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洪刘家人至(二)
作者:倦鸟落旧林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最新章节     
    蓝田前往西安府的车道上,因为进入了关中,所以行进速度就没有必要那么快了。
    洪启胤端坐,看着车上的茶桌,支了起来说:“这一路不好走,先去了潮汕,然后是广州,本来想着直接去韶关,然后走陆路北上,结果没想到韶州那边提前布防了。
    也是这一仗死伤颇多。
    好在有新顺王的安排,我们才进了广西,随后逆流而上到的灵渠,这才从漓江上来,横渡了整个湖广,接到了刘府的人,这才勉强进入南阳上武关。
    说实话,新顺王布置已经够快了,但还是在韶州被阻截。我估计是楚党的安排。”
    “楚党……他们重新复燃了?”洪承畴闻言一愣,明显没想到。
    “应该说,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死。阉党还在的时候,不管是齐浙楚、还是东林党,都被阉党打压,他们为了活下来,自然是只能抱团。
    但现在阉党没了,东林党内部分化,各个党派就跳出来了。”洪启胤弄好茶座,取出茶盘,小木炭,然后燃烧,上水,准备泡茶,一边忙一边说,“朝堂官位就这么多,最近一段时间因为阉党压制,他们不得不对其他势力妥协,尤其是东林党势力。
    但东林强势,江苏还是财税重地,这些党派不敢招惹,就得想办法驱逐小派,夺取他们需要的官位。
    所以,以海商为主的福建势力,是从隆庆之后才开始崛起的,家大业大但庙小,自然就是第一时间被打击的对象。
    那些资助咱们的晋江商人,也嗅到了风险,于是开始进行串联和扶持。
    郑一官被招安之后,晋江商人出了大力气,帮助郑一官建设淡水。
    想要借助淡水港和福建,一口气控制整个南洋、东洋、北洋的生意。
    现在都有七成海贸,要过他郑一官的税旗。
    但这么做,无异于吃独食,要不是福建山多,只能走海上来,只怕福建局面会更乱。
    总之,这些晋江商人也察觉了朝廷这些党派的不对劲。
    于是想着将你押上赌桌,赌西北的新顺王未来能一匡天下,或者牵制大明朝廷的精力在北方,从而让他们有时间继续加深对东南沿海的控制。”
    “可这不是叔父你……”洪承畴诧异道。
    他当时接到的信,难道有问题?
    “确实是我的信。”洪启胤点了点头,“我原本设想的是,你大概兵败被俘后投降,但我没想到的是你居然是裹挟八万人归降。就是这一点偏差,这才让咱们不得不背井离乡。”
    洪承畴脸颊微微抽搐,但接着叹道:“并非侄儿想裹挟八万众投降,而是大王用兵如神,西安府这一战我根本没有顽抗的余地。
    若是顽抗,以新顺王的性格,是真的可能不给我任何投降的机会。
    这位敢立大同旗,划分出地主阶级,大肆批斗,甚至从法理上都在掘了地主士绅的根基,是真的完全不将地主放在眼底。
    并且他最近所行的政策,已经帮助新顺国完整立了另一个利益集团。
    听宫里的人说,大王曾经念叨过,现在新顺国的利益集团,被称呼为官僚资本阶级,与地主不同,因为这一支阶级,并非靠土地食利,而是靠资产食利。
    土地并非资产,只有建设在土地上边的一切可以流通的商品,才叫资产。
    叔父可知其中深意?”
    洪启胤听罢,想了想说:“和商贾很像。所以,这就是西北不禁商的根由?”
    “确实不禁商业,但对课税并不低。
    因为大王这边将许多必需品国有化,并且下达了任务、计划等,都是不计成本,不计报酬的迭代。
    虽然明面上,很多国企卖出的价格降低了,但朝廷还是给了指导价,执行的是间接税的收税方式。
    除了官方粮行之外的产业有直接税外,大部分商品的原材料,计划内跟计划外,完全就是两个价格,这就导致了没有票证的商品,价格都在涨。”洪承畴说到这里,发现洪启胤听得一头雾水,赶紧摸了摸内衬,拿出了一本书《大同论·下篇》。
    洪启胤拿过来,稍微翻了一下目录,看到上边介绍的名词,呆了呆:“确实不同寻常,还是需要仔细研究一下新顺国的政策,回头再聊这个。
    不过,陕西困苦,关中洪涝旱情严重,你可有所了解?”
    “这一点确实不好处置,不过新顺王已经下令各府州县清查本地河道、水源,然后根据水源大小、人口分布、河道脉络、地方志记载的水文走向,对辖区部分区域的人口进行移村并寨,尽可能保证河道作用在水田四周,降低旱田、山地的开荒面积。
    富裕的人口,则是准备好迁徙,朝廷要对西宁、关西、宁夏各地发动重兵。
    今岁夏收快来了,夏收结束,双抢之后,朝廷就会扩军,然后发动新一轮的征伐。”
    洪承畴说了一下规划,这也是大部分人都能知道的情报,王三并没有对下边藏着掖着,毕竟攻打陕西、高原、关西、宁夏,是元月那会儿就定下来的,并没有太多人反对。
    倒是洪启胤古怪起来:“不趁着现在大军庞大东出?反而选择对四方山区、高原、大漠出手?这是什么盘算?”
    “北地征伐,以战马多寡为利。这一次征伐西宁、宁夏、关西,都是为了获取马匹来源。”洪承畴说着,“正好叔父来了,侄儿这边有举荐名额,叔父可入崇文阁学习,等熟知了大同论之后,就能外放为上吏。”
    “上吏?”
    “新顺国吏员有甲乙丙三级,其中甲级吏员,是有从九品衔的,因此也叫上吏。一般乡长、乡佐为甲级吏员。
    但也有功勋卓着者,或者重要节点的乡长,比如都辖一个或者数个农场的乡长,会给从九品官阶。
    这种乡长,要么是蒙荫官,要么是所在的位置很重要,未来数年内人口足够,或者行政级别足够,就会提升为县,乃至并入州府直辖区划之中。”洪承畴快速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