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书院招生
作者:坤青   天下无双之公主万岁最新章节     
    “殿下请放心,几位太妃也相继安排稳妥了。”
    春燕办事周全,在这种事情上她最拿手,即便周佑宸不提,她也会自己替周佑宸办好了。
    周佑宸淡淡一笑,宫内守灵人来人往,这段时间柯淑琴身子不适,部分宫务交给她了,她可不能拖后腿。
    高太妃郑太妃等周景湛嫔妃都遵循萧太后的谕令安分守己,在先帝丧期,个个都得小心一点,切勿出错。
    想到这儿,周佑宸摇头一叹,望向窗外抽出新绿的嫩芽。
    国丧三年,不宜嫁娶,对周佑楷对她而言都是如此。三年为期,她也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势力壮大。
    只是……
    “大哥大嫂和母后那边,你们多担待。”
    周佑宸放心不下宫内状况 ,还是因为周云乾是定时炸弹,今天他闹了一出孝子贤孙戏码,御膳房的怠慢本来就是他故意找茬,这无一不在说明,周云乾要动手了。
    这盘棋,也是到了收尾的时候。殿中烛光温暖,倒映着周佑宸清晰的面容。
    春燕夏雪绮华丽华连声应是,不敢多嘴。
    ……
    太上皇驾崩,盛京禁止宴饮婚嫁。大雍上下笼罩在一片哀痛中,不管是真是假,在皇帝就是天下臣民的父亲普遍概念影响下,做出悲伤状是必备功课。
    国丧时,黎民百姓禁止婚娶,严禁设宴作乐,以示哀悼。
    在停灵九天后,由周佑楷亲自扶棺,送周景湛的棺椁入景陵。
    礼部翰林院经过商议,决定上庙号为英宗,谥号为高明纯皇帝,入景陵。周景湛长达十五年的帝王生涯,就此盖棺定论。
    当然,中间一长串又臭又长的谥号周佑宸没有记住,横竖到了这个时代,皇帝的谥号总不能是贬义性质,也不是亡国之君。
    周景湛已入帝陵,周佑楷身上的衰服依旧要穿,等以日易月令过后,周佑楷终于换上常服,文武百官也总算是换下了头上的装饰。
    京城入目皆白的氛围伴随着周景湛的入葬,逐渐多了几分色彩。但因仍处国丧时期,众人也不会高声谈笑,到底也是风平浪静。
    春雨贵如油,昨晚突如其来的滂沱大雨,湖面水位上涨,连同着农地都有点受影响。
    京城郊外烟雨蒙蒙,路上行人也很少,没有几人在街上逗留。外头做生意的寥寥无几,货郎和孩童们也不热情,气氛低沉。
    将目光投注在临安街时,一如既往的繁华热闹,丝毫不受影响。王侯公卿有说有笑,交头接耳,他们正为前程而奔走,昨晚的大雨于他们毫无压力,砸在老百姓头上的一块板砖,在这些权贵眼里,仅仅是一粒尘埃。
    高低贵贱,等级秩序,天壤之别。
    此时的长公主府颇为热闹。
    拉开窗帘,周佑宸难得舒心一笑。
    “殿下,今儿是博望书院招生的日子吧。”
    夏雪对这件事最为在意,女子书院闻所未闻,还是长公主创建的,她怎能不上心?
    周佑宸微笑点头,之前忙于守灵悼念,博望书院这个时候也不合适对外开放,现在博望书院全面竣工,招生一事提上日程。
    话说起来,周佑宸为了博望书院曾去找过定仪太公主与怡亲王妃,两位皇室女眷都言明愿意来博望书院帮一把。
    周佑宸要忙的事情不止博望书院这件事,那么平常博望书院由谁负责管理便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交给那些贵妇,周佑宸不放心,生怕博望书院成了卖羊头挂狗肉的普通书院,若是交给皇室里的王妃郡主,且不说她们上不上心,关键是个顶个的忙,周佑宸一时半会很难寻到德高望重又闲来无事的天家女眷来博望书院帮衬。
    幸好,定仪太公主与怡亲王妃符合这个条件。
    由周佑宸担任博望书院山长,定仪太公主怡亲王妃分别是博望书院的掌院和副山长,有这两位贵人坐镇, 周佑宸相信没有几个人敢在博望书院里撒野闹事。
    至于博望书院的校训,周佑宸想了想,写了八个字——允公允能,奋斗不息。
    博望书院的具体课程,周佑宸与雪岩先生、戚和仪这些人都讨论过, 有武道院、经纶院、舞蹈院、商学院等等,科目五花八门,有一技之长, 方可立足。
    肯来博望书院教学的比周佑宸想象得多得多,周佑宸略一思索便明白了,也是, 这个书院过了皇帝陛下的名目,能来博望书院,那不就是相当于在皇帝陛下跟前卖好吗?
