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赐公主府
作者:坤青   天下无双之公主万岁最新章节     
    临安街东巷那儿是什么概念?不单单是皇亲国戚权贵云集之地,更是文武百官上下朝的必经场所,临安街东巷若归属于周佑宸,问题来了岂不是日日夜夜得对着周佑宸俯首称臣?
    说实在的,周佑宸在大臣心目中也不是什么刁蛮任性的代名词,恰恰相反,她知人善任,贤名在外,任人唯贤,目光长远,见识卓着,这是许多大臣公认的。
    但是,周佑宸言辞犀利,说话直白,鞭辟入里,更是不好惹,曾经把好几个老臣说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如此彪悍的一个公主,文武百官心中有数,得罪不起,倘若临安街东巷真的赐予周佑宸为公主府,那么他们岂不是得天天跟这位公主打交道?
    一个老尚书痛心疾首地开口说道,“陛下,公主谏言有功,理应有赏,可临安街东巷毕竟是重中之重,又有澄园在,实在不适宜赐予公主,望陛下收回成命。”
    澄园,临安街东巷的一处花园,四季如春不说,美景也是数一数二的好,占地广,对比皇家园林也不差多少了,隆武帝将澄园赐给周佑宸,其中蕴含的意义非凡。
    澄园来源于前朝, 原是一个亲王的别院,后前朝覆灭,这处花园不知为何一直空着,直到今天也无人居住。以前宣成帝朝曾准备将此地作为嫁妆赐给定仪大长公主,但被大长公主婉拒了,此地也就约定俗成地被人当做皇家园林看待。
    如今,澄园赐予周佑宸,且不说定仪大长公主如何看待,这规矩不就乱了?
    “陛下,当年高宗皇帝曾有意将澄园赐给大长公主,大长公主拒接,这才空着,眼下懿英公主比之大长公主先得了澄园,长幼有序,于礼不合,望陛下三思。”另一个礼部官员跳了出来,痛陈隆武帝此举不妥。
    这世道可没有姑祖母没有得到的东西,反倒是给了侄孙女的缘由,若隆武帝真这么做了,那就是挑战纲常伦理。
    “望陛下三思!”
    礼部官员话音刚落,又有不少人群起呼应他的说辞,开始劝阻隆武帝,各种引经据典,差不多要把澄园化等于号儒学论道了。
    隆武帝听着就心烦意乱,大臣们叽叽喳喳,口水乱喷,反而更叫隆武帝下定决心要这么做。
    “陛下,微臣听说大长公主前不久得了一盆新花,正准备进献陛下一观,陛下何不趁此机会,将枫园赐给大长公主?”冷不防的声音幽幽响起,众人循声望去,说话者竟是萧皇后的大哥、周佑楷周佑宸的大舅舅萧言白。
    萧言白在朝中并没有太大的存在感,一方面固然是他刻意为之的低调作风,另一方面何尝没有他这个左副都御史被架空的无奈事实?
    萧言白身为萧皇后长兄,隆武帝的大舅子,还是当朝太子的舅舅,本应有着与众不同的富贵荣华,偏偏是摊上了隆武帝这个难缠上司,一被塞进都察院以来,左都御史右都御史与萧言白面和心不和,两人联手排挤架空打压他,不让他在都察院出风头和拉帮结派,都察院派系林立,萧言白格格不入,也不愿同流合污,渐渐的,只能当着左副都御史,清闲无事。
    如今,萧言白一说话,大家恍然若失,这个人,是华州萧氏的子孙,是萧老爷子的长子,也是当朝国舅。
    而萧言白提议的不无道理,枫园不比澄园差,相较于澄园的前朝别院历史背景,枫园是本朝开国伊始就新建的一处皇家园林,以往只有天子在外巡游时方能前去,若赐给定仪大长公主,也恰如其分。
    隆武帝先是瞄了一眼云淡风轻的萧言白,见他淡定自若,眉目平和,岁月未尝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愈发凸显书生儒雅之气,脸上皱纹也不多,眉清目秀,清亮坦荡,足见年轻时的俊逸风流。
    隆武帝不由得心神恍惚,萧家人从来不缺俊男美女,萧皇后是,萧言白亦然。
    对于这个大舅子,隆武帝滋味复杂,有才,也懂分寸,恪守臣子本分,可为什么,为什么是萧家人?
    掩住心中百般思绪,隆武帝缓缓开口,“爱卿所言极是,枫园合适大长公主进献的花种植,同样的,澄园也是我儿懿英公主所有。”
    既然隆武帝准备赐枫园给定仪大长公主了,诸位臣子也不好再横加指责干涉,只不过……
    当他们望着人前显贵却不张扬的萧言白时, 心口一跳,以前默默无闻寡言少语的背景板,这会儿破天荒开口,是不是要变天了?
