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天道好轮回(八)
作者:叫你敢答应吗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最新章节     
    “天快亮了,快点。”王钟催促杨虎等人“争取天亮前再多去几家。”昨夜城墙一垮,他们就按照预先的安排杀进乾隆当,结果一无所获。就在杨、白二人不满之时,江侃又送来了新得地址,他们按图索骥,果然大有收获。
    只是能上单子的家里也非等闲之家,一来一去,耽搁下来,如今才不过抢了七家而已。眼瞅着天就要亮了,王钟暗道可惜,该送他们上路了。按照江侃的筹划,如今齐聚真定府城的强盗都是王钟等人借用杨虎,白英的名义邀请而来的。既然事情已经做好了,就该送二人下阴曹地府,如此才能守住秘密。
    “这路不对吧?”王钟皱皱眉头,他就一只眼睛,刚刚一分神,拐错路了。
    可是回答他的不是白英,也不是杨虎,而是两柄锋利的雁翎刀。与此同时王忠带来的人也被身旁跟着的杨、白二人的同伙突然袭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顿时有多人倒在地上,徒劳的躲避砍下来的利刃。
    王钟毕竟跟着史臻享见过大场面,再加上长久以来苦练史臻享传授的刀法,艺高人胆大,使出以命换命的招式才堪堪挡住了二人的致命偷袭。
    可是白英和杨虎得理不饶人,步步紧逼。王钟不得已转身就跑,杨虎等人穷追不舍。眼瞅着到了一条死胡同,杨虎一把拉住想要追进去的白英,这条路就是王钟他们原本要走的“小心有……”
    话音未落,停在周围的数名喽啰惨叫一声倒伏在齐腰深的水里。与此同时,胡同深处传来了哗啦啦的水声。
    “撤。”杨虎用刀打开一支羽箭,因为下雨,这并不难。喊了一嗓子,拽着白英就跑。片刻后,王钟带着一群人追了出来,显然王钟确实在这里埋伏了不少人。
    有了新生力量的加入,形势立刻逆转,白虎等人如同受到惊吓的猎物一般,不辨东西,夺路而逃。
    王钟一面带人穷追不舍,一面又打发人将两边尸首身上携带的财物收敛,一时之间街上人仰马翻。
    目下天色渐渐放亮,外边这么大动静,所过之处,早已惊动四邻。可众人只敢爬到房顶,扒着门缝偷窥,没有一个敢露头。
    按照朝廷制度,遇警,四邻不出手帮助擒拿贼寇也是罪。可从始至终,都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人心不古至此。
    郑直和江侃脱离了众人,各带一个家丁来到了距离二人相遇不远的一处院子里,换衣服。
    “我就知道你小子不甘寂寞。”郑直一出来,江侃就咒骂一句,扔过烟“干嘛抢棺材李?不就是个做死人买卖的嘛?”
    “钱不钱无所谓,关键他家里都是好东西。”郑直点上烟。
    他跟着陈守瑄走街串巷,白事做了太多,自然对很多不为人知的行业内幕知之甚详。比如刚刚他去的那家专门做丧葬买卖的李家,就藏有一口金丝楠木寿材。是几十年前一门三王、侯、公的张家次子文安侯张輗,从云南深山重金开采出来,打造后运回来准备自用的。可是世事无常,刚造好张輗就死了,刚刚运到真定,新任文安伯张斌就因造反,被夺爵抄家了。
    负责运送寿材的文安侯家人索性低价卖了寿材,拿着银子跑了。李家东主得到之后,如获至宝,轻易不示人。打算留着做自个的寿材,奈何子孙不孝,倒不是也想留作寿材,而是准备卖出去。可金丝楠木哪是普通人家用得起的。出得起价钱的人,也不敢用。一来二去,就成了李家的传家宝。
    郑直之所以晓得,也是因为当年是他离家头一年,想要逃回家,趁着陈守瑄和李家东主讨价还价,就东拐西绕的误打误撞的摸进了放着寿材库房。
    这寿材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很大,跟一张大床般大。原本以为是当年年幼的缘故,刚刚又见到了实物,真的很大,装进去两三个成年人都不成问题。第二眼就是精美,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哪怕过了四十多年,依旧如同新做的一般。第三眼就是顺眼,想来有这么一棺寿材,故去之后,也是安心的。
    “见者有份。”江侃理所当然道“分我一半。”
    “滚一边去,谁抢的是谁的。”郑直同样理直气壮的回绝了。
    江侃悻悻然“我用女人跟你换行不行?都是美女,谁也没见过,大家闺秀,姑嫂,姐妹,母女,婆媳应有尽有。”
    郑直不屑道“呵呵,好稀罕。”
    “不会吧,你都尝过?”江侃暧昧的笑了起来。
    郑直精神一凛,又被这厮套了话“你抢的东西往哪藏?”
