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不小心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作者:方寸山下   1976步步生莲最新章节     
    找曲振江商量回京买房的事,只是曲卓的拖延之词,压根没打算真去。
    可李德林太急了,居然让李大勇骑车送曲卓去县里。曲卓怎么拦也拦不住,只能上了自行车后座。
    李大勇虎是真的虎,但也真有把子力气。驮着曲卓顶着鹅毛大雪一通猛蹬,全程都不带减速的。不到一个小时,自行车就到了武装部楼下。
    俩人刚进武装部大门,门房就耷拉着老脸问:“干啥的?”
    “我找曲部长。”曲卓答话。
    “你谁呀?”门房的眼神跟防备阶级敌人似的。
    “我叫曲红旗,有点私事找他。”曲卓一副老实孩子的模样。
    门房不认识曲卓,但早就听说了“曲红旗”这个人。脸上的严厉散去,抬手把曲卓唤到小窗户边上。
    伸脖子凑到曲卓耳边小声说:“赶紧走,曲部长正接受上面的调查呢。”
    曲卓脑子懵了一瞬,赶紧“联系”杨宏斌。结果,他正跟着唐处和许副处在外面走访呢。
    这就奇怪了,好端端的怎么就被调查了呢?
    见曲卓“傻了”,门房小声安慰:“心放肚子里,不是啥大事儿。部长就是跟着吃了点瓜落。”
    曲卓不明所以,正想打听到底啥情况。门房余光看到楼上有人下来,迅速板起脸,挥了挥手说:“人不在,赶紧走吧。过两天再来。”
    “哦~”曲卓给李大勇打了个眼神,俩人离开武装部大楼。
    大门外,李大勇急吼吼的问:“咋回事呀?”
    “我也不知道。”曲卓确实不知道啥情况。
    “咋整呀?”
    “要不,去龙坨子等着?”
    “那……那得等到啥时候呀?”
    “刚人家说了,得一两天才有结果。”
    “一两天?”李大勇不知咋办好了。
    “要不,你先回?我去等消息?”
    李大勇手伸进狗皮帽子里用力抓了抓头皮:“那行吧,我先回了。你有了准信赶紧回去哈,我爹急着呢。”
    “行,有了准信我就回。”曲卓点头,眼看着李大勇骑上自行车,野驴似的一阵猛蹬,背影隔着层层叠叠的雪幕越来越远。
    人都快看不见了,曲卓才醒过神来,赶紧喊:“停!停!顺道儿,你带我一段!”
    不知道王八蛋装聋的还是真没听见,眨巴眼的功夫就彻底消失不见了……
    曲卓气得够呛,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闷头往龙坨子方向走。
    马路对面,京城来的那两位与曲卓相向而过,往不远处的县革委会走。
    杜佳杰边走边感慨:“很文气的一个小伙子,不言不语跟个大姑娘似的。真想不到,下来两年,敢见义勇为了,还开枪击毙了犯罪团伙的头目。啧,这变化……真是太大了。”
    “在农村历练出来了。看来知识青年下乡也不完全是无奈之举,确实锻炼人。”蒋新平也颇为感慨。
    “唉~”杜佳杰叹了口气。
    他对曲卓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知道那孩子高中毕业后本应该上大学的,可惜曲久平没了,把好好的一个大学苗子给耽误了。
    自学都能学到眼下这种水平,要是能上大学接受系统的教育,现在得达到什么程度?
    简直想想就……等回去点,非把家里那俩兔崽子吊房梁上,用沾了盐水的皮带往死里抽!
    曲卓不知道跟一位“曲红旗”的故人擦肩而过,顶着糊眼睛的鹅毛大雪到了龙坨子,跟个雪人似的站在曲家大门外喊了一嗓子。
    不多时,穿着小花袄,趿拉着棉鞋的曲淑娴从屋里跑出来。开了大门,边往回跑边问:“你咋来啦?”
    “听说干爸被调查了,啥情况?”曲卓直奔主题。
    “没啥事呀,心放肚子里吧。”
    曲淑娴大大咧咧的语气让曲卓悬着的心松快了一些。进屋后追问:“到底咋回事儿呀?”
    “嗨,都怨那个死鬼,净给人添乱。”曲淑娴帮曲卓拍了两下身上的雪,手劲贼大,多少沾点故意的。
    “行行行,我自己弄。”曲卓把手里拎的东西塞给一贯招人烦的小姑,脱下大衣连帽子一起伸到门外用力抖了两下。
    “红旗来啦?”老太太从东屋出来,看到曲淑娴手里的网兜,埋怨:“怎么又拎东西啦?你这孩子,上回怎么跟你说的,咋不听话呢!”
