱林黛玉,她才会灌输林黛玉怨恨,才会不让林黛玉和异母兄弟姐姐好好相处。
    要知道林黛玉是女孩子,出嫁之前受父亲庇护,出嫁之后也要靠父兄撑腰。可林黛玉与异母兄长不亲,怨恨兄长生母。
    这样异母兄长又怎么可能会心甘情愿庇护她,为她撑腰呢。
    可以说贾敏根本不爱林黛玉,根本没为她以为考虑。
    林黛玉被贾敏给洗了脑,明明是个聪明人,非要钻牛角尖。这聪明钻了牛角尖,那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娘,二妹妹的事您跟父亲说,还是让祖母继续管着吧。再让父亲赶紧请个宫里出来的嬷嬷教导二妹妹。二妹妹的事您能不插手就尽量别插手,免得您做什么都不对。”
    “对了,二妹妹的月例,您就比照我们的再多给一倍。免得到时有人拿这事说事。”
    “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我们家也不缺那几个钱,贾夫人送去荣国府钱,都不止十个十里红妆了。那些我们都不计较了,还会计较这几个钱不成。”
    “总之不能让人挑拨毛病来……”
    林煜给秦氏出主意,替秦氏解决有关于林黛玉的麻烦事。
    秦氏有事做了,林煜也去忙他自己的事。
    林煜离开扬州,林家请的夫子没有跟他们一起进京。
    进京之后,如果林煜还想继续在家读书,就得聘请新夫子。如果不想在家读书,那就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去书院读书,一个是去国子监读书。
    正三品以及上官员和朝中勋贵都有一个可以去国子监读书的名额,朝廷给朝中大臣和勋贵的福利。
    勋贵要么是祖上立过功的,像荣国府贾赦手上就有一个名额,之前是给贾珠用了了。
    要是自己立了功的,像林如海,他是勋贵也是正三品以上大臣,所以他手上有两个名额。
    林煜和佑平以后都可以用。
    林煜自己还在犹豫该怎么选择。他决定等林如海回来再跟林如海商量商量。
    林如海从宫里出来之后,还是先回户部去当差。
    因为是刚接手事情比较多,林如海一直忙到入夜之后才回来。林如海回府就被秦氏给请了去,林煜都没见到林如海。
    等到林如海有时间,都已经过去好些天了。
    这天难得林如海回来早,林煜去找林如海商量。
    林如海给林煜分析:
    “不管是在家读书还是在去书院和国子监,都各有各的好处和坏处。”
    “在家读书清静,不会被打扰,也不用费心去与人来往,去处理人际关系。但在家读书没有同窗,没有朋友也没有对手。”
    “人若是没有了对手,就会容易懈怠不思进取,容易狂妄自负以为自己天下无故。这样不好。”
    “去书院读书,学习氛围比较浓,比较容易被带动调动读书的兴趣。在书院读书有同窗,有朋友,也会有对手。”
    “书院的人际关系相比起国子监就比较简单,是比较适合做学问的方。但学院的竞争不够激烈,人际关系简单对你成长就有限。”
    “国子监有大景最好的夫子,最全的藏书;同时也有最复杂的势力派别,最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式各样的人。”
    “国子监的学子都是大臣和勋贵后代,这些学子身后都代表着不同的势力。有宗室,有文臣,有武将,有勋贵,还有裙带子关系进去。”
    “国子监的学子资质良莠不齐,有天资过人的天才,也有蠢笨如猪的蠢货。有翩翩君子,也有阴险小人。”
    “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将来都是要入仕为官的。这些人代表着他们各自背后的势力,在国子监就已经斗上了。”
    “你将来是要入仕为官的。你已经才考取秀才功名了,你心智成熟。依为父之见,为父是希望你去国子监读书。”
    “若是你能在国子监读好书,从国子监出来考取功名入仕,那为父以后就不用担心你在官场上会吃亏了。”
    能从国子监那样复杂的地方混出名堂来的,都不是等闲之辈。
    当年林如海、贾赦和王子腾睛,他们可都混过国子监的。
    “煜儿,你怎么想?”林如海问林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