    “干嘛?想得美。”江侃和郑直彼此互相了解,往往一句话就晓得对方要做什么“除非你给占地费。不要银子,要棺材。”
    “……”郑直挠挠头“那不成,算了。”那口寿材实在太过扎眼也太过庞大。若是直接运回去,实在不妥。可天底下这东西可遇不可求,遇到了宝贝还来不及,他哪舍得把寿材一分为二。
    “那要银子,一万两。”江侃退而求其次,然后狮子大开口。
    “天亮了。”郑直斟酌再三,同意了。今夜他发了一笔横财,不多十几万两银子应该还是有的。
    “你忘了城北是谁的地盘。”江侃嘚瑟一句“让他们把东西送进我的工地,一切欧尅。”
    郑直瞅着守门的朱总旗点点头,对方立刻走了。江侃也不甘示弱,向同样站在门口的保镖点点头。
    对方尴尬的凑过来“东主讲过,跟前的事,不能带耳朵。”
    江侃咒骂一句,迅速复述了一遍,踹了对方一脚,赶走了保镖。
    “这就叫规矩。”江侃为了面子,嘚瑟一句。
    “屁。”郑直讲完后笑了起来,继而江侃也笑了。
    两个人笑过之后,同时恢复了冷漠,各自点上烟“你咋没抢慈禧钱庄?”
    “俺抢自家的买卖,有病吧。”郑直撇撇嘴“俺抢乾隆当……”
    话没讲完,江侃又笑了“结果里边空的可以跑老鼠。”
    “你也去了?”郑直一愣,莞尔一笑“那些绿林好汉是你找来的?”
    “废话,我得多找背锅侠。”江侃得意的笑笑“我这把抢了十几家木材商人。”
    “俺抢光了城内所有的六家当铺。”郑直意兴阑珊的回了一句。
    “我这把抢了好多家字画古玩店。”
    “俺抢了阳和楼附近一十二家金铺。”
    “我抢了六个大粮商。”
    “俺抢了城内所有叫的上号的马商。”
    “我抢了几十个大美人。”
    “俺抢了二十四家绸缎庄。”
    “……”江侃突然无言以对,他还能讲什么。他本来以为自己是穿越者,视野开阔,远不是一个不入流作者笔下的土着能够相提并论,结果呢?他抢的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瞧瞧人家,不是当铺,就是金铺,最次的也是卖棺材的。人家才是全心全意的搞银子,他呢?拍拍脑袋,果然这厮拿错了剧本,不会他才是这本书的主角吧?再想想书名,《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的主谓宾,似乎主角应该是个大明土着,那个青龙难不成就是个工具人?
    “不至于,不至于,不就是抢的没俺多吗。”郑直赶紧拦住对方“何苦自残?”
    “滚。”江侃咒骂一句“你多会上京?”
    “哦……”郑直估算一下“得等广顺巡抚那边有消息,怎么六月前应该动身,”
    “多会回来?”江侃却步步紧逼。
    “一切顺利,估计年前就该回来了。不过也快不了,应该是冬至之后了。”郑直算算日子。
    江侃记得《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这本书是用‘年’来分卷的,当时点进去,第三百一十五章好像没有开新卷,还是弘治十七年。他这么久和郑直套近乎,并没有发现有身份奇怪的人与他接触。当然也有可能这小子还防着他,不过最大的可能就是对方是在京师与教匪接上头的。怎么办,要不不考了“你有门路把我弄到京师国子监吗?”