    当然,也有想巴结奉承贵人,专门来博望书院教学生。只不过这些人普遍学识浅薄,为人粗鄙,不合适充当博望书院的老师, 周佑宸信不过他们 ,倒是客客气气地送走他们了。
    考虑到是女学生,周佑宸便对愿意来博望书院教书的女师们格外厚爱 ,尤其是廖必胜动用人脉,请到了军中的一位女兵,教授女学生骑射兵法,最为合适。
    另外,周佑宸拟定了详细又严格的书院规则,建立奖惩制度,每日学生的活动课表都有时间规定,违背者,将会受罚。
    周佑宸不爱体罚,充其量是罚这些姑娘去跑几圈了 ,要么就是去庄园下地体验生活。来书院上学,那是没必要捎带丫鬟侍卫的, 有关这些 ,周佑宸会特意说明白。
    望着写满字的厚厚的册子,绮华啧啧称奇,“殿下提出的事真新奇,奴婢从来没有听说过。”
    “是啊,奴婢没听说过上书院读书,表现好的会有奖励。”丽华是民间姑娘,对钱财话题自是十分敏感。
    周佑宸哑然失笑,她用的是速成法,但凡不是希望博望书院迅速出结果,她也不想用现代大学的理论搬到博望书院里去教导女学生。
    到底是基础太差,想要这些姑娘日后有不错的表现,那就得加把火,督促学生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博望书院的束修费很便宜,而且无论门第高低,出身背景,只要是有意来博望书院学习的,都可入学。若不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指不定这些学生会在书院里闹出什么幺蛾子。
    周佑宸不指望靠博望书院挣钱,她盼着这个书院未来能够成为大雍女子向往的圣地,便可心满意足。
    天气晴朗,又逢博望书院招生,盛京郊外人流涌动,响应号召的数不胜数。
    等周佑宸赶过去时,见书院门口是人挤人 ,她请来的侍卫没有干瞪眼, 认认真真地巡逻,维护秩序 更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
    戚和仪眼尖,见到了周佑宸,先福身行礼后,浅笑吟吟,“长公主,你看今天来的人真多。”
    “来的人里,有几个是盼着嫁到高门当贤妻良母的?”周佑宸剑指核心。
    她心知这个时代女子的出路不多,嫁人生子是她们唯一改变命运的手段,想嫁到世家大族里当风风光光的少夫人,周佑宸不反对,也不苛责,只是若所有人只求讨好夫君过好日子,那么多多少少心里不开心了。
    或许是瞧出周佑宸的心思,戚和仪面色一肃,答道,“一半一半吧 。博望书院根基太浅,哪怕是有我和几位先生坐镇,到底也是为人轻视。要是为了这件事挑三拣四,长公主的目的 ,亦难矣。 ”
    此话一出,戚和仪低下头,没有直视周佑宸的眼神。
    周佑宸听完后,蹙眉深思。
    博望书院目前来说需要的是生源,以及声望,若想立足,就要学生优秀。
    本身愿意来女子书院学习的姑娘都算是胆子大了 ,很多人还是不肯抛头露脸,真为了学生学习的初衷而开始挑剔,这或许对于现在的博望书院而言,绝非好事。
    思及此 ,周佑宸扶额,“那么此事劳烦戚夫人了。”
    “是,殿下。”戚和仪瞅得周佑宸被说动了, 松了一口气。
    有戚和仪与雪岩先生这些人把关,入学测试这一关到底是顺顺利利。民间女子学手艺的最多, 民间识字率低,学手艺是普遍现象,况且肯带着姑娘来书院读书的,自然也是家中对这个姑娘十分疼爱。
    打铁的、当厨师的、学刺绣……总而言之,这些民间姑娘想法质朴,所求的无非是学手艺继承家业,又或者是能谋生补贴家用。
    众生百态,人间疾苦。
    白天的招生顺利进行,已经在博望书院正式入学的学生们被书院里的侍从专门带去对应的舍馆,可谓是初步认识博望书院的布置格局。
    不过临晚了 ,发生了变故。
    起因是一个伯府的姑娘不小心与商人的姑娘撞到一起 ,双方爆发激烈的冲突,起了口舌之争。
    最后这件事惊动了戚和仪,她是经纶院的院长,也是这两个姑娘的老师,她出面缓和关系最为合适。
    “你们二位,可知在博望书院闹事, 要重罚?”戚和仪不怒自威,锐利的视线不断地在两个当事人的脸上飘。
    两个姑娘涉世未深 ,被看得浑身发抖,讷讷不言。
    戚和仪直接提示,“长公主有言在先,若有学生争吵,严重者该去围绕练武场跑五圈。你们两位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