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当年真相(上)
作者:坤青   天下无双之公主万岁最新章节     
    萧皇后一直深知,面前的帝王从来不是心软念旧之人,早在当初萧家支持敬文太子的那一刻伊始,萧氏一族便成了隆武帝的眼中钉。
    萧氏祖先当年以前朝末帝的头颅换来华州萧氏的名噪一时,正因如此, 历代萧家族人即便只是教书育人,仍享有盛誉。
    到了隆武帝朝,萧家一跃而起成了皇亲国戚,这看似十分尊贵的身份,也给萧家带来了祸端。
    萧老爷子在世时早已料到今天这一局面,便叮嘱家中子孙,低调行事,韬光养晦。
    萧皇后也不例外,她身为萧家小姐,凡事以萧家为先,哪怕她成为了中宫皇后,这一点也不会改变 。她是萧家人,就注定与隆武帝走不到一块,甚至,他们之间跟着深如天堑的血海深仇。
    亲姐姐的死,成为了萧皇后心底永远的憾恨。她痛恨荣泰长公主的背叛,更怨恨隆武帝的有口无心。
    “陛下, 你还记得吗?”
    萧皇后轻笑一声,“阿姊当初给我送来这套衣服,是想祝我一生安稳的。”
    正气在头上的隆武帝没想到,这身月白裙与去世的敬文太子妃萧明宓有关。
    萧明宓的风华绝代,曾经和晋王妃尤纫兰并驾齐驱,时称双姝,不过萧明宓容貌气质更胜一筹, 兼之太子妃的身份尊贵,萧明宓自然而然成为了公认的盛京第一美人。
    当时不少人艳羡敬文太子周景淳与太子妃萧明宓的恩爱有加,就连隆武帝也很嫉妒周景淳如此好运,娶到的妻子这般优秀出色。
    杨静湘也是难得一见的美人了,只是不能和萧明宓一比罢了。大抵也是如此,登基后的隆武帝与瑞贤皇后纵然是举案齐眉,心中终究是有了疙瘩,不知不觉中渐行渐远 ,乃至貌合神离。
    昭文太子之死成为了压死杨静湘的最后一根稻草。
    杨静湘已不愿继续当着有名无实的皇后,儿子是她的寄托,如今儿子夭亡,丈夫无能,她该何去何从?
    杨静湘在深宫中举目无亲,杨家在前朝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等杨静湘成为皇后时,杨家人员稀少,空有架子了。若杨静湘再一走,恐怕杨家没落之势无可避免。
    萧皇后是例外,她与杨静湘交好,彼此无话不谈,就似乎她们二人不是妻妾,而是亲姐妹。杨静湘信不过隆武帝,也信不过那些嫔妃,唯独待萧皇后,是一百个放心。
    杨静湘去世的前一天晚上,她专门叫来萧皇后,问了问她是否愿意接过她的位置,当上皇后?
    萧皇后,也就是萧明宛搞不懂杨静湘的话有何深意,只是默默地注视着她。
    “静湘,你不必这样。”萧明宛对皇后之位兴致缺缺 。打从敬文太子妃萧明宓死去后,她便歇了心思,只想平静度日,照顾好她的一双儿女。
    见萧明宛不肯接过皇后之位,杨静湘当下侧过身来,附耳在萧明宛的耳边, 说出了那番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惊肉跳的言论。
    萧明宛抗议不得,又只得在杨静湘的托付下,将皇后凤印收下了。
    杨静湘只拜托萧明宛,有朝一日,她帮一把杨家,能留一条命就留,不能的话,尽力就好。
    萧皇后自此在杨静湘的举荐下,当了大雍皇后,儿子周佑楷顺理成章地被立为皇太子。
    每每一想起旧事,萧皇后总要抬头望天,以此寄托哀思。
    此时此刻 ,萧皇后看似平淡的神情下, 内心深处流淌着一股名为仇恨的情绪。
    “陛下,静湘的忌日要到了。”
    萧皇后是第一次在隆武帝的面前主动说起了瑞贤皇后,她态度诚恳道,“为了静湘姐姐,您就好好歇息吧。 凡事有楷儿在,不必挂怀。”
    周佑楷是太子, 有监国理政的权力,隆武帝病重在床,无法料理朝政,自然而然,这份重担就该交付于周佑楷了。
    “您不必以为,我今日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楷儿。”
    萧皇后直视隆武帝那双愤怒的眼睛,笑意盈盈,却冰寒彻骨,“你想对安安做什么,你我心知肚明。”
    隆武帝这般恩待周佑宸,平常人看来是皇恩浩荡,然而在萧皇后眼里,那是可恶至极的圈套。
    “安安七岁时不慎跌落太液池里,其中隐情,你我都一清二楚。安安这么多年陪着你当着慈父孝女,我总要替她鸣不平的。”萧皇后收敛了那副笑容,只是半笑不笑地盯着隆武帝,隐有风雨欲来的气势,无端让人发抖。
    躺在床上不能说话的隆武帝后背上已是冷汗涔涔,他未曾料到,一贯温柔大方的皇后发怒起来,是如此恐怖。
    萧皇后出身名门,不爱破口大骂,待人接物落落大方,说话轻声细语,就连批评训斥,同样也是克制体面。
    初次遇见这般不留情面的萧皇后,隆武帝不知为何心底隐隐有了一丝不祥的预感。他做了什么,他最清楚,而萧皇后也一样,绝无网开一面的可能性。
    “安安为了你那见不得光的小心思 ,平白当了这么久的挡箭牌,周景湛,你于心何忍?”