    不管大家是怎么想萧言白的,总而言之,随着隆武帝的诏令下来,临安街东巷归属于周佑宸已然是不争的事实。
    珍宁宫上上下下喜气洋洋。
    自家主子未及笄就有公主府,还是如此显赫的地方,足见陛下之盛宠。
    不管周遭人的心情如何,周佑宸打发着春燕送走宣旨内监,自己则是默默地凝视着这道诏书。
    临安街东巷?周佑宸若有所思,找个时间去一趟澄园比较好。
    “公主,前朝官员一开始是反对陛下赐澄园给您的,后来是萧大人进言另将枫园赏赐给大长公主,这才堵住了大臣的嘴。公主,这萧御史帮了公主的忙。”春燕客气地送走了内监,一回来就迫不及待地与周佑宸分析此事。
    夏雪道,“是皇后娘娘的长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萧大人吗?”对于萧言白, 四个侍女都不可直呼其名,尊卑有别 。
    当然,私底下周佑宸再怎么讨厌周佑润他们,多半是以爵位尊称的,绝不留下把柄,这是基本的素养。
    没想到此事还有萧言白的功劳,周佑宸目光一变,以前萧言白在朝中一直保持中立,从不参与到皇子夺嫡的斗争漩涡中,一直老老实实地当着他的左副都御史,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为萧家争取机会。
    萧老爷子故去,萧家门庭冷落,短时间内无法左右朝局,萧言白是萧老爷子指定的下一任接班人,有才也有魄力,却委屈地当着有名无实的国舅,在都察院里清闲度日。
    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因和周佑润关系匪浅,萧言白这个天然太子一系的自然谈不上有什么比较好的待遇,被架空也是意料之中,若不是萧言白有几分能力,恐怕就连左副都御史这个位置也坐不稳了。
    如今都察院里周佑润派系的大行其道,萧言白是另类,若想改变现状,周佑宸眯了眯眼,都察院也是时候动一动了。
    “是大舅舅。”
    周佑宸淡然说道,“大舅在朝堂上为我说话,帮助父皇下定决心,就连登记官员捐粮一事,也是大舅舅负责的。”这也是刚刚不久下达的诏书,这种事情交给谁办,隆武帝都不放心,本来准备交代给周益谦去做,可周益谦事多,即将离京办事,思来想去,隆武帝只能想到他的大舅子萧言白帮忙一二了。
    好歹,萧言白不会做出这种偷鸡摸狗的蠢事,当然, 这件事在旁协助的还有御前顾问尤少卿。
    尤少卿会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崛起 ,成为隆武帝的跟前红人,这多少出人意料。隆武帝这个人太难讨好,也太难搞定,尤少卿如此得欢心,恐怕是早有准备了。
    周佑宸细细思索着,一时没有见到周围侍女投射过来的眼神。
    等她反应过来时,颇感无语,因为有人找她麻烦了, 这个人正是安顺公主,周佑朗的妹妹。
    “周佑宸,你还真的是有本事了。”安顺公主冷冷一笑,“连我大姐出嫁时才能有公主府,你倒是提前有了,真不公平。”
    安顺公主口中的大姐正是方贵妃之女,周佑朗胞姐,当今大公主和顺公主。和顺公主已及笄嫁人,对象是右都御史之子程知秋。 和顺公主脾性温顺,夫妻感情不错,方贵妃为了这门婚事也是煞费苦心,原本右都御史因周佑润之故不愿接受赐婚,若不是程知秋一力坚持,而且程知秋也到底不是嫡长子,搬到公主府也合情合理,隆武帝方贵妃其中做媒,这门婚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安顺公主与和顺公主一母同胞,感情自然也很好,哪里肯叫周佑宸高她们一等?虽然安顺公主也有替自己发泄的想法。
    “公平?”
    周佑宸似笑非笑,“二姐,你别忘了,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你我都是父皇的臣子,又何来公不公平?”
    跟皇帝陛下讨论公平,难道不是嫌命太长了吗?
    “你!”被不软不硬地顶撞了回去 ,安顺公主恼怒更甚, 只想用指甲抓花了周佑宸的脸。好一张利嘴,竟说得人无言以对。
    “另外 ,本公主的寝殿不是你想来就来的地方,以前不跟你一般见识那是顾念姐妹情,从今往后,你若再犯,我必不会善罢甘休。”
    周佑宸已然面色冷厉,不断地扫视着周围的人,包括安顺公主,被周佑宸这一眼盯得浑身发抖,牙齿发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