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刘渊欲重夺城门
作者:好名字不如备注   国战!我刚被游戏选中军队就来了最新章节     
    “什么情况,刘曜呢,让他速速探明情报之后前来见我。”虽然被这一阵激烈的喊杀声打乱了说话的节奏,但是刘渊还是第一时间强迫自己镇定了下来,大声朝着亲卫喊着,让他们赶紧把自己的亲卫队长,同时也是自己兄弟的刘曜给喊过来。
    刘曜,字永明,新兴郡(今山西省忻州市)人,匈奴族。汉赵的末代皇帝,也是汉光文帝刘渊的从子。
    他善于属文,工草书隶。自幼聪慧,气度非凡。在汉赵建国的最开始,便随着他的父亲一起战斗,曾经参与了永嘉之乱,覆灭了西晋王朝。
    之后又领兵镇守长安,平定外戚靳准叛乱,最后登上帝位,迁都长安。在石勒自立之后与他开展了数场大战,最终在光初十二年,被石勒所俘虏,其后被杀害。
    不过鉴于系统投送的身份下刘渊的年纪也不是很大,因此体贴的将刘曜这个上辈子刘渊的养子,变成了刘渊这一世的亲兄弟。
    匈奴士兵的执行力在刘渊的教导下都很不错,不然也不会被刘渊带来谋夺高都县了。只见一个士兵出去没有多久,便成功的接应到了刚刚探查情况回去的刘曜,。
    刘曜刚一进门,也顾不得什么礼节,焦急的对着刘渊说道:“兄长,情况不妙,外面的官军不知道使了什么法子,突然从南门攻打进来了。如今,他们已经牢牢的占据了南城门,并且有几个猛将带领着骑兵,正朝着县府杀来。”
    “什么。”刘渊还没有说什么,郭太却是先紧张的站了起来,作为白波军的贼首,郭太清楚以自己的身份,只要被上党军给擒获,必定是斩首示众的下场,不然,他也不会冒着被天下指责的风险去和匈奴联手,只不过在这个环节出了一些岔子罢了。
    若是有一线生机,他作为汉人,又怎么可能情愿拉下身为汉人的骄傲,和被汉人一贯看不起的匈奴人联手呢。
    不过,郭太还是很看得清形势的,他知道以眼下的情况,想要活命,还是需要依靠刘渊才行。
    因此,他也不管理论上来讲他和刘渊还是同种地位的身份,直接对着刘渊哀求道:“刘将军,既然汉军打进来了,咱们还是赶紧撤吧,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只要趁着汉军还没有杀过来,我们找一个门杀出去,天下之下,又有何处去不得。”
    “慌什么,我都还没有走呢。”刘渊此刻也懒得与郭太做表面功夫,直接对着郭太吼道。
    郭太也是识相,在他还下意识的以为刘渊带了不少兵马在高都县的情况下,知晓自己的身家性命还是需要依靠刘渊,因此也是立刻闭上了嘴,等待着刘渊的下一步行动。
    只可惜,郭太不知道,刘渊这一次带来的仅仅只有百余人,想要依靠他,还不如现在以他白波军统领的身份召集所有能够战斗的士兵,或是反攻城门,或者趁乱杀出。
    凭借着恐怖的人数优势,都还有着几分的胜算。反而跟在刘渊身边,倒是彻彻底底的等死行为。
    这也不能怪郭太,谁让刘渊的演技如此逼真,他也没有开天眼。因此,在慌乱之下,只能选择了这一个错误的举动。
    幸好,刘渊也是有几把刷子了,郭太没有看明白情况,刘渊倒是清楚眼下只需要白波军能够反攻,就有机会重新拿回城门,因此,他在简单的思索之后,赶紧的又将郭太拉了过去,对着房间内所有的白波军将领说道:“快,速速召集你们的部曲,只要还能够喘气的,都给我不怕死的反攻城门,其余的城门留部分的士卒就够了,他们如果不想平添伤亡的话绝对不会在分兵进攻别的的城门。”
    说完,刘渊就硬拉着郭太,强迫他去房间外面召集所有的士兵。
    眼见郭太就要出门,杨奉,李乐等人也赶紧起身,亦步亦趋的跟上去,就是他们是否是真的打算听从刘渊的指挥召集部曲反攻,还是趁乱有什么别的想法,那可就不知道了。
    然而,正当最后一只脚要迈出房间门的刘渊却突然停住了脚,随后轻声的呢喃了一句。
    “我好像听的郭统领讲过,南门是杨统领负责吧。另外,听闻杨统领麾下有一员智勇双全的良将,平日里与你形影不离,这一次怎么不在呢。”
    “这,这,徐晃我安排他把守城门了,可能现在正在召集士兵反攻呢, 也,也有可能。”刘渊的说话声音虽然不大,但是也恰好能够让杨奉听的清清楚楚,而正当杨奉想着借口,想着把这一个档口给糊弄过去,待他去召集士卒的时候,就可以成功脱身的时候,一柄利剑却突然从他的身后,准确无误的贯穿了他的心脏。
    还没有等杨奉回头看看到底是谁向他动手,好让他死个明白的时候,就直接两眼一黑,随即倒在了地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再说一遍,趁乱背叛者,当诛。”刘渊冷冷的看着杨奉死不瞑目的身体,大声的提醒道。
    乱世当用重典,何况是眼下如此的情况。
    虽然有可能是汉军真的靠本事打了进来,错怪了杨奉,但是此刻的刘渊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在南门已经涌入了大量上党军的情况之下,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只有摆出这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露杀一个的铁血态度,才能更好的杀鸡儆猴,震慑住其余的白波军将领,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召集来士兵,去给他卖命。
    果不其然,在他果断的让跟在杨奉身后的刘曜将杨奉给击杀后,这一些白波将领都不约而同的露出了后怕的神色,为了防止下一个躺在地上的就是他们,在刘渊示意每一个将领身旁都有几个匈奴士兵的特殊照顾下,当即开始拼命的开始去喊来他们的部曲。
    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有了他们麾下的士兵冲锋陷阵,他们无论怎么样,至少现在都可以安稳的多活一会了。
    而有了这一群被紧急从高都县的各个角落喊来的士兵之后,刘渊大手一挥,赶紧带着这一群人,朝着南门进发,他想要凭借着手中的这一批军马,去会一会正在向他冲来的上党军,看看是否有机会,能够将他们成功的赶出城门,安稳的度过这一天。
    “只要搞定了汉军的这一波进攻,只需要给我最多两天,我的兵马就到了,到时候,我倒是要看看,你们应该怎么守住我的攻势。”刘渊一边走一边想着,他虽然跟随汉朝的大儒进行了学习,但是他的骨子里流淌着依旧是匈奴人的好战血液。
    对于匈奴人来说,不战而逃是耻辱,正面对敌,以堂堂正正的兵马厮杀上一场才是荣耀。
    更何况,刘渊对自己的统帅能力也是极为的自信。在汉朝学习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的学子在与他谈论兵法的时候败下阵来。
    虽然手头上只有战斗力连他一个异族人都看不起的白波军,而对手,则是号称能够“一汉当五胡”的汉军,但是他有着人数和防守的优势,在巷战中,对方那有限的骑兵也没有办法进行攻杀,只要对方没有几个能够以一己之力改变战局的猛将,这一战,他大有可为。
    就这样,刘渊所带领的白波军和吴战亲自披甲,带着数位猛将冲锋的上党军在一条直线上飞快的接近。
    战斗,一触即发。
    就是不知道刘渊知不知道,吴战手下,还真有几个能够以一己之力改变战局的猛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