    萧皇后顿时沉下了脸 ,语气满是失望。
    即便这个孩子和他谈不上真正的骨肉至亲,可他为什么理所当然地算计着安安的一切?
    一旦有个闪失,安安小命休矣。
    萧皇后将目光移向她这位名义上的夫君,实际上的仇人。隆武帝今年已过不惑之年,细细一数他的帝王生涯,笼统也就十四年而已。若无意外,他这个皇帝会继续当下去。
    周佑润迫不及待地要他的性命,萧皇后同样留不得他。他一日安在,便是对东宫对周佑宸的威胁。
    有些事,做儿女的不方便干,她这个为人母的,就得化烦解忧,以绝后患。
    “姐姐明明不用死的,你还是让她死了。”
    萧皇后猛地站起身来 ,居高临下地打量着隆武帝已然不再镇定的神情,轻飘飘地继续说道,“留着姐姐,你还能有个好名声,为什么,为什么呢?”
    当了恭王侧妃,萧明宛没有料想过会和自己的亲姐姐势如水火的那一天。
    萧明宓那张憔悴无力的面容仿佛历历在目,她握紧她的双手,告诉她,一定要多加珍重自身 ,往后,全靠她了。
    她无力改变敬文太子去世的事实,也无法挽回亲姐姐的一条命。
    不仅如此,隆武帝借着她的儿女,进而达成他的计划时,她能做的,也是尽量护住她的孩子,然后,想方设法对付隆武帝。
    萧家只是书香门第,无权无势,萧老爷子一走,一落千丈。她深知隆武帝容不下她,也放心不来萧家,今后必会过河拆桥。
    那么,先下手为强,亘古不变的道理。
    “太子,太子妃,萧家,安安,静湘,你心肠也是真的狠。”萧皇后一瞬不瞬地看着隆武帝,吐出的话语一句比一句残忍,“不过幸好,你也自作自受了。”
    被亲儿子下毒掏空身体,因果轮回,报应不爽。他当年的所作所为,苍天有眼,怎会饶了他?
    “你的好孙子,我会好好看着的。”接着话锋一转,萧皇后提到了那个人。
    隆武帝这个时候终于是勃然变色了,恨不得立刻跳起来,与萧皇后争执了。偏生他是中毒太深 ,心有余力不足。唯有用眼睛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那场面, 怎么看怎么滑稽。
    萧皇后不以为怵,从容不迫。
    “敢做就要敢当,你让安安当着这个公主 ,不就是为了他吗?”有时候萧皇后真的很好奇,难道就因为当年萧家与敬文太子的旧事, 就要对她的儿女赶尽杀绝吗?
    说穿了,萧家支持敬文太子,也无非是正统二字。萧家祖先开城门迎接大雍太祖皇帝的军队入城,也是前朝气数已尽,大势已去,萧家为了天下黎民,选择了择木而栖。
    之后萧家祖先自刎,全了这场君臣之谊,力保了华州萧氏的鼎盛辉煌。
    萧家人世世代代深谙中庸之道,对敬文太子的所谓支持,还不如早年帮敬文太子夺权的大臣出力得多。
    萧家文人多,武将少,当然,即便有,隆武帝也不许再出现一个惊才绝艳的萧家人了。
    萧皇后道,“你的孙子还挺聪明的,有着如此命格 ,难怪,你要立他为储君了。”
    隆武帝心思藏得很深,萧皇后能揣测到,也仅仅是通过一些事情判断得出的结果。
    “谦儿的母亲,是你故意的吧?”
    萧皇后抚养过周益谦。周益谦父母双亡,降恩被留在宫里,当时是萧皇后全权负责周益谦的饮食起居。
    周益谦早熟老成,又出奇的冷脾气,在宫内外无太多亲朋好友,萧皇后母子女三人是例外,算是为数不多善待周益谦的人。
    也是如此,周益谦待萧皇后有几分母子情 ,视如亲母。
    周益谦身上发生了什么,没有人比萧皇后更了解了。
    “纫兰不肯当你的妃子,选择了自尽,那个孩子,也是你以为的愧疚补偿。”
    萧皇后语出惊人,将隆武帝刻意隐瞒的真相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