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新政乱民
作者:山桔   武神伐仙最新章节     
    矾楼五层,桌上之人有说有笑,
    时而推杯换盏,时而开怀大笑,
    若旁人不知,可能会以为这是老友相聚,
    但因为这三人会面,京城中已然是波诡云谲,
    数之不尽的暗探,从四面八方向矾楼汇聚,
    京兆府衙门派出了暗藏的高手,就守在矾楼四周,警惕地盯着来往行人。
    但殊不知,他这一举动已经被不少人盯在眼中...
    此时此刻,来往的贩夫走卒,匆匆行走的百姓,甚至那街边叫卖的孩童,都有其目的所在。
    至于真正的百姓...只能恍惚间感受到气氛变化,
    抬头看了看四周,没有发现后继续行走,
    只能感慨京城之风平浪静,日月之岁月静好。
    同样,一位位大人在府中知道了王文辅入城的消息,
    也知道了二人会面的消息...
    这让不少人眉头紧皱,不由得陷入深思。
    靖国公才刚刚回京,局势未稳,就要直面对方?
    这速度未免太快了一些。
    同时一些聪明人心中明悟,新政的震慑还是太大了一些,
    这些隐于尘世的世家都已经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想要与幕后主使见一面。
    以他们看来,靖安侯在如此危难之际,
    返京为的不是这一个小小的国公之位,
    而是为了新政一事!
    而从赤林城传来的消息看,西军种鄂似乎也打算在赤林城推行新政,
    为此还抓了好些人,其中往来信件几乎将六部九卿都要淹没。
    彭州之地紧邻京畿之地,二者同时推行新政,
    很难不让人怀疑此事是靖国公与陛下在背后推波助澜。
    一时间,被誉为京城第一楼的矾楼,承受了他所不能匹配的注视。
    此刻的矾楼,一点一点变得安静,
    先前所在的食客不知是察觉到了什么,还是有人提醒,
    纷纷起身离开行色匆匆,眼神中带着不可掩饰的惶恐。
    处在五层的王文辅与林青依旧在谈笑风生,但整个矾楼却一点点安静下来。
    直到最后变得静悄悄,落针可闻。
    直到此时,林青才将手中的筷子轻轻放下,
    “哒”的一声传遍了整个矾楼,
    对面的王文辅与沈子材都不禁挑了挑眉头,紧接着也将手中筷子放下。
    林青拿起桌上已被浸湿的手帕,轻轻擦着手掌,
    略带笑意地看向对面二人,轻声发问:
    “两位觉得赤林城一事林某做得如何?”
    王文辅眉头一皱,心中顿感突兀,
    上一次与林青交谈时,他还没有如此锋芒毕露,
    如今却毫不掩饰,直来直往,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毕竟不论是朝堂上的大人物还是朝野间的大人物,说话都拐弯抹角绵里藏针。
    见他们久久不回话,林青将手中帕子一丢,轻哼一声:
    “既然二位没有什么想说的,那林某就告辞了。”
    林青刚要起身,但对面的王文辅却猛地抬起手:“慢!”
    紧接着他脸上露出笑容,带着和煦:
    “靖国公请坐,老朽只是在思考赤林城一事带来的影响,并未有这等意思。”
    “那王二爷觉得此事如何?”林青面如冷笑。
    王文辅脸色凝重,沉声开口:
    “驱逐鞑虏,乃中原大事,
    剿灭九边之草原大部,为我大乾百年未有之大事,可喜可贺!”
    听到这话,林青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至少以王文辅所表现出来的神情与态度来看,
    琅琊王氏至少还没有撕破脸皮的打算。
    如此一来,林青只觉得心情舒畅,嘴角微微勾起,继而再次说道:
    “那王二爷觉得曲州新政如何?”
    王文辅脸色猛地一僵,眼神中闪过一丝羞怒!
    读书人做事讲究一来一回,来回拉锯,
    但这林青似乎不懂得其中道理,只是一味进攻。
    但很快,王二爷便心中一惊,很快便意识到了这就是林青的兵略,
    攻势不停,冲杀不停!
    即便林青已经取得了如此成就,他收起了心中轻视,
    脸上的笑容也迅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寒霜。
    他声音不疾不徐地开口,朗声说道:
    “靖国公...老夫认为,
    天下大势,一阴一阳,一张一弛,如此才可长治久安,
    既然靖国公已经在兵事上取得胜利,
    就需要暂缓脚步,停息片刻,
    否则不光军卒战马会劳累,就连靖国公您也会劳累。
    这曲州之政,步子迈的太大,矫枉过正,
    长此以往,这天下就会如烈火烹油一般,处处紧张,百姓也不得安息,
    朝廷大臣也整日为其担忧,就连老夫这等闲云野鹤的读书人也要为之操心。”
    听到这话,林青面露怪异,在眼前二人身上来回打量,最后有些疑问地开口:
    “不知王二爷想要百姓如何安息?
    是莫名其妙死在赤林城中,还是跟随左贤王去到草原?
    乾人是念家的,只要能在大乾苟活,他们就不会去到别的地方,
    而如今曲州,就连茂州的百姓都在争先恐后地往曲州流窜,
    这...大概就是百姓不得安息吧。”
    王文辅脸色平静:
    “既然曲州之政利国利民,那陛下朝廷为何不在整个天下就此铺开,而是选在这京畿之地?
    还不是这京畿之地乃天子脚下,好掌控罢了,
    这里的百姓世世代代都沐浴皇恩,朝廷下令他们不敢不听,
    即便他们没有地方去做工,即便他们赚取不到银钱,即便他们饿死也不会反抗,
    但朝廷能如此做,我等读书人却于心不忍....
    所以今日老朽来寻靖国公,是想告诉靖国公,
    这京畿之地的新政开不得,这里的百姓需要吃饭需要做工需要衣食住行,
    工坊停不得,往来商贸也停不得。
    您可知,这京畿之地所产之物有一大半卖去了江南富庶之地,
    价格要比别处至少贵上两成。
    但江南之地的百姓依旧肯采买京畿之地的货物,
    不为别的,只为让这京畿之地有工坊,
    不至于让京畿之地的百姓四处流窜去江南之地抢他们的吃食,
    这是我大乾两地百姓的精诚合作,互利互惠,
    如此才可保证京畿之地与江南之地的繁华。
    如今京畿之地,新政乱民,若是此事被江南之地的百姓知道,
    那恐怕就连江南之地的百姓都要惴惴不安...”
    王文辅的语速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大,一刻不停,
    但对面的林青却轻轻一笑,就这么慢慢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