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雷鸣县
作者:荒苑君   官途,从小科员到一省之首!最新章节     
    第二天早上8点,秦立乘车前往雷鸣县。
    雷鸣县位于长阳市的西北部,是一个偏远的多民族聚居县,由于交通相对闭塞,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滞后。
    月初的一天,秦立曾专门召集雷鸣县县委书记赵晓东、县长田文山等人到自己办公室,听取他们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工作汇报。
    在那次会上,雷鸣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两个极具创意的项目: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园和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
    然而,秦立原本计划上周四前往雷鸣县进行实地考察的秦立,由于孙宇峰副省长到长阳考察调研,行程被迫推迟。
    对于雷鸣县提出的这两个项目,秦立因为还未实地考察也就无法给出具体的答复,只是要求做好汇报方案。
    秦立知道,如果这两个项目能够得到顺利事事,对于雷鸣县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于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园项目,秦立认为,通过深入挖掘和展示雷鸣县的少数民族文化,不但可以增强当地人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还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进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住宿、手工艺品等。
    这将为雷鸣县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对这个项目,秦立是持肯定的态度。
    对于雷鸣县提出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秦立确实存在一些疑虑,因为他没有掌握到雷鸣县中药材的蕴藏规模和特色药材的第一手材料,尽管雷鸣县在汇报中也提到雷鸣县独特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以及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等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的有利条件,但仅凭这些笼统的信息还不足以做出决策。
    秦立深知,要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判断,必须深入了解雷鸣县中药材的种类、蕴藏量、市场需求以及潜在风险等因素。
    而这项工作则是需要通过实地考察、与专业人士交流以及收集相关数据才能得出结论的。
    秦立的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近一个半小时,才抵达雷鸣县。
    但秦立并没有急于进入县城,而是选择在一个类似看台的山坡上停下车,想要更直观地了解这个县城的地理环境和整体风貌。
    秦立下了车,站在县城中心的高处,放眼望去,只见四周都是连绵起伏的山峦,而雷鸣县城就像是被群山环抱的一颗明珠,镶嵌在这片翠绿之中。
    然而,由于山脊的面积有限,这颗明珠的光芒似乎被地理环境所束缚,显得有些黯淡无光。
    目之所及,房屋密集而紧凑地排列在一起,街道狭窄而曲折,交通的不便显而易见。
    这些地理条件,无疑给县城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阻碍和制约。
    看到眼前的状况,秦立不由生出一些感慨。
    要想推动雷鸣县的经济发展,就必须打破这些地理上的束缚,找到一条适合当地特色的发展之路。
    直观感受到雷鸣县城的地理环境后,秦立上车去了雷鸣县委。
    到了县委,由于昨天李昕已经提前通知了雷鸣县,在车辆驶入县委大院时,秦立便看到县委书记赵晓东和县长田文山等雷鸣县委县政府领导站在县委大院里。
    车停稳后,赵晓东和田文山热情地迎了上来。
    “秦市长。”
    两人齐声叫道,笑容满面,透露出对秦立的尊重和欢迎。
    秦立下车后,看着他们点了点头,“晓东书记,文山县长。”
    秦立的语气平和而有力,展现出一位市长的沉稳与威严。
    “秦市长请。”
    赵晓东伸手示意,引领着秦立一行前往县委大楼三楼的会议室。
    田文山也紧随其后,一行人有序地走进了大楼。
    在会议室坐下后,秦立看了一眼赵晓东。
    赵晓东意会到了秦立的意思,调整了一下坐姿,清了清嗓子,“首先,我代表雷鸣县委县政府欢迎秦市长一行莅临雷鸣考察。”
    赵晓东微笑着朝对坐的秦立及市有关部局的领导点了一下头,“根据上次在市政府向秦市长的汇报安排,今天,由雷鸣县县长田文山同志代表雷鸣县汇报雷鸣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园和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赵晓东说完后,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田文山,然后身子靠在了椅背上。
    “秦市长,各位领导。”
    田文山看着秦立等微微欠了欠身。
    随后,开始了他的汇报。
    田文山的汇报内容分为两个专题: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园和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
    田文山首先深入阐述了雷鸣县的少数民族情况。
    他提到,雷鸣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9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共处,各个少数民族都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这些丰富的民族资源,不仅为雷鸣县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也为特色文化园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谈到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园时,田文山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预期效果。
    他强调了文化园将作为展示和传承各民族文化的窗口,通过建筑、雕塑、展品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各民族的历史渊源、艺术成就和生活习俗。
    同时,他还提到了文化园在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文化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田文山继续说道,“虽然雷鸣县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但我们深知地理条件并非决定发展的唯一因素。
    事实上,我们距离规划中的苏京高速直线距离仅有26公里,这一优势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
    田文山提到的苏京高速,作为连接苏省省城与邻省省会京南市的重要通道,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这条高速公路不仅将极大缩短两地之间的交通时间,促进人员、物资的高效流通,更将有力推动以两大省会城市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圈的发展。
    目前,苏京高速正处于规划论证阶段,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预计明年6月,这条高速公路将正式动工建设。
    田文山进一步说道,“苏京高速的规划建设,不仅将极大地改善雷鸣县的交通状况,缩短与外界的时空距离,更将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高速公路的通车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我们的民族文化,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这也将促进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外运,进一步拓展我们的市场空间。”
    田文山还谈到了雷鸣县在利用这一地理优势方面的具体举措。
    他说,“我们已经在积极与高速公路建设方对接,争取在高速出口附近设立服务区和旅游集散中心,以便更好地接待和服务游客。
    同时,我们也正在加快完善县内的交通网络,提升道路等级和通行能力,确保游客能够顺畅地到达各个景点和特色农产品产区。”
    接着,田文山转向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的汇报。
    田文山介绍道,“我们雷鸣县,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是中药材生长的绝佳之地。
    多年来,我们积累了丰富的中药材种植和培育经验,县域内出产的天麻、杜仲、石斛等中药材品种繁多,达到了惊人的1000多种。
    这些中药材的蕴藏总量大约在300万吨左右,其中不乏在全国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品种,数量达到了20多种,更有100余种品种畅销海外。”
    田文山进一步说道,“在雷鸣县的众多中药材中,雷鸣天麻尤为出名。
    其折干率高、商品等级优良、药效成分含量丰富,深受市场青睐。
    事实上,我们的天麻已被列入国家中医药局开展天麻药食同源试生产的指定省份之一,这是对我们中药材品质的极大认可。”
    田文山还特别提到了雷鸣赤灵芝,他说,“雷鸣赤灵芝,这是我们县的另一张名片。
    其药用成分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与西药合用能减轻副作用,促进血液循环。
    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雷鸣赤灵芝也成功被列入国家指定中药材名录,这是我们中药材产业的一大荣誉。”
    谈到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田文山详细介绍了选址的考量、种植品种的选择以及技术支持的保障。
    他强调,基地的建设将充分依托雷鸣县的自然优势和资源禀赋,同时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以确保中药材的高品质和高效益。
    最后,田文山总结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对于雷鸣县的重要意义,“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我们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还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它将推动我们地方经济的发展,为雷鸣县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田文华大约花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详细汇报了雷鸣县打造少数民族文化园和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方案。
    “我的汇报结束,请秦市长和各位领导给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天文上看着秦立等说道。
    秦立侧身看了一眼在座的市发改委、文化局、旅游局和卫生局的同志,“大家对雷鸣县的这两个方案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秦立说道。
    众人听到秦立的话后,心中不禁开始思索。
    秦立话里的意思是征求他们对雷鸣县两个建设方案的意见和建议,是否意味着秦立本人对此是持支持态度?如果雷鸣县的这两个方案已经得到了长阳市这位主管经济副市长的认可,那在提出反对意见便有些显得不合时宜了。
    陪同的一位发改委的处长率先表态,他神情专注地看向田文山,表达了他的看法,“刚才听了田县长对雷鸣县拟实施的少数民族文化园以及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详细介绍,我深受启发。
    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这两个项目无疑是结合了雷鸣县的实际情况精心提出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雷鸣县实施少数民族文化园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保护和传承雷鸣县的民族文化遗产,更能够通过旅游开发等方式,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
    这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尊重和保护,也是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有力推动。”
    接着,他又谈到了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而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则充分利用了雷鸣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和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够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这也符合当前国家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最后,这位处长总结道,“综上所述,我认为雷鸣县提出的这两个方案都是非常值得支持和推进的。
    当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方案,加强协调配合,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