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我不但钻过狗洞,我还钻过刁仆的胯
作者:意尽欢   医妃难撩最新章节     
    自他登基,就再没有人提过他钻狗洞的糗事。
    至少,没有当着他的面揶揄。
    他才开始养狗。
    “你不是也和我一起钻了……”
    虞娇娇大大方方的承认:“我不但钻过狗洞,我还钻过刁仆的胯。”
    赵元璟面上的窘态褪去,沉下脸问:“何人如此胆大?”
    “捉弄我的虞家刁仆。”
    她对王姨娘等人,已经是手下留情。
    既然,她们又同谢家人搅合在一起,那也别怪她要算旧账。
    “王氏?”赵元璟蹙眉,“怎么没有听你说过?”
    王氏是谢家的家生子,谢家被流放,她在谢家的亲眷也要随主受苦。
    有过共苦的经历,谢家对那些人很亲。
    王氏同谢家的关系断不掉,虞月妩亦然。
    同理,虞月婵也有娘家亲戚在谢家,她与谢家的关系也斩不断。
    她们与谢家往来亲密,不仅仅是因为谢宛如。
    虞娇娇道:“当初贺三夫人还算懂事,看着她的面子,丢人的旧事,我也不想重提。”
    况且,也不仅仅是王姨娘的亲戚,还有齐姨娘等人的亲戚。
    那些被分进听雨阁的刁仆,整日变着法子捉弄她。
    不是要她钻胯,就是骑在她身上,让她汪汪叫着学狗爬。
    有那么许多年,她也很不喜欢狗!
    殴打,辱骂,嘲笑,栽赃。
    是她幼年的悲惨经历,造就了她刚强不屈的脾性。
    “夫君帮你惩治他们。”赵元璟揉揉她的脑袋,俯身贴着她的耳廓低吟,“夫君也钻过你的胯。”
    虞娇娇面色爆红,将脸埋在他的胸前,伸手在他脸上乱摸。
    “我不许你乱说!”
    爽朗的笑声传至殿外,进宝朝里望了一眼。
    暗自祈祷,他家主子还能想起喂狗这件事。
    “小心你小臂的伤。”赵元璟将她的手按在自己的唇上,一把将人抱起,含糊的问,“你是不是亲自下厨,给夫君做了午膳?”
    虞娇娇:“……”
    二人喂过小黑狗,又一起用过一餐简单的午膳。
    赵元璟将她哄睡,带着周女官交给他的欠条,回去外书房,传召兵部和户部的官员议事。
    兵部和户部尚书翻阅完欠条,心中顿觉不妙。
    这些欠条,大部分都是女皇朝时的旧账。
    还有一小部分,可以追溯到赵高祖。
    被欠款的庆纹,也早已作古。
    这就是一笔死账,经办的官员有些已经故去,还健在的绝大部分官员已升调,年迈者也陆续致仕,荣归故里。
    真不知道,这些东西怎么会出现在御书房!
    “户部每年要批的款项多杂,年底都会盘账,不曾拖欠过兵部的军需。”户部尚书壮着胆子道。
    这些欠款,都是兵部当时的官员所签,同户部的关系不大。
    不知道皇帝叫他来,是什么意思?
    “自是要把欠款给人补上。”赵元璟说的理所当然。
    户部尚书大骇,捂着发疼的胸口,开始哭穷。
    “圣上明鉴,朝廷连年征战,户部亏空严重,就是把银库都搬空,也拿不出这么大笔的银子!”
    庆玟没有后人,又早已作古,这笔银子要补给谁?
    到底是谁要出来闹事?
    赵元璟问兵部尚书:“户部给的军需,不够用吗?”
    兵部尚书暗骂倒霉,他才被提拔起来没几年,这些陈年旧账与他何干。
    又不是他做主欠下,现在却是要他来收拾烂摊子。
    “军需开销大,是有些吃紧。”
    他说的语焉不详,赵元璟却是不买他的账。
    “朕,不曾听说军需短缺,可是另有隐情?”
    兵部尚书隐晦的说:“物价时涨时跌,物资稀缺的月份,价钱涨至太高,便有些不凑手。”
    底下办事的官员做假账,吃回扣,都是常有的事。
    朝廷卖出的东西是贱价,买入的物品都是天价。
    就像四文钱一个的鸡蛋,卖进宫里,那就得翻个成千上万倍。
    户部批的预算,原本是足够的。
    底下的官员们谁不想贪一点,多番操作下来,哪里还够用。
    便是还够用,那也要拖欠供货商的银子。
    不然,怎么让户部多批银子。
    那些高价供货的商户,已经赚的盆满钵满,这笔欠款能追回就追,不能追回,就当结个继续合作的善缘。
    所以,这么多年,几乎没有官员,因为欠商户的烂账翻过船。
    可,问题来了。
    庆玟与那些普通,有靠山的商户不一样。
    她是赵高祖和女皇跟前的红人,她在世时,那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宫里年纪大些的宫女内侍,高门里的老夫人,应当还有不少她的故交。
    这些欠条能送到皇帝手里,经办这些事的官员,怕是会不好过。
    有些官员,甚至还与他们府上,有较为密切的礼尚往来……
    “一支军队有多少人?”赵元璟问兵部尚书,“朝廷的在编军人有多少?”
    兵部尚书汗颜,不敢再分神想庆玟,端正态度回答他的问题。
    “最少的军队人数约在八千到一万,人数最多的是镇西军,大概有四十多万,朝廷的在编军,总人数在二百多万。”
    赵元璟摩挲着拇指上的玉扳指,女皇朝鼎盛时期,朝廷的在编军人数,在一百五十万左右。
    镇西军常驻军二十万,征讨西凉,曾征过一次兵,总人数大约在三十万左右。
    他登基后,西边境战事频发,朝廷又数次征兵。
    如今西边域稳住,他想削减镇西军的开支,承恩公和裴世净却是不肯。
    他寒着俊脸不出声,兵部尚书紧张到头皮发麻。
    减去战损阵亡,镇西军竟还有四十多万人。
    这其中,又有多少是在吃空饷,恐怕就只有裴家知晓了。
    皇帝之前就透露过,削减镇西在编军的意思。
    现在拿出一叠,兵部与各军官员,打出年代久远的欠条。
    是在动削减在编军的念头,还是想动裴家?
    “该如何做,想是不用朕说,自去办吧。”
    户部尚书还欲再说,进宝立马出言制止。
    “二位大人,请吧。”
    户部尚书苦着脸,跟随他走出御书房,待走出数丈,终于憋不住开口。
    “宝内监,圣人究竟是何意?”