    “奶奶好,我来蹭饭啦。”曲卓乐呵呵的装傻不搭话茬。进屋哄了老太太几句,问曲淑娴:“你刚说哪个死鬼?”
    “姜文革呗,还能是谁。”曲淑娴扒拉着曲卓拎来的东西,见有两个没字也没图案的铁盒,拿出来想抠开看看里面装的啥。
    “哎~别开!沾着雪呢,打湿了。”曲卓赶紧拦着。
    “啥玩意,还怕湿?”
    “给干爹的,你别乱鼓弄。”曲卓把两盒烟抢过来放到炕柜上。七千块钱呢,可不敢让虎娘们给霍霍了。
    见曲淑娴眼睛盯着两盒烟,赶紧岔开话题:“你刚说姜文革怎么了?”
    “记不记得你打死姜文革的那把枪?”曲淑娴说着话拆开装冰糖的纸包,拿出一颗塞嘴里。
    “嗯呐。”曲卓点头。
    “那把枪有问题。”曲淑娴往老太太嘴里也塞了一块糖。
    “啥问题?”曲卓明知故问。
    “那把枪没有码,用的子弹也没有码,肯定是私人加工的。”
    “然后呢?”
    “关键是质量还贼好,一点都不比兵工厂造的差。”
    “再然后呢?跟干爹有啥关系?”
    “啧,你听我说呀。”曲淑娴毫无形象的盘着腿,兴冲冲的说:“不是小作坊鼓捣的,也不是兵工厂造的。说明啥?说明有个挺大的能造枪的黑厂子……”
    随着曲淑娴绘声绘色的讲解,曲卓总算知道了前因后果。
    咋回事?
    他惹得事呗!
    那把枪压根就不是姜文革的,他身边的那帮人自然不知道来路。管理会主抓,武装部配合,连着查了好几天,愣是半点线索没找到。
    实在没招,又想到了姜文革在县里的那处小院。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思,打发搜捕时就去过一次的俩小子又跑了一趟。
    结果这一去,发现情况了。
    外屋的大锅被挪开了,灶里的锅底灰让人扒拉开了,地上还有碎开的黄泥块。
    虽然不清楚这到底怎么回事,但俩小子很确定,肯定不是招贼那么简单。于是一个小子守着现场,另一个赶紧回去汇报。
    正赶上曲振江在管委会参加案情分析会,就跟着管理会的人一起过去查看情况。
    一番仔细的检查,有眼尖的发现黄泥块中间有空腔。
    根据空腔的大小形状一研究,判断泥块里很可能封存过小黄鱼。
    配合现场的情况一分析,这是有人知道灶台里面藏着金子,偷摸过来给拿走了!
    这个发现可不得了,见灶里还有十好几块看起来完整的黄泥块。
    这还等什么?砸吧,先把黄金取出来再说。
    可这一砸,啥也没砸出来。只能看到每个黄泥块里都有形状和大小一模一样的空腔。
    本来这没啥,反正只是怀疑里面存过小黄鱼,既然没有就没有呗。
    可过了几天,市面上不知怎么的就冒出来传言了,说姜文革在老房子里藏了好几十斤黄金。他死后,查案的那帮人给私分了。
    如果确有其事,涉及到的人自然会紧张,赶紧想办法压制谣言的传播。
    可大家心里没鬼,而且当时现场那么多人,不怕讲不清楚。所以,对流言蜚语的反应很平淡,甚至当成笑话听。
    被人问起来,有的一本正经的解释,有的傻货还乐呵呵的点头:“对,我跟着分了好几斤呢!”
    人就是这样,如果官家严厉下令封口不准讨论,大伙儿心里肯定会犯合计。
    可压根没人管,连当事人都不在乎。但凡有点脑子的都能明白,这是有人在编瞎话呢。
    于是,流言传了一段时间就消停了,甚至不少人都快把这事给忘了。
    可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有脑子。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
    前两天不知道哪冒出来个坏种,或者把传言当真事的傻子,居然给地区管纪律的领导写了封匿名信。
    信里还把时间、人物、地点,以及经过讲的无比详细。甚至还有参与的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跟谁亲口承认分到了金子的“铁证”。
    涉及到几十斤黄金呀,管纪律的领导不敢怠慢。担心打草惊蛇,一点消息没往外透,悄没声的就派了一队精兵强将杀到长岭。
    随后精兵强将们雷霆出手,把匿名信里涉及的人全都给秘密控制了。
    直到那帮人开始四下走访收集情况时,大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