    郑直对于江侃想一出是一出有些无可奈何“我要是首辅,就可以。”
    江侃咒骂一句,又问“武举多会有结果?”
    “我连啥时候举行都不晓得。不过按照规矩,拿到乡试名额,就要参加武举会试,时间是九月初九开始,结果估计要十月初放榜。”郑直怀疑对方又想要考武举,毕竟民间人士也是可以投考的。
    “从京师到南京两个月,快的话一个月,不要命的话十来天,我先跟着你入京,然后七月中再走。”江侃改了主意。
    “你想好了啊。”郑直皱皱眉头,他不懂对方为啥一直要跟着自个“这一路上并不是你想的一马平川,小三千里路呢。”他吃过纸上谈兵的亏“你就能保证今年各个船闸不堵塞?你就能保证路上不耽搁?你就能保证,沿途遇不到土匪?”
    “我走海路可以吧?”江侃的视野确实不是郑直能够比拟的。
    “那沿途各处的备倭守御千户所不把你当海贼剿了?”郑直提醒一句“还有,敢私自下海的人可都是玩命的强人,你就能保证他们不会夜里给你一刀?”
    江侃郁闷的不吭声了“那万一你把我撇下,和别人搭伙做生意怎么办?”
    郑直一听,认同了对方给出的这个近乎扯淡的理由“那你啥意思?”
    “你听说过替考吗?”江侃低声问“找一个跟我体貌差不多的,替我考不就得了。事后灭口,谁也不知道。”
    郑直目瞪口呆“中途你就不怕他遇到熟人?你的保结文书上边都有你的体貌特征,普天之下,到哪里找和你有八九分相像之人?”
    “有我媳妇在呢。”江侃越讲越为他的灵机一动心动“我之前跑销售,见得都是有钱的主,那些穷酸文人,根本不认识几个。况且我是江西人,去了国子监也没听过一天课,没事。”
    “那真的点中了你怎么办?鹿鸣宴可是都要彼此相见的。”郑直不置可否。
    “到时候我自然就已经到了,九月放榜,我七月中走,能赶上我就考,赶不上,就用替考。”江侃有了决断“就这么办,一切顺利我争取十月底到京师为你这个武状元庆祝。”他一不小心,提前泄露了天机。
    “武举不设三甲。”郑直试探过对方,对方没有本事预知将来,因此他完全将对方的话当成了胡言乱语。
    “一样,一样。”江侃毫不在意,打定主意,到时候贬损对方这个锦衣卫啥啥的一顿。因为他对大明官场一窍不通,受影视剧影响,一直以为锦衣卫可以满世界四处乱跑。却不知道,锦衣卫没有旨意,不得出京师一步。
    正说着,门外有人敲敲门进来,凑到江侃耳边讲了几句后退了出去“娘的,杨虎他们跑了。娘希匹,那么多人都抓不住这几个小跳蚤?”
    郑直皱皱眉头,果然江侃靠不住。
    此时,朱总旗也禀告一声后,走了进来“五郎,叶巡按下令,全城大索。”
    “这都中午了,才反应过来,办事效率可够高的。”心情郁闷的江侃嘲讽一句。
    郑直掐灭烟起身“我回家等着开城了,你也少露面。天下聪明人多的是。”府城内按理讲,官最大的是巡抚王沂,然后才是叶文秀。看来因为昨夜察院银库的事情,王巡抚受到了牵连了。
    “我回去生孩子,行了吧。”江侃回了一句“别忘了给我找人。”
    “你再想想旁的法子,俺看,就是找门路把你调去北监也比找啥替身稳妥。”郑直差点骂人,转身走了出去。
    江侃想了想,对着郑直的背影道“我也想啊,有什么办法呢?”
    可是郑直连头都没有回,摆摆手,直